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 UNIX環(huán)境下多級域名的配置
SCO UNIX環(huán)境下多級域名的配置(1)UNIX的技術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沒有任何一種操作系統(tǒng)可以與之比擬的,尤其在Internet服務器領域,UNIX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與其它操作系統(tǒng)共存;本文以SCO Open Server 5.0.7 為例介紹在同一系統(tǒng)中的一塊網卡上綁定多個IP地址并且配置多個域名的方法。
以某大學校園網為例,假設服務器名為www,域名為www.gyxx.edu,網卡net0的IP地址為201.168.0.1 掩碼為255.255.255.0,其下屬部門信息系和經管系分別使用兩個虛擬域名xxx.gyxx.edu(對應IP地址為201.168.0.2)和jgx.gyxx.edu(對應IP地址為201. 168.0.3 )。
一 在SCO Open Server 5.0.7的一塊網卡上面綁定多個IP地址的方法
在SCO Unix系統(tǒng)中可配置多塊網卡來獲得多個IP地址,若你想在一塊網卡上面綁定多個IP地址,其配置是通過該網絡接口的別名地址來實現的。
具體步驟如下:
1.編輯/etc/tcp文件。如vi /etc/tcp
2.找到包含網卡設備文件名net0的ifconfig命令行。
3.通過在命令行后添加ifconfig命令行來為該網卡設置其他的IP地址(即第二個IP地址、第三個IP地址……)。若設置該網卡的第2個IP地址為201.168.0.2,掩碼為255.255.255.0,則可添加如下行:ifconfig net0 alias 201.168.0.2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201.168.0.255 perf 24576 24576 1 ;若設置該網卡的第3個IP地址為201.168.0.3,掩碼為255.255.255.0,則可添加如下行:ifconfig net0 alias 201.168.0.3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201.168.0.255 perf 24576 24576 1,依次類推
4.執(zhí)行reboot命令,重新啟動機器。
5.使用ping命令測試網絡連通性。
二 DNS的配置文件
DNS服務最常用軟件是BIND( 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 它提供了解析器和域名服務器軟件,解析器做實際的查詢工作而域名服務器則提供響應。BIND 4的配置文件為named. boot,而Bind8配置文件 為named.conf(sco5.04 以前版本配置文件為named. boot, 而sco5.05及以上版本配置文件 為named.conf);BIND將域名服務器主要分為三大類型:主域名服務器、輔域名服務器、緩存服務器;主域名服務器對它所包含的數據來說是最有權威的,它可以依次創(chuàng)建子域,并且分配權限主域名服務器是某個或幾個特定域所有信息的權威信息源;主域名服務器從系統(tǒng)管理員構建的與域名信息有關的數據文件中取得本地信息;主域名服務器通過讀取/etc/named.conf文件取得域名信息數據存儲在哪些文件中。輔域名服務器是一個備份服務器,它包含有主域名服務器上基本相同的信息。在一個可以設置的時間間隔,它會從主服務器上更新數據;輔域名服務器可以選擇是否在本地磁盤上保留原始記錄,這可以在named.conf中進行配置。緩存服務器不在本地的磁盤上存儲數據,所有的數據都是放在系統(tǒng)的緩存中;在多用戶系統(tǒng)中使用緩存服務器可以加速域名查詢的速度。緩存服務器提供一個非正式的備份方式,與在本地存儲數據的輔域名服務器相比較,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在一個新的子域加入到一個主域名服務器中時,它不需要更新本地DNS數據庫中的數據。
比較常用的是配置成主域名服務器。 配置主域名服務器需要一整套文件,包括/etc/named.Conf, /etc/named.d/named.rev, /etc/named.d/named.hosts, /etc/named.d/named.local,
/etc/named.d/named.soa, /etc/named.d /root. cache等6個文件。
#p#SCO Open Server 5.0.7中配置主域名服務器的步驟如下:
1.以root 身份登錄進入系統(tǒng)
2.創(chuàng)建/etc/named.conf文件
該文件原在/etc目錄下并不存在,需用戶自己利用文本編輯器創(chuàng)建,這是DNS的一個引導配置文件。
3.配置已有的/etc/named.d/named.soa文件
這個文件主要是配置一些SOA記錄,NS記錄,SOA記錄定義一個區(qū)的數據的開頭,定義影響整個區(qū)的參數,NS記錄標志一個域的名字服務器。
4.配置已有的/etc/named.d/named.hosts文件
該文件包含了大部分的域信息,它可以將主機名轉換成IP地址,主要包含A記錄,另外還可能包含一些MX,CNAME和其它記錄。
基本結構:
name 字段
取值 說明:
. 根域
@ 默認域
空 引用***一個域名
標準域名 主機名、ip地址、主機ip或整個域
type 字段
取值 英文 說明:
SOA (Start Of Authority ) 授權開始區(qū)域,標識是服務器管理的起始開始位置,其中的信息說明如何控制該域。配置文件的首記錄必須是SOA記錄。
A(Address) 主機名轉換成ip地址。任何一個主機只能 有一個A記錄
CNAME(Canonic NAME) 命名主機別名。主機規(guī)范名在A中定義
MX (Mail exchange) 定義郵件服務器,和郵件處理優(yōu)先級別 (數字小優(yōu)先級高)
NS (Name Server)授權的域名服務器
PTR domain name Pointer) ip地址轉換成主機名
SOA Hostname mail-address (
Serial 表示信息文件版本號,配置文件每次修改一次要求加1
Refresh 表示輔助域名服務器更新的時間間隔
Retry 輔助域名服務器更新數據失敗,再次測試的時間間隔
Expire 輔助域名服務器無法從主服務器更新數據時,原有數據的有效時間
Minimum 若未指定ttl, 高速緩存的數據以此值為生存期
)
5.配置已有的 /etc/named.d/named.rev文件
該文件用于通過IP地址查找主機名;在named.rev文件中只需創(chuàng)建帶有IP地址的主機部分以及相配名字的記錄。
named.rev文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SOA記錄:包含域名服務器名稱,以及電子郵件地址(郵件@改用 . 表示)
定義域名服務器的NS記錄
定義ip地址到域名反向解析的PTR記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