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七大回應:騰訊創(chuàng)新方面很低調
11月8日9點30分,一身灰色修身西裝的小馬哥出現(xiàn)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一路走來,想必他已嗅足了火藥味,當日,晨報、交通廣播臺、樓宇電視中播放的都是騰訊與360的大戰(zhàn),關于這場較量的始末已無需多言,在長達近兩小時的采訪中,馬化騰回顧了驚心動魄的一周,他認為公司采取的“確實是一個迫不得已的行動”。馬化騰表示,因沒有及時充分的溝通而給網友帶來不便和感情傷害,希望通過媒體向廣大用戶致歉。
以下為馬化騰的七點回應:
回應一:這不是戰(zhàn)爭
我不覺得這是什么戰(zhàn)爭,簡單說就是不能去做外掛侵害另外一個軟件,破壞人家軟件的完整性,就這么簡單的事情,我們就是制止這個問題而已。但是外面的解讀好像是我們欺負別人,我覺得特別要澄清的,其實我們是被欺負,我什么都沒有干,我就站在這里,什么都沒準備突然給人偷襲,結果就是這樣的。要是你有什么意見,說我們有什么缺點,你跟我說我來做,有必要你藏著自己做完偷偷發(fā)出去,然后站在道德的高點上進攻嗎?我在中國互聯(lián)網這么多年,從來沒有看到有另外一家公司也是這么做的。全球其他公司也沒見過,不僅我一家這么說,其他好幾家也都這么說,我覺得大家應該公平看到是誰的問題,我們從來都是很低調希望穩(wěn)妥做事,可現(xiàn)在有人跳出來說你家里地方不太好,過去把你家里的孩子領走,然后還說這是為了孩子好,這個是不公平的。
只要沒有人來入侵我們,我們什么都不會做,沒想過毀滅什么公司。我現(xiàn)在是觀其言,察其行。現(xiàn)在看來,他還覺得這個不是外掛,沒有侵犯用戶利益,從這一點來看,我就非常擔心,也就是說對我們的威脅還沒有完全結束,還會下一波又卷土重來,就好像送了很多花,花里面藏了一把刀,先送到每個人的脖子邊上,布局好了以后可以隨時一聲令下就殺這種,而且是秒殺,這就是所謂的云報復、云謀殺這種可能性,而且可以制定不同的區(qū)域,分批的,少量做這個事情,沒有辦法舉證,沒有辦法證明。
回應二:這是“緊急避險”的行動。
過去一周,是驚心動魄的一周,很多事情發(fā)展超過我們原來的想象,再次回顧我們發(fā)現(xiàn)這確實個迫不得已的行動。我們也知道就是說在非常緊急情況下,我們事后回過頭看的的確確是和我們用戶進行溝通和傳遞的信息,的確是有不完善,非常不足的地方,也的確影響到和傷害到我們用戶的一個感情,我在這個地方也向我們每一個QQ用戶表示歉意。
事件一發(fā)生我們第一時間就找政府報案,可情況非常復雜,又在周末,反映情況肯定會比工作日緩一點,如果要在短時間內,兩三天之內能夠制止這個外掛蔓延實際上是比較困難,我們看到這個蔓延的速度非???,而且很快可能會到我們用戶一半的時候,基本上常規(guī)的打擊外掛的手段就失效了,尤其對QQ來說,如果量到一定規(guī)模踢外掛相當于踢所有用戶下線,這對用戶來說體驗更加不好,對刪除外掛來說,這次這個行為又是有一個商業(yè)公司在背后,不像一般外掛是找不到人的,找不到開發(fā)者的,會涉及到如果刪除對方又有法律上風險。
這可以說是一個全球互聯(lián)網罕見的,公然大規(guī)模數(shù)量級達到千萬級別的一個客戶端軟件劫持,任何一個互聯(lián)網運營商都會采取緊急避險措施,我們采取行動是 11月3號,3點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外掛的感染速度已經加快了,已經包括開始利用好友關系鏈進行二次傳播,那個時候其實已有兩千萬用戶被感染了,我們內部一分析,理論上360公司是可以通過兩千萬用戶影響到8億人。如果說動作再晚可能損失都是無法挽回了,那時候既使是司法介入也于事無補,賠多少錢也趕不上用戶資料泄露的后果,所以才被迫采取一個緊急避險行為。
過去360打金山網盾的時候,就是給用戶二選一,你要么裝金山,要么裝360,最后金山網盾無情的從2000萬裝機量跌到400萬,有人管這個事情嗎?沒有人管。如果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有太多方法可以解決,根本沒有必要這么做,因為這樣做對我們傷害最大。
回應三:不兼容并非是永遠的狀態(tài)
我們其實講的不兼容和許多人理解的不一樣,不是說永遠只能二選一。這里有一個前提,在停止外掛侵襲之后,也就是說危險過去以后肯定恢復原狀。大家對此有一定誤讀,覺得以后就是這樣,必須做這個選擇了,不是這樣的。另外,我們看到他開始被迫“召回”,但是這個過程中其實還有問題,他們360從首頁上去掉扣扣保鏢,但是軟件推送還沒有停止,這沒有意義,很多人并不是去他的首頁下載,這個動作根本毫無意義,我們看到一點誠意都沒有,后來不推送了,干脆直接下一個軟件包,這就更惡劣了。我們發(fā)現(xiàn)以后,政府協(xié)調說也不能這么做,要停就真正停,經過幾輪才真正停,對手拋出一個很好的姿態(tài)說你看,我主動停了,這個隱蔽性是非常強的,所以我們作為被受害方一方,很多情況用戶不理解,以為我們很霸道。
