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行逆施 21世紀的系統(tǒng)平臺Windows與Mac
不得不說一個不幸的事實就是平臺紛爭的光輝歲月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那時我們有無數(shù)的目標,雖然他們各自也有自己的瑕疵——傳說中功能強大但對用戶不友好的MS DOS,Apple聲名狼藉的低價銷售,Windows NT苗條的身材和超低的硬件要求 ,IBM記憶中高效的OS/2市場營銷,BeOS豐富的可選軟件,Linux的高端硬件支持——今日計算機的世界顯得太過無趣。
特別推薦:進化!Windows Server編年史
那些特性曾在平臺戰(zhàn)爭中起著直觀重要的作用——搶先多任務處理,內(nèi)存保護和多用戶安全等特性——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對他們習以為常。主流的操作系統(tǒng)沒有一個缺少上述特性的。
當蘋果2005年決定轉(zhuǎn)而使用Intel處理器時事情真的出現(xiàn)了直轉(zhuǎn)而下。盡管一直都有非常客觀的測試數(shù)據(jù)存在,但是蘋果公司長期散布的自己基于PowerPC的系統(tǒng)不僅能和x86機器在速度上媲美,而且會快很多的言論最終走到了盡頭。那些退讓依靠Photoshop的光輝歲月——那時候,斯蒂夫喬布斯會趾高氣昂的在演講臺上激動的展示他那些精心選擇的Photoshop過濾器,來證明他所展示的硬件其實沒那么糟糕,而現(xiàn)在這些都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在長時間改變思維之后,Macs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委身下嫁給平庸的PC。
想讓所有人聯(lián)合在一起使用一種操作系統(tǒng)或許還不是那么恐怖,但是想讓大家都用同一種硬件就有點聳人聽聞了,因此,這也讓傳統(tǒng)的平臺之戰(zhàn)喪失了些許激情。(譯者注:這里的意思大致是說由于用戶所有的PC硬件千差萬別,想要用一種操作系統(tǒng)去統(tǒng)一起所有的硬件太難了,所以比較打擊想一統(tǒng)平臺的人)平臺之戰(zhàn)的勇士們并沒有走遠——他們只是跑到了更綠的草地上對大眾智能手機的選擇喋喋不休。不可想象有人會想要買一個沒有搭載最新iPhone或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手機。
但是這卻沒能阻止微軟和蘋果點燃平臺之戰(zhàn)的戰(zhàn)火。蘋果最近終結(jié)了Mac和PC之間的口水仗,蘋果曾不惜一切代價的將PC描述為幼稚,不安全,平庸——雖然無害而且還蠻安全的——而同時出于一些高深莫測的原因?qū)ac刻畫成完全的白癡用機。自命不凡,傲慢,時尚的白癡。老實說,有人喜歡Mac嗎?你難道不想給它一巴掌狠狠摔掉然后給PC一個巨大的擁抱?這是一個有趣的戰(zhàn)略選擇。
而與此同時,微軟通過網(wǎng)站和Facebook頁面全力謳歌Windows PC的優(yōu)勢同時用真相和屁話的混合言論詆毀Mac OS X來進行回擊。
出去對幕后黑幕的憎惡,我們認為是時候回到平臺戰(zhàn)爭的基本重心去了。實際的情況是,兩邊陣營都有相當數(shù)量的問題。當果粉在的時候,我們會介紹那些讓PC世界無可避免糟糕的原因,而Mac是唯一理性的選擇。而明天,我們會告訴你Mac骨瘦如柴,價格高昂,如果你真的想做事的話Windows是你唯一實際的選擇。
向后兼容性:絕非上帝的祝福,而是詛咒。
當Windows NT于1993年面向市場的時候,它是第一個32位的Windows系列產(chǎn)品。因此,它沒有足夠的軟件來支撐;新操作系統(tǒng)大多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突出的問題,微軟將Windows NT弄得和應用廣泛的16位Windows,以及16位Windows的惡棍同伴 Dos兼容。
驅(qū)動字符和DLL
