4G時代 Wi-Fi在夾縫中生存?
多種不同技術為成為未來移動高速公路而競爭,Wi-Fi的位置在哪兒?
多項無線技術正在為成為移動視頻以及協(xié)作業(yè)務應用和服務的下一代傳輸系統(tǒng)而競爭。WiMAX和LTE(Long-Term Evolution)目前是WAN領域中的領跑者。
Qualcomm的超移動寬帶(UMB)技術名列第三,盡管它渴望以200Mbps以上的速度運行(是LTE和WiMAX最終希望取得的速度的兩倍多),但實際的情況是與前兩名的差距已經很大。在去年年底的一份報告中,ABI Research將UMB缺少強健的合作伙伴生態(tài)系統(tǒng)(而LTE和WiMAX都建立了這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列為把UMB的前景形容為“暗淡”的一個原因。
LTE和WiMAX都使用智能天線功能和IP技術。雖然它們提供的速度不同,但是它們都渴望在世界各地得到使用。最終,一些雙模式設備可以同時支持LTE和WiMAX,而用戶察覺不到在某個時刻是哪種網絡滿足著數據需要。
此時,Wi-Fi的境遇如何呢?它可能面臨著多方的威脅,一方面來自于移動WAN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一方面建筑內毫微微蜂窩(Femtocell)基站、微微蜂窩(Picocell)基站以及其他基站快速的追趕速度。另外,同樣不容忽視的是,由于一些企業(yè)要遵從無線公共安全強制規(guī)定而可能需要安裝建筑內移動WAN系統(tǒng),這也是Wi-Fi面臨的又一個威脅。
一些廠商設想Wi-Fi的位置在接入網中,WiMAX/LTE的位置在網絡的回程部分。但是,移動WAN也在接入網領域中大步前進:多頻率分布式天線系統(tǒng)制造商(如LGC Wireless和MobileAccess)向它們的系統(tǒng)添加WiMAX模塊。在客戶端方面,Intel的Montevina處理器平臺(提供可選的內嵌雙模式Wi-Fi和WiMAX連接)將給業(yè)界更多的驚喜。
所有這些無線網絡很可能將廣泛用于某種應用或另一種應用。雖然現在很難想象究竟是否需要更大的帶寬容量(甚至來自Cisco的高端遠真Telepresence系統(tǒng)也只需要15Mbps),但在短距離上獲得更多的帶寬永遠是首先能夠實現的。因此,移動LAN將可能永遠存在。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