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不僅僅是數字加法那么簡單
原創(chuàng)【51CTO.com快譯】十年前,各種組織因千年蟲問題對IT基礎設施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更新,現在他們需要再次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次大規(guī)模更新。我們都知道IPv4地址只夠分配一兩年了,不久之后我們可能就很少看到IPv4地址了,運營商已經逐步向IPv6轉移,許多組織都紛紛使用NAT技術延長IPv4地址的使用時間。美國聯邦采購條例明確規(guī)定,自今年6月1日之后,要求所有廠商出售的硬件和軟件都必須兼容IPv6。
但在企業(yè)中卻是另外一種狀況,支持者表示必須要有一個簡單易行的過渡方案,但事實是,越早使用IPv6越容易引起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CIO表示“IPv6是明天的協議,今天引入只會帶來混亂”。
轉變到IPv6需要對核心業(yè)務進行評估,并需要對網絡安全重新評估,IPv6測試設備和服務供應商Mu Dynamics的CEO Dave Kresse說:“你需要更多的測試,因為IPv6地址被植入到運行服務的設備中,諸如SIP,SMTP,RTFP和HTTP等協議都直接與IP地址綁定到一起了,組織需要確保所有系統在更換新IP地址后還能夠正常運行”。
更重要的是,部署IPv6時安全是一個巨大的擔憂,針對IPv4的安全措施在更換為IPv6后不一定完全適應,組織必須保證針對IPv4的攻擊不會再發(fā)生在IPv6上。
與此同時,組織不能假設所有網絡應用都能夠按預期運行,以SIP為例,新罕布什爾互操作性實驗室的高級管理人員Timothy Winters說:“來自Counterpath等廠商的軟件電話可能與IPv6兼容,但手持設備可能就有問題了,目前有一半的組織認可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執(zhí)行的IPv6兼容性測試”。
此外,過渡到IPv6少不了路由器的參與,支持IPv6的路由器必須重新設計,包括網絡管理,高可用和視頻轉碼和流量檢測等功能都必須保證兼容IPv6。大型組織需要重新評估他們已經實施的BGP,特別是包括IPv6地址的ACL數據,這些數據是要繼續(xù)穿透路由器傳播,還是被丟掉,或更糟的是是否會導致路由器宕機?這些問題都需要企業(yè)回答。
所有組織都必須檢查他們的冗余路由器配置,路由器備份協議,如開放式虛擬路由冗余協議(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VRRP),思科的熱備份路由協議(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HSRP),它們都允許一組路由器共享一個IP地址,這樣可以快速判斷停機,并可以識別出備份鏈路,如果增加了IPv6地址,大部分HSRP代碼庫都必須更新,不支持IPv6的代碼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路由器。很多組織可能需要重新購買支持IPv6的路由器,必須再一次面臨網絡調試的挑戰(zhàn)。
最后,企業(yè)需要指出測試的重點內容,Kreese說許多公司都會走捷徑,他們會把這些任務外包給有經驗的運營商,因為他們有條件測試,也有實施IPv6的經驗。北美最大的IPv6服務商Hurricane Electric的IPv6戰(zhàn)略主管Martin Levy則表示企業(yè)會選擇思科,瞻博,F5等網絡公司來負責測試。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CIO說:“IPv6本身已經就緒,但我們的網絡行業(yè)卻一直在拖延時間,許多廠商并不急于轉到IPv6,主要是因為目前用戶還沒有足夠的興趣,安全問題在IPv6中也仍然很突出,每個人都意識到這再也不是1998年了”。
【51CTO.com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p>
原文:IPv6: Not A Simple Renumbering 作者:Dave Green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