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基礎知識:關于路由器協議詳細介紹
隨著路由技術的發(fā)展,同時也推動了路由器協議的不斷完善,這里我們主要講解了路由器協議的全面介紹,要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要介紹什么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zhí)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tǒng)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tǒng)動態(tài)修改,可以由路由器協議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tài)路由表和動態(tài)路由表。由系統(tǒng)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tài)(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tǒng)安裝時就根據網絡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絡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tài)(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協議根據網絡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絡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路徑。
增加路由器涉及的基本協議
路由器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用于連接多個網絡或網段的網絡設備。這些網絡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絡(比如互聯網與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絡(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絡),當數據信息從一個部門網絡傳輸到另外一個部門網絡時,可以用路由器完成。現在,家庭局域網也越來越多地采用路由器協議寬帶共享的方式上網。路由器協議在連接不同網絡或網段時,可以對這些網絡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然后“翻譯”成雙方都能“讀”懂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實現不同網絡或網段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它還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以及過濾和分隔網絡信息流的功能。目前,路由器已成為各種骨干網絡內部之間、骨干網之間以及骨干網和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樞紐。
NAT:全稱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路由器通過NAT功能可以將局域網內部的IP地址轉換為合法的IP地址并進行Internet的訪問。比如,局域網內部有個IP地址為192.168.0.1的計算機,當然通過該IP地址可以和內網其他的計算機通信;但是如果該計算機要訪問外部Internet網絡,那么就需要通過NAT功能將192.168.0.1轉換為合法的廣域網IP地址,比如210.113.25.100。
DHCP:全稱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議),通過DHCP功能,路由器可以為網絡內的主機動態(tài)指定IP地址,而不需要每個用戶去設置靜態(tài)IP地址,并將TCP/IP配置參數分發(fā)給局域網內合法的網絡客戶端。
DDNS:全稱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動態(tài)域名解析系統(tǒng)),通常稱為“動態(tài)DNS”,因為對于普通的寬帶上網使用的都是ISP(網絡服務商)提供的動態(tài)IP地址。如果在局域網內建立了某個服務器需要Internet用戶進行訪問,那么,可以通過路由器協議的DDNS功能將動態(tài)IP地址解析為一個固定的域名。
PPPoE:全稱PPP over Ethernet(以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通過PPPoE技術,可以讓寬帶調制解調器(比如ADSL Modem)用戶獲得寬帶網的個人身份驗證訪問,能為每個用戶創(chuàng)建虛擬撥號連接,這樣就可以高速連接到Internet。路由器具備該功能,可以實現PPPoE的自動撥號連接,這樣與路由器連接的用戶可以自動連接到Internet。
ICMP:全稱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該協議是TCP/IP協議集中的一個子協議,主要用于在主機與路由器協議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tài)信息等。路由器協議是互聯網絡中必不可少的網絡設備之一,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絡或網段的網絡設備,它能將不同網絡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絡。 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fā)決定、背板轉發(fā)以及輸出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件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tǒng)配置、系統(tǒng)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