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網絡工程師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一

企業(yè)動態(tài)
以下是網絡工程師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一。

第1部分計算機系統(tǒng)知識

1. 以下關于進程的描述,錯誤的是(1)。

(1)A)進程是動態(tài)的概念

B)進程執(zhí)行需要處理機

C)進程是有生命期的

D)進程是指令的集合

參考答案:(1)D

解析:進程是任務的執(zhí)行者。程序只是存貯在盤上的可執(zhí)行映像里面的機器指令和數據的集合。因此是被動的實體。進程可以被看作正在運行的計算機程序。

進程是一個動態(tài)實體。隨著處理器執(zhí)行著機器指令而不斷變化。除了程序中的指令和數據之外,進程中還包括了程序計數器。CPU的所有寄存器。堆棧(包含著象過程參數,返回地址,保存的變量等臨時數據)。因此D是錯誤的。進程在其生命周期內要使用許多系統(tǒng)資源,它要用CPU運行指令,用物理內存存貯指令和數據等等。

2. 以下描述(2)符合RISC芯片的特點。

(2)A)指令數量較多,采用變長格式設計,支持多種尋址方式

B)指令數量較少,采用定長格式設計,支持多種尋址方式

C)指令數量較多,采用變長格式設計,采用硬布線邏輯控制為主

D)指令數量較少,采用定長格式設計,采用硬布線邏輯控制為主

參考答案:(2)D

解析:1975年。IBM的設計師John Cocke研究了當時的IBM370CISC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其中占總指令數僅20%的簡單指令卻在程序調用中占了80%,而占指令數80%的復雜指令卻只有20%的機會用到。由此,他提出了RISC的概念。

RISC的***特點是指令長度固定。指令格式種類少,尋址方式種類少,大多數是簡單指令且都能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完成,易于設計超標量與流水線,寄存器數量多,大量操作在寄存器之間進行。

3. 單個磁頭是以(3)方式向盤片的磁性涂層上寫入數據的。

(3)A)并行

B)并一串行

C)串行

D)串一并行

參考答案:(3)C

解析:在磁盤驅動器向盤片的磁性涂層寫入數據時,均是以串行方式一位接著一位的順序記錄在盤片的磁道上。

4. 主存儲器和CPU之間增加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的目的是(4)。

(4)A)解決CPU、主存速度匹配

B)增加CPU通用寄存器數量

C)擴大主存容量

D)擴大主存容量和增加CPU通用寄存器數量

參考答案:(4)A

解析:在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中,主存速度比中央處理器的速度要慢得多。是中央處理器的高速處理能力的不到充分的發(fā)揮,整個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響。為了緩和主存與中央處理器之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通常在存儲層次上采用高速緩沖存儲器,即Catch。

5. 虛擬存儲,就是把多個存儲介質模塊(如硬盤、RAID)通過一定的手段集中管理起來,所有的存儲模塊在一個存儲池(Storage Pool)中得到統(tǒng)一管理。虛擬存儲管理系統(tǒng)是以程序的(5)理論為基礎的,其基本含義是指程序執(zhí)行時往往會不均勻地訪問主存儲器單元。根據這個理論,Den- 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論。工作集是進程運行時被頻繁地訪問的頁面集合。在進程運行時,如果它的工作集頁面都在(6)內,能夠使該進程有效地運行,否則會出現(xiàn)頻繁的頁面調入/調出現(xiàn)象。

(***)全局性

B)局部性

C)時間全局性

D)空間全局性

(6)A)主存儲器

B)虛擬存儲器

C)輔助存儲器

D)優(yōu)盤

參考答案:(5)B(6)A

解析:(5)所謂虛擬存儲,就是把多個存儲介質模塊(如硬盤、RAID)通過一定的手段集中管理起來,所有的存儲模塊在一個存儲池(Storage P001)中得到統(tǒng)一管理,從主機和工作站的角度,看到就不是多個硬盤,而是一個分區(qū)或者卷,就好象是一個超大容量(如IT以上)的硬盤。這種可以將多種、多個存儲設備統(tǒng)一管理起來,為使用者提供大容量、高數據傳輸性能的存儲系統(tǒng),就稱之為虛擬存儲。

