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下使用PureFTPd
Freebsd下pureftpd安裝配置簡明說明
1、Freebsd下pureftpd下載
最新版本是pure-ftpd-1.0.16a.tar.bz2
BSD自帶的pureftpd的目錄在:cd /usr/ports/ftpd/pureftpd
此處同時提供一個圖形管理界面軟件kcmpureftpd,有興趣可以下載用
2、Freebsd下pureftpd安裝
解包到任意目錄,如/usr/local/
預(yù)制: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ureftpd --with-language=simplified-chinese --with-everything
注:
--with-eyerything是安裝所有功能
--with-language=simplified-chinese是采用中文作為提示語言
--prefix是安裝的目標(biāo)目錄
另外如果需要與mysql連接等還需要在此指定。本文不涉及。
編譯安裝:
make install-strip
3、Freebsd下pureftpd建立用戶
pureftp默認(rèn)的是采用linux的用戶,比如用root登錄等等。此處同時采用其自帶的virtual users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獨立于linux。
進入安裝執(zhí)行目錄
cd /usr/local/pureftpd/bin
建立一個ftp用戶與組:
groupadd ftpgroup
useradd -g ftpgroup -d /dev/null -s /etc ftpuser
建立第一個虛擬用戶:
./pure-pw useradd ftpu -u ftpuser -d /usr/local/testRoot
說明:ftpu是用戶名,-u ftpuser是其實際的linux用戶,-d指定起始目錄,并鎖定于該目錄。如果不鎖定,則用-D
如果需要不同的權(quán)限,可以建立新的linux用戶與組
建立用戶數(shù)據(jù)庫:
./pure-pw mkdb /usr/local/pureftpd/pureftpd.pdb
說明:今后每添加或修改用戶數(shù)據(jù)庫都應(yīng)該執(zhí)行一次mkdb,執(zhí)行后不需要重起ftp
4、建立運行語句
pureftpd的理論是:命令行執(zhí)行參數(shù)比使用conf文件更有效。雖然軟件同時提供對.conf文件的支持,還得執(zhí)行perl文件,怪麻煩的。
cd /usr/local/pureftpd/sbin
./pure-ftpd -A -B -C 1 -c 50 -E -G -I 2 -l unix -l puredb:/usr/local/pureftpd/pureftpd.pdb -p 40000:50000 -R -w
注:此處的運行參數(shù)含義如下:
-A 將所有用戶所定于根目錄
-B 后臺運行
-C 每個ip連接數(shù)目
-c 總連接數(shù)
-E 禁用匿名用戶
-G 禁用文件更名
-I 空閑超時時間(分鐘)
-l 這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參數(shù),目的是說明身份認(rèn)證的方式
此處同時使用默認(rèn)的linux用戶和虛擬用戶兩種
如果需要用mySQL,則在此處增加設(shè)定
-p 設(shè)定PORT模式的端口
-R 禁止用戶使用CHMOD
-w 啟用FXP協(xié)議
以上是我的系統(tǒng)需要的一些參數(shù),更多的參數(shù)請參見README文件
運行后啟動,測試用戶root及ftpu,一切ok..
5、自動啟動
pureftp支持多種啟動方式,俺采用了最容易的一種:
vi /etc/rc.d/rc.local
添加
cd /usr/local/pureftpd/sbin
./pure-ftpd -A -B -C 1 -c 50 -E -G -I 2 -l unix -l puredb:/usr/local/pureftpd/pureftpd.pdb -p 40000:50000 -R -w
reboot,一切ok
6、善后工作:
下面就可以給你的系統(tǒng)建立用戶了。
對于不同的目錄或文件,可以采用
chown ftpuser dir 及 chgrp ftpusers dir 來進行權(quán)限的分配
這樣ftp中才能對文件和目錄進行操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