這有兩種形式的兼容方式。在不安裝虛擬機或者使用雙重啟動等其他類似方式的前提下Windows NT可以支持運行為其他系統(tǒng)編譯的程序。而更為隱晦的是,Windows NT的新先進32位API極大的依賴于它前任的16位API。這樣做的好處是,16位程序能發(fā)者能更為輕松的轉(zhuǎn)向這個新平臺——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更改的代碼能達到最小化。
針對這一舉措的反響強烈褒貶不一。其中一些,如驅(qū)動字符和反斜杠等則相當兩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能會說對磁盤的命名應該可以找到一種更好的方案,我們也可能希望Windows使用和URL中一樣的正向斜杠,但是這兩個方案最終都工作在人們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
而其他的一些決策則相對不幸了。最近爆出的DLL的加載漏洞,追究其 原因還是因為這個20年前以前為16位Windows所作的決定。而DLL的加載在當時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至少,它基本是無害的)。但是今天,它完全成了一個負擔。
在計算機還只有1MB內(nèi)存和軟驅(qū)的年代,16位Windows的諸多限制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但是對今天的電腦來說,則是徹徹底底的歷史遺留問題了。舉例來說,16位的Windows限制了文件名長度——包括路徑和驅(qū)動字符在內(nèi)——一共不能超過260個字符?,F(xiàn)代的Windows則沒有這樣的限制——當然也有幾少數(shù)幾個還有限制。軟件層面上來說完全由能力支持更長的文件名,最多甚至可以到達32000個字符,對大部分地方來說,這些長名字工作正常,而且它還是官方公布的系統(tǒng)的固有功能。但是它卻不是所有場合都能工作。在Windows的命令行中你就不能使用長名字。如果你嘗試把一個目錄更名為一個長文件名的話,Windows資源管理器則會給你一個特殊的錯誤提示。
這是一個致命錯誤嗎?不,應該不是。當程序想要產(chǎn)生這一類長名字文件的時候會碰到很大的麻煩(即使是突發(fā)性情況也是)?#p#
Windows最大的競爭對手當然是Mac OS X(對不起企鵝們,或許2011年能成為Linux的臺式機年),相比與Windows,Mac OS X可以少遇到很多麻煩。但是不幸的是,這個平臺自身也有相當多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審閱一下這些問題。
Mac OS X與Windows的一個區(qū)別就是它們所運行的硬件。當然了,我們現(xiàn)在叫做Macs和PCs。但是如果一臺PC不是蘋果牌的,根據(jù)EULA(最終用戶許可協(xié)議)你就不準在上面裝Mac OS X。雖然任然有那么一小部分“勇敢的心”堅持用著黑蘋果機,對普通用戶來說,必須遵守最終用戶許可協(xié)議:必須在蘋果的硬件上跑Mac OS X。
當然蘋果的硬件自身并沒有任何問題。這些機器通常設計良好看上去相當吸引人。但是它們硬件指標涉及的范圍實在是太過有限。想要一臺12存輕便式的的電腦來作為廣受歡迎的蘋果12寸PowerBook G4的完美繼承者?太糟了,聯(lián)想有這樣的產(chǎn)品,戴爾也有,東芝也有。蘋果呢?對不起,但是不提供這樣的產(chǎn)品。當然了,我們可以選擇MacBook Air,它即小巧又輕薄。但是換上一塊12存的屏幕才會讓它顯得很小,而大小確實很重要。小即優(yōu)雅。有謠言傳出說MacBook Air將會被升級成小于12寸的屏幕,所以12寸的輕便型電腦即將歸來——但是這也會讓對當前MacBook Air這種機型的需求人群無機可用。
買得起,可擴展,運行速度快:三者只可得其二
