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風險的審計方法:審計階段
建立基于風險的審計方法:包含六個階段的過程
每年在確定風險和風險排名、建立審計計劃之后,審計團隊就可以“卷起袖子”,開始審計活動了。審計過程分成不同的階段,以風險為基礎可分為六個階段,其中包括準備、評估、風險減輕、報告以及后續(xù)階段。每個階段現(xiàn)闡述如下: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包括審計計劃開始之前的個人參與安排。在這個階段中,審計團隊重新審視之前的工作文檔、風險評估發(fā)現(xiàn),并且確定個人參與的范圍和目標。審計團隊將聽取管理層以及操作人員的意見,然后跟他們的評估結果相比較。審計團隊的工作重點是理解公司的業(yè)務目標和功能,以便做出最明智的評估。
評估階段
評估階段包括分析系統(tǒng)和過程、確定漏洞并記錄顧慮。在這個階段中,審計人員可能會使用一個清單,但是主要依靠經驗和判斷來解釋結果,并確定那些不太明顯的異常現(xiàn)象。在這個階段中,與操作人員協(xié)作來驗證風險的嚴重性非常重要。某些“教科書”式的發(fā)現(xiàn)第一眼看起來似乎挺嚴重,但是卻有著存在的充分理由(比如某些應用程序就需要特殊的操作要求)。因此,在把風險寫進最后報告造成不必要的混亂之前,驗證某些審計結果是否屬實非常重要。
根據被審計系統(tǒng)、網絡、或者過程的不同,必須要有些基礎控制,以便評估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標準。比如,SANS研究所就列出了一份具有優(yōu)先級的基礎安全控制和措施清單。這些控制是由SANS公司聯(lián)合美國聯(lián)邦機構、民間滲透測試人員以及法律專家一起制定出來的,一些控制包括詳細記錄授權的以及未授權的設備、邊界防護、應用程序安全、惡意軟件防護、數據丟失防護、賬戶控制、無線控制以及數據恢復能力等。除了審計需要參考的基礎控制以外,確保有到位的、能夠保證業(yè)務功能正常的控制也很重要。
風險減輕階段
風險減輕階段包括采用合適的控制,以減輕風險。這個過程包括與公司溝通各種要求并建立風險減輕計劃。有些控制的實施時間可能長達幾周或者幾個月,而有些則可以當場調整。這個階段需要記錄下可能的控制,以及操作人員為減輕風險而當場采取的行動。
報告階段
在報告階段,審計團隊給管理層提供一份全面的報告,概述其調查結果。審計團隊將分享風險減輕計劃(正在進行的控制),并列出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這個階段需要建立一個執(zhí)行摘要,記錄各種關鍵信息,以便管理人員做安全決策。執(zhí)行摘要是高級別的概述,“簡潔明了”地解釋了企業(yè)的安全情況以及需要加強控制的后續(xù)步驟。
后續(xù)階段
在后續(xù)階段中,審計團隊與公司進行協(xié)作,確保公司實施各種控制。在資源有限的環(huán)境中,公司可能缺少實施某些控制機制的技能。因此,審計人員要提供各種控制的深入見解,繼續(xù)跟進各種控制,以確保他們得到實施。對于審計團隊來說,跟蹤過期的或者即將來臨的風險減輕控制的實施過程很重要。審計團隊應該建立一套含有清晰易懂圖表的跟蹤系統(tǒng),用來顯示各種控制的實施狀態(tài)以及它們的期限。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