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 EPON接入網規(guī)范與標準的綜合講解
10G EPON接入網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10G EPON接入網規(guī)范與標準。10G EPON所用的波長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以保證它們不會干擾現(xiàn)有的1G EPON網絡,從而允許在相同的光纖鏈接上部署10G EPON和1G EPON兩種技術。
下行波長被設計成與已經部署在1G EPON光網絡單元(ONU,用戶端設備)內的濾波器相匹配,因此它被設置成大于視頻的下行波長。長距離10G EPON接入網選用的波長是1577nm,覆蓋1574-1580nm波段。短距離10G EPON接入網選用的波長是1590nm,覆蓋1580-1600nm波段。在上行鏈路中,采用簡單的TDM機制協(xié)調1G和10G網絡,以確保同一時間只有一個ONU工作。在光線路終端(OLT—中心局端的FTTH端接設備),光交換機可以根據(jù)預期接收到的波長將輸入信號導引至合適的接收路徑。
鏈路預算與現(xiàn)在部署的1G EPON網絡相匹配。對1G EPON來說,最常見的鏈路預算是29dB,還有些采用26dB。在現(xiàn)在的規(guī)范中,鏈路預算只有20dB和24dB。這個改進是通過在10G EPON接入網規(guī)范中增加PR-30功率等級以支持29dB鏈路預算來實現(xiàn)的。
上行突發(fā)時序的要求被放寬,這遵從了1G EPON規(guī)范。寬松的時序使得采用現(xiàn)有的器件成為可能,這將加快10G EPON接入網的上市步伐。未來的方案也許具有高于標準的性能,額外的協(xié)商機制支持OLT帶寬分配,以便能利用新的性能更好的器件。
這種規(guī)劃帶來的好處是,在采用1G EPON技術的現(xiàn)有光纖鏈路上部署10G EPON接入網的工作被簡化。這使得服務供應商在決定如何最大化現(xiàn)有光纖網絡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在下一代接入網絡中部署不同業(yè)務方面都具有更多選擇。
IEEE 802.3av標準
首個10G EPON接入網標準草案發(fā)布于2007年。2.0版草案預計在2008年中期發(fā)布,然后工作組將開始投票表決。在2008年11月以后,技術不會發(fā)生變化。在草案獲得批準的前一年里,工作組將主要進行文檔編輯和流程方面的工作。最終表決預計在2009年9月進行。IEEE 802.3av的重點在PHY層的變化,而協(xié)議層仍基于1G EPON的控制協(xié)議(MPCP)。唯一改進的地方與注冊機制有關,注冊機制進行了升級以支持多速率操作。
PCS層描述線路編碼。線路編碼源自10G以太網,以64/66編碼作為基線。該編碼進行改變以增加前向糾錯(FEC)。FEC奇偶校驗字節(jié)被周期性地添加至編碼中,無論封包邊界怎樣。FEC操作是強制性的。
所選用的FEC編碼是RS(255、223)。該編碼與用于1G EPON的FEC編碼屬于相同的家族,但具有增強的增益以支持10G EPON接入網光接收器與生俱來的更低靈敏度。4個66位編碼字承載了奇偶信息,后面周期性地跟隨27個數(shù)據(jù)編碼字。特殊控制位用以標記奇偶字,從而幫助FEC塊邊界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