如果你想要一臺上網(wǎng)本的話,你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斯蒂夫喬布斯宣稱蘋果無法做出一臺好的上網(wǎng)本——當然他這里指的是一臺高邊緣利潤的上網(wǎng)本,認為蘋果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不能設計出一臺好的上網(wǎng)本的想法簡直就是胡扯——所以你就不能能得到一臺蘋果的上網(wǎng)本了。所以你不得不用一臺iPad來替代,而iPad的能力似乎還不及MacBook的一半。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臺基本的臺式機——一臺相對快一點的電腦(各種臺式機的部件,不像盒子里面的低檔筆記本Mac Mini),一臺不會要求你去買一臺新顯示器僅僅因為以前的只是稍微有點舊了的電腦——你又不走運了。你可以得到的只有一臺對個人用戶來說殺傷力過于巨大的Mac Pro,但是,如果你只是想要一臺普通的電腦的話,不好意思了,喬布斯是不賣xMac的。
不是我認為蘋果應該占領(lǐng)所有的市場。像Dell那樣的公司嘗試過那樣做,但是結(jié)果很糟。他們有不計其數(shù)的不同產(chǎn)品,各個產(chǎn)品之間只有一些微小的差別,而結(jié)果只是混亂不堪。有一條流線型的產(chǎn)品線絕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好事做得太過分了也不行,蘋果產(chǎn)品線之間的溝實在是太大了簡直是讓用戶沮喪。這里所說的問題不是說iMacs屏幕不好之類的,他們的屏幕確實不錯。但是我在辦公室的電腦已經(jīng)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屏幕而我們確實不想在買一個。
是的,你不能擁有GTX 460
而且甚至你想要一臺跟蘋果產(chǎn)品配置看齊的機器你可能也沒機會,你的選擇是受限制的。而這其中最讓人難受和生氣的就是顯卡的問題。即使是一臺高端的Mac Pro,有12核售價高達5000美元的機型你里面也沒能預裝一塊nVidia的顯卡。這篇文章撰寫之時,還只有一塊nVidia的顯卡能與當前的Mac Pros兼容,可以作為售后升級加進去。而這又需要花1800美元。想要一塊nVidia高性能中檔價格的顯卡,例如GeForce GTX460?死心吧,你沒機會的。
還有就是,我不認為蘋果公司得像PC生產(chǎn)廠商那樣設置成百上千的選項,而我也可以理解想要限制每個部件的選項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你一定要給用戶足夠的選擇權(quán)。而到目前為止,蘋果在這方面做的那是相當?shù)牟睢?/p>
如果蘋果公司系統(tǒng)的言論稍微謙虛一點倒還好,但是公司卻宣稱iMac的GPU已經(jīng)足夠好,能玩游戲了。對不起,兄弟,但這是不對的。一塊Radeon HD5650或者5750顯卡是不足以在一塊27存2560*1440分辨率的巨大屏幕上提供愉悅的游戲體驗的。這實在是太糟了。
關(guān)于3D方面的表現(xiàn)...
當然了,我很可能也不會在Mac OS X玩游戲,因為它的3D表現(xiàn)實在是太差了。正如OpenGL對Mac OS X很重要一樣——而且它確實也很重要,它被用來渲染‘重要的工作’像繪制桌面等——你說它能快得起來么?(譯者注:這里的OpenGL一般是用來渲染游戲的,蘋果為了界面好看,用它來渲染桌面,自然游戲就快不起來了)
而且它也沒有與時俱進。在Windows平臺上,你可以得到最新的OpenGL支持和組件,包括異常強大的OpenGL 4升級,而這給與了OpenGL足以與Direct3D 11抗衡的特性。現(xiàn)代的顯卡有你想要的強大能力,但是Mac上的軟件卻沒有機會駕馭這種能力。
在Mac OS X上,你甚至都不能完美兼容OpenGL 3.0。而這的發(fā)布要追溯到2008年了。因為Mac OS X是不被人所愛的。(譯者注:這里是說開源的OpenGL不青睞Mac OS X,沒有提供很好的支持)
【編輯推薦】
- 尋找迷失在Windows中的Ubuntu
- 傳Windows 8已內(nèi)置多點觸控界面
- 俄網(wǎng)站泄露Windows 8最新開發(fā)進程
- 豪言壯語與對簿公堂 Lindows與Windows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