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機也能進XP各種Fedora 9 硬盤安裝
經(jīng)過長時間學習Fedora,F(xiàn)edora 9能提高使用性能。下面就這就來講術Fedora 9 硬盤安裝。Linux的發(fā)行遵守GNU(GNU is Not UNIX)的通用公共許可證,遵循公共版權許可證(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秉承“自由的思想,開放的源碼”原則。前天因為電腦開機時間長,死機(經(jīng)常出現(xiàn)此問題,估計電容問題,但是沒見那個電容鼓起來),好幾次遇到了,還是強制關機,但是這次結果嚴重了!
xp進不去,用磁盤軟件檢測結果看不到分區(qū),甚至不認識格式,只能狠心把c盤格式化重新分區(qū),唉,這次系統(tǒng)大概快半年沒有安裝系統(tǒng)了。今天linux和xp都重新安裝來,linux換成Fedora 9 硬盤安裝,xp還是英文sp2,看著舒服,剛Fedora 9 硬盤安裝,終于看到可以用的更新源來,記下來。
今天下午比較郁悶都是剛才按照一個網(wǎng)頁里面配置 PATH,就是更改 ~/.bash_profile,我就試著把root和普通用戶下面的文件改了改,結果重啟后可以看到讓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都界面,輸入user和passwd后,閃一下,又出現(xiàn)這個界面,讓輸入user和passwd,重啟電腦還是不行,當時心里真急呀。。。
我就試著進入字符界面 Ctrl + Alt + F1 到F6 都可以,F(xiàn)7是進入圖形界面,進入里面之后登錄,可以登錄,可是輸入ls命令提示不識別命令,幸好還認識 “cd”,應該cd是shell的內部命令。用cd進入/bin,居然可以執(zhí)行l(wèi)s命令,太興奮來,然后執(zhí)行./vim ~/.bash_profile把里面都路徑那句shell給改來過來,PATH=$PATH:$HOME/bin exit退出,再登錄,echo $PATH終于看到 所有都路徑來,唉,虛驚一場,輸入ls,終于可以執(zhí)行了,幸好用過vi編輯器,對系統(tǒng)目錄結構有基本的認識,不然真得重新安裝了。。
Fedora 9 硬盤安裝:
1.下載Fedora-9-i386-DVD,放在FAT32分區(qū)(不能放在NTFS分區(qū))。
URL:http://fedoraproject.org/zh_CN/get-fedora
2.提取出isolinux文件夾下面的兩個文件 initrd.img 和 vmlinuz 放在C盤根目錄下。
3.下載grub4dos,解壓提取出個三個文件 grldr grub.exe 和 menu.lst 放在C盤根目錄下。
URL:http://download.gna.org/grub4dos/
4.用記事本打開menu.lst,***添加上:
title Install Fedora 9
kernel (hd0,0)/vmlinuz
initrd (hd0,0)/initrd.img
5.用記事本打開C盤根目錄下的系統(tǒng)隱藏文件boot.ini,后面加上如下內容:
c:\grldr=GRUB
6.重啟,選擇"GRUB” ,再選擇"Install Fedora 9 硬盤安裝”,即可進入安裝界面。
進入安裝界面后,選擇簡體中文,英文鍵盤,選擇硬盤安裝,然后選擇你下載的iso文件所在的分區(qū),比如(hd0,4), 不幸的話都試一遍!
網(wǎng)絡激活問題firefox脫機狀態(tài)問題
默認情況下,我們每次進入系統(tǒng)都要激活一下網(wǎng)絡才可以上網(wǎng)。這樣太麻煩了。我們只要做一個小小的設置就可以搞定這個問題。
“系統(tǒng)“-”管理“-”網(wǎng)絡“打開網(wǎng)絡配置對話框。點擊編輯按鈕,把由Networkmanger控制打上勾,保存然后重啟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不需要再次激活網(wǎng)絡就可以上網(wǎng)了。
你在***項里把“啟動Firefox時”設置為顯示空白頁面的話,當你下次再使用Firefox時一啟動程序它就處于脫機的狀態(tài),無法上網(wǎng)。你只有脫機工作前面的勾去掉才可以上網(wǎng)。每次都這樣你就會很火吧。
這是因為你一設置了這個選項為空白頁,那么配置文件中的IsRelative就始終為1,所以每次打開都是脫機。知道了這個原因我們就可以著手修改了。那么這個配置文件在哪面呢?它就在/home/yeling/.mozilla/firefox這個目錄下面。yeling是我的登錄用戶名,當然你的可能是別的。在profiles.ini里把這個值設置為0就ok了。以上介紹Fedora 9 硬盤安裝。
文章出處:DIY部落(http://www.diybl.com/course/6_system/linux/linuxjq/2008912/142338.html)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