(6)一個進程如果要有效的運行,就必須將其所需的資源調入內存(主存儲器)。否則會出現(xiàn)頻繁的頁面調入/調出現(xiàn)象。

7. 輸入輸出系統(tǒng)與主機交換數據用的主要三種方式,即程序控制方式,中斷控制方式,DMA方式,其中描述正確的是(7)。

(7)A)程序控制方式最節(jié)省CPU時間

B)中斷方式最耗費CPU時間

C)DMA方式在傳輸過程中需要CPU的查詢

D)中斷方式無需CPU主動查詢和等待外設

參考答案:(7)D

解析:

①程序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是指CPU與外設間的數據傳送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一種數據傳送方式,這種方式又分為無條件傳送和條件傳送二種。這種I/O方式中,程序設計簡單,硬件軟件較省,但費時,CPU效率較低,實時性差,主要用于中低速外設和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場合。

②中斷控制方式,中斷控制方式是指利用中斷技術控制CPU與外設進行數據傳送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實時性好,不需要反復查詢等待。減少了CPU等待時間,CPU與外設可并行工作,但這種方式需要進行現(xiàn)場保護及恢復其工作,仍花費CPU時間。

③DMA方式,DMA方式是指由專門硬件控制,不需CPU介入,直接由存儲器與外設進行數據傳送的方式,這種方式不需CPU介入,減少了CPU的開銷,能實現(xiàn)高速的數據塊傳送,提高了效率。但這種方式增加了硬件開銷,提高了系統(tǒng)的成本。

8. 計算機指令系統(tǒng)通常采用多種確定操作數的方式。當操作數直接給出時,這種尋址方式叫作(8),在這種方式下,操作數直接包含在指令中;當操作數的地址由某個指定的變址寄存器的

內容與位移量相加得到時,叫作上墮;如果操作數的地址是主存中與該指令地址無關的存儲單元的內容,叫作(10)。

(8)A)問接尋址

B)相對尋址

C)變址尋址

D)立即數尋址

(9)A)變址尋址

B)相對尋址

C)間接尋址

D)立即數尋址

(10)A)堆棧尋址

B)間接尋址

C)立即數尋址

D)相對尋址

參考答案:(8)D(9)A(10)B

解析:1.立即尋址方式(Immediate Addressing)

在這種方式下,操作數直接包含在指令中,它是一個8位或16位的常數

2.基址變址尋址方式(Based Indexed Addressing)

操作數的有效地址是一個基址寄存器(BX或BP)和一個變址寄存器(S1或DI)的內容之和。

3.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Register Indirect Addressing}

寄存器間接尋址。寄存器名稱外必須加上方括號。以與寄存器尋址方式相區(qū)別。這類指令中使用的寄存器有基址寄存器BX、BP及變址寄存器Sl、Dl。

如果指令中指定的寄存器是BX、Sl或Dl,則默認操作數存放在數據段中。

如果指令中用寄存器BP進行間接尋址,則默認操作數在堆棧段中。

【編輯推薦】

  1. 2009年軟考網絡工程師教程之一
  2. 2009年軟考網絡工程師教程之二
  3. 2009年軟考網絡工程師教程之三
責任編輯:張攀 來源: 希賽教育
相關推薦

2009-11-02 14:37:00

網絡工程師試題答案

2009-11-02 14:30:00

網絡工程師試題答案

2009-11-02 14:28:00

網絡工程師試題答案

2009-11-02 14:37:00

網絡工程師試題答案

2010-09-02 16:24:15

2009-11-05 10:12:43

網絡工程師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0-08-18 11:13:25

2009-08-18 10:30:32

2009-09-08 17:50:01

2009-09-24 15:16:04

CCNA網絡工程師面試

2009-09-21 15:27:17

2010-05-19 17:04:25

2010年上半年軟考下數據庫系統(tǒng)工程師

2009-09-24 15:26:26

2010-11-09 15:55:49

網絡工程師軟考

2009-11-02 14:27:00

軟件設計師試題答案

2009-11-02 14:27:00

軟件設計師試題答案

2010-08-17 15:50:34

HCNE華為認證培訓

2010-10-20 10:26:28

2010-08-12 16:42:11

網絡工程師

2010-04-27 17:57:51

軟考網絡工程師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