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講述C++編譯模式說明介紹
C++編譯模式可包含多個語句,且不用{ }。表達式、判斷值都是int型或char型。若干分支執(zhí)行內(nèi)容相同可共用一組語句,但前提是要深入理解到底什么是C++編譯,及他是怎么運作的。
C++編譯模式separate compilation)。也就是說,一個程序所有的內(nèi)容,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別放在不同的.cpp文件里。.cpp文件里的東西都是相對獨立的,在編 譯(compile)時不需要與其他文件互通,只需要在編譯成目標文件后再與其他的目標文件做一次鏈接(link)就行了。
比如,在文件a.cpp中定義 了一個全局函數(shù)“void a() {}”,而在文件b.cpp中需要調(diào)用這個函數(shù)。即使這樣,文件a.cpp和文件b.cpp并不需要相互知道對方的存在,而是可以分別地對它們進行編譯, 編譯成目標文件之后再鏈接,整個程序就可以運行了。#t#
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從寫程序的角度來講,很簡單。在文件b.cpp中,在調(diào)用 “void a()”函數(shù)之前,先聲明一下這個函數(shù)“void a();”,就可以了。這是因為編譯器在編譯b.cpp的時候會生成一個符號表(symbol table),像“void a()”這樣的看不到定義的符號,就會被存放在這個表中。再進行鏈接的時候,編譯器就會在別的目標文件中去尋找這個符號的定義。一旦找到了,程序也就可以 順利地生成了。
注意這里提到了兩個概念,一個是“定義”,一個是“聲明”。簡單地說,“定義”就是把一個符號完完整整地描述出來:它是變 量還是函數(shù),返回什么類型,需要什么參數(shù)等等。而“聲明”則只是聲明這個符號的存在,即告訴編譯器,這個符號是在其他文件中定義的,我這里先用著。
你鏈接 的時候再到別的地方去找找看它到底是什么吧。定義的時候要按C++語法完整地定義一個符號(變量或者函數(shù)),而聲明的時候就只需要寫出這個符號的原型了。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符號,在整個程序中可以被聲明多次,但卻要且僅要被定義一次。試想,如果一個符號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定義,編譯器該聽誰的?
這 種機制給C++編譯模式帶來了很多好處,同時也引出了一種編寫程序的方法??紤]一下,如果有一個很常用的函數(shù)“void f() {}”,在整個程序中的許多.cpp文件中都會被調(diào)用,那么,我們就只需要在一個文件中定義這個函數(shù),而在其他的文件中聲明這個函數(shù)就可以了。
一個函數(shù)還 好對付,聲明起來也就一句話。但是,如果函數(shù)多了,比如是一大堆的數(shù)學(xué)函數(shù),有好幾百個,那怎么辦?能保證每個程序員都可以完完全全地把所有函數(shù)的形式都 準確地記下來并寫出來嗎?
很顯然,答案是不可能。但是有一個很簡單地辦法,可以幫助程序員們省去記住那么多函數(shù)原型的麻煩:我們可以把那幾百個函數(shù)的聲明語句全都先寫好,放在一個文件里,等到程序員需要它們的時候,就把這些東西全部copy進他的源代碼中。
這 個方法固然可行,但還是太麻煩,而且還顯得很笨拙。于是,頭文件便可以發(fā)揮它的作用了。所謂的頭文件,其實它的內(nèi)容跟.cpp文件中的內(nèi)容是一樣的,都是 C++的源代碼。但頭文件不用被編譯。我們把所有的函數(shù)聲明全部放進一個頭文件中。
當某一個.cpp源文件需要它們時,它們就可以通過一個宏命令 “#include”包含進這個.cpp文件中,從而把它們的內(nèi)容合并到.cpp文件中去。當.cpp文件被編譯時,這些被包含進去的.h文件的作用便發(fā) 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