如果用戶確實沒有替代品,可能會讓他產生非常為難的選擇,我們也在和其他安全廠商洽談,希望能夠改變原有這種安全廠商收費的殺毒模式,這是一個過程,有的廠商已經把一些收費產品免費一年甚至兩年,我們也相信這些防病毒廠商會勇敢邁出徹底改變這個模式的步伐,把原來收費的產品全部免費,然后可能再考慮其他增值服務。這個事件可能會大大促進很多傳統(tǒng)防病毒廠商拋下以前的包袱,成為改變產業(yè)走向的契機。我們也愿意拿出一些服務和這些安全廠商在產業(yè)鏈上進行緊密合作,鼓勵他們勇敢往前邁出去,不管怎么角度來看,算是我們給用戶帶來傷害的一個補償吧。
至于其他的補償,比如說送鉆或者包月服務之類的,我們也有一些措施,但非常擔心,擔心引起進一步誤讀,說你還借這次事件推銷業(yè)務,所以也會比較謹慎。
回應四:云查殺時代的規(guī)范
在我的微博里提到了一個“云報復”的概念。過去安全軟件和殺毒軟件都是單機版,不聯(lián)網就可以處理,到現(xiàn)在主流軟件都會采用云查殺,它可以根據木馬病毒爆發(fā)快速向其他計算機進行升級免疫,用在正確情況下是對的,但是它帶來一個問題是這個武器過于強大,如果和競爭對手發(fā)生非安全方面的業(yè)務沖突,比如說爭奪瀏覽器,默認首頁什么的,非??膳?。
我們過去就看到過很多不好的案例, 360曾利用這個規(guī)則利用這個強大力量向競爭對手做了一些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它一路走過來紛爭都很多,這可以說是一個強大的武器被濫用。過去做安全殺毒軟件的廠商基本上就是安心做安全的事情,不會說又是裁判員,又參與比賽,如今發(fā)生這樣一個情況,很難管理,如果沒有未來一個法制法規(guī),甚至說安全方面沒有一個牌照管理的話,還會重現(xiàn)。這值得大家更加深思,我們后續(xù)也會向政府監(jiān)管部門,互聯(lián)網協(xié)會等機構上報一個規(guī)范化管理的提案,也是很多防病毒廠商共同的呼聲。
我們也希望這個事情以后,有一個公正的機構能夠承擔更多責任,例如軟件怎么捆綁,什么是誘導性的選擇框,什么是恐嚇性的,應該有一個標準,包括軟件上應該有一個先來后到,因為畢竟有的軟件資源是沖突,如果一家要取代另外一家應該是什么原則,希望也有一個公正機構能夠來解決,而且解決問題要快速,不能說搞半年才有結果,那等于是沒有用了。
回應五:騰訊并非缺乏創(chuàng)新的公司
外界往往說騰訊沒有創(chuàng)新,抄襲等等,我借這個機會說多一點這樣的情況,騰訊一直都是比較低調,其實我們在創(chuàng)新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我們申請的專利,發(fā)明都是國內互聯(lián)網公司第一,甚至包括很多互聯(lián)網公司的總合。
很多人看到你進入了一些領域,感覺到你超越了或者贏了你的對手,肯定是靠用戶群,然后產品沒有做什么東西。最初我們的確也是通過用戶群和流量拉動,這個不可否認的,但是靠創(chuàng)新和靠用戶不是完全矛盾的,肯定是相輔相成的,一點創(chuàng)新都沒有的話,用戶群去推只是一時的優(yōu)勢,必定還是要求你的產品不管是整體也好,局部也好,都要有領先點才可能做得到,我經常舉的例子就是QQ郵箱。
所以有用戶群和渠道拉動固然是重要,但最最關鍵還是產品,而且騰訊做很多產品時,其實市場已經有5、6家了,騰訊只是5、6家之一。難道幾大門戶都做了,騰訊就不能做?我覺得最最關鍵是應該看有沒有侵犯知識產權,這才是法律上最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如果有這樣的方面問題,騰訊早就讓人給人告了。
我們產品線確實比較長,特別在客戶端軟件方面,大家會覺得為什么好像其他公司做的騰訊都做,但你再仔細一看,我們做的其他大的互聯(lián)網公司其實每一家都在做,只是不是特別流行和成功,我們也有很多東西失敗了,而對手也是做得非常成功的,這要靠一點一點改善用戶體驗,慢慢優(yōu)化。
回應六:互聯(lián)網生態(tài)環(huán)境
整個過程不是我們一家受害,過去360曾經利用金山、瑞星之間的矛盾,逐個去消滅。記得5月份的時候,變成先是拉著金山打了瑞星,之后變成360直接進攻金山,當時還在微博上有直播。那個時候我們也沒有意識到,還覺得又一個新聞熱點出來了,有一種看熱鬧的心理。等到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就能理解現(xiàn)在一些媒體、廠商、互聯(lián)網公司現(xiàn)在的旁觀者心態(tài)了。
