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數據庫負載均衡原理
不管你是用oracle還是SQL,對于數據庫的處理,我們不得不提到數據庫負載均衡技術。面對超高速的數據處理運轉負載均衡的地位至關重要。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將要瀏覽的文章就是關于這方面的原理架構分析。
數據庫負載均衡實現原理
實現數據庫負載均衡技術,首先要有一個可以控制連接數據庫的控制端。在這里,它截斷了數據庫和程序的直接連接,由所有的程序來訪問這個中間層,然后再由中間層來訪問數據庫。這樣,我們就可以具體控制訪問某個數據庫了,然后還可以根據數據庫的當前負載采取有效的數據庫均衡策略,來調整每次連接到哪個數據庫。好處在兩個方面:首先,它成功地將數據庫放到了內網之中,更好地保護了數據庫的安全性。如果數據庫也在公網上,1433端口是很容易被攻擊的,所以要保護數據庫與之的連接,就用到了中間層。它可以將數據庫更加好地保護在內網。其次,對應用來說完全透明,集群暴露出來的就是一個IP ,連接數據庫的所有連接都可以控制,更方便DBA對數據的管理,看哪些連接更耗費數據庫資源,以便更好地優(yōu)化代碼。
但是,也有兩點要注意:第一,必須要做成Windows的服務程序。Windows發(fā)展到今天,如果以一個集成的大系統(tǒng)來講,數據庫負載均衡的功能,使服務程序更加穩(wěn)定,也更加安全,這樣做即使用戶不登錄機器,也可以使用。第二,必須要使用多個中間層。從中間層的作用可以看出,它承接了數據庫的所有連接,所以,一旦出了問題,就會導致整個系統(tǒng)癱瘓。所以做多個中間層是必要的,這樣,如果一個壞了可以登錄到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