這已經不是一個個案,也不是兩三家公司的事情了,可能已經會形成一個行業(yè)內如果不制止,遲早會到你頭上的情況,這就是為什么我也要站出來盡量解釋這個,可能很多人沒有親身體會不會感受到一些細節(jié)??偟膩碚f,我覺得還是需要大家團結在一起,不要沉迷于一些小方面的競爭,兩個企業(yè)成為了仇家,這是比較初級的階段。過去整個互聯(lián)網界,打打殺殺兩家之間競爭又合作好像演化了很多次,到現(xiàn)在為止看到三大三小互聯(lián)網公司,已經格局比較明確了,基本上前面幾家大企業(yè)應該有比較大的姿態(tài)能夠正確看待競爭的問題,其實像我跟馬云,李彥宏都有很好的溝通,大家都會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未來的競爭,因為三家之間都有彼此交融,有自己主體業(yè)務,但是都有擴展和沖突的部分。過去可能很警覺,小心自己的邊界,我覺得整個產業(yè)已開始逐漸理性和成熟的看待競爭問題,不是那種好像是個人化、有感情色彩的競爭了,我覺得是這樣一個演化趨勢。
如果不是360的話,其實各家還算是比較和諧的,畢竟是有一個限度。過去通??赡苷f你網站上寫了我什么負面新聞,或者你抄我的鈴聲,去競爭一個什么贊助商,競爭一個視頻或者一個授權這些是有的,但都是比較小、常規(guī)的商業(yè)化競爭,沒有到這種說法律邊緣的。過去互聯(lián)網行業(yè)其實是大家各做各的,也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沖突,主要是靠自律,我們現(xiàn)在看到僅僅靠自律不夠了,可能會釀成一個非常大的事件,造成很不和諧的情況,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都用這樣方式這個市場就亂套了,而且違法成本太低,我覺得雖然最終肯定他會輸?shù)簦珜嶋H無所謂,因為基本上國內,這方面的賠款沒有超過100萬的。
回應七:不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公司
份額就代表壟斷嗎?我覺得并不是,關鍵是說你有沒有利用這個份額去濫用權力。大家可能會覺得比較模糊的地帶就是捆綁,別的服務商會說為什么你可以捆綁你的業(yè)務,我是沒有選擇了,我是不是也能捆綁進去?這個問題與有沒有開放API是有關系的,我想可以通過開放API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大家忽略騰訊已經擁有非常大的一個產業(yè)鏈和生態(tài)圈子。像我們網絡游戲,超過60%網絡游戲收入都來自合作伙伴,包括我們的無線增值業(yè)務,比如說無線手機游戲也是國內最大的手機游戲增值業(yè)務平臺,90%收入全部是合作伙伴分層的方式。我們也大量投資國內很多游戲開發(fā)商,還有這些增值服務的提供商。我們也在反思覺得做得還不夠,比如說像社區(qū)、空間、SNS開放API,我們其實動作比較慢?,F(xiàn)在我們也正在進行一些探索,做了一些收購,希望整合起來,而且更多的草根網站能夠開放、分享我們的整個用戶平臺,這一步一步都顯示出我們有這樣的決心和規(guī)劃,包括在內部大會我們也多次強調未來更開放,構造更加和諧的產業(yè)鏈。過去我們做得比較少,這一兩年已經開始做大的轉變,其實我們做了很多,外界沒看到,我們也沒有故意拋出一個什么十億計劃之類的,騰訊不是這種風格。
平臺的開放不是簡單說你有一個平臺,我也搞一個平臺,我要求這平臺和你接進去,我想賣什么都行,這就好像說現(xiàn)在有人搞一個發(fā)射站,要求跟中國移動,聯(lián)通并網接進去,自己還可以賣號了,這個是不公平的。
現(xiàn)在有的人說,你大公司應該有大公司風范,境界和思想,我們能做的你最好別做了,會有這樣一個要求和希望。碰到這種情況,過去我們往往簡單說,為什么要剝奪我給用戶提供更好服務的機會。而下面很多產品部門就更不管了,自己去沖上了,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公司來看待,這個事也是值得反思和提升的,要更加系統(tǒng)化,更高要求我們每一個產品線,不能簡單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公司。畢竟確實從渠道和用戶角度來說還是有優(yōu)勢的,如果我們做的度太大,太嚴重了,會令人是比較反感,包括其他的門戶會有這樣的感覺,這也是可以理解和值得反思的,而且內部也要有一個傳遞過程,不是說我認同的下面完全能改過來了,也是挺難的,還要一步一步去傳遞傳達。我有很多要求,下面也做不到,我有時候看到外界罵我,才知道,我回頭再去找他們,確實也有這樣的情況,后續(xù)要不管是自己主觀意識也好,實際管理控制也好,都應該更加往更和諧的角度去發(fā)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