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瀏覽器市場IE下跌火狐與Chrome相互學習
權威市場調研機構Net Applications剛剛公布了2月份的瀏覽器市場統(tǒng)計,根據這份報告,各大瀏覽器廠商是有喜有憂,其中,IE市場份額增多了0.77個百分點升至56.77%,Firefox則下跌了0.99個百分點跌至21.74%。
推薦專題:互聯(lián)網的F1大賽:誰才是最快的瀏覽器? | 企業(yè)如何選擇一款最適合的瀏覽器
Google Chrome在2月份延續(xù)之前的上升態(tài)勢,市場份額增多了0.23%,如今已經達到10.93%。Safari在上月表現(xiàn)比較平穩(wěn),由1月份的6.30%升至6.36%。Opera則出現(xiàn)了下滑,由1月份的2.28%將至2.15%。
從整體上來看,IE蠶食了Firefox的市場份額。IE6和IE7依然持續(xù)下滑,其中IE6由11.43%將至11.33%,IE7由8.29%將至8.05%。IE的整體上升趨勢得益于IE8和IE9,其中,IE8由34.17%升至34.95%。
仍處在測試階段的幾大瀏覽器都呈現(xiàn)了強勁的上升趨勢,Firefox 4、IE9、Chrome 10的市場份額分別為0.63%、0.59%、0.31%。
#p#
就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Chrome一直就是眾人眼中的驕子。超前的設計理念與強大的技術支持,讓每一個使用Chrome的用戶都有非同凡響的上網體驗。這也就讓其他瀏覽器開始紛紛偏向于Chrome的發(fā)展方向。
所有Opera fans都津津樂道于Opera為站在瀏覽器創(chuàng)新的前沿,尤其是標簽瀏覽是Opera十幾年前發(fā)明的東西,而IE一直到7才采納。其實任何東西包括瀏覽器都一樣,使用界面培養(yǎng)操作習慣,而操作習慣又反過來影響界面設計。至于設計是否是***化的,反倒不是最重要的(當然不是不重要)。
Google Chrome瀏覽器橫空出世的時候,其實吸引我的是簡潔的界面,但是在簡潔的同時,卻多少沒有違反人們的操作習慣:
頁面下方省下了固定狀態(tài)欄空間,但是鼠標懸停在超鏈接上時,鏈接地址仍然在頁面下方出現(xiàn)
地址欄下方省下了固定書簽導航欄空間,但在新建空白欄的相應位置,書簽導航欄還是存在的
其實菜單欄是人們日常使用不多的項目,于是Google想辦法改變了它的位置
地址欄和搜索框的合并是Chrome的一大創(chuàng)新,但是搜索框的位置其實沒有改變多少
這樣一改,主界面上就已經沒有什么東西了,TAB就特別顯眼了,置頂這一創(chuàng)新就自然而然被人們輕易接受了
Firefox 4一度也想做一些創(chuàng)新,但是至今12個beta版本的最終結果卻是向Chrome的學習越來越多:
從Firefox的***個preview版開始,TAB置頂就被人們議論紛紛
整合菜單欄,放置在界面左上角,結果到6~7個beta版時才差不多把菜單欄功能全部整齊
Firefox4也省下了固定狀態(tài)欄空間(其實變成了默認不顯示的附加組件欄),曾嘗試把鼠標懸停超鏈接顯示在地址欄右方(經常顯示不全)。這一巨大的改變讓用戶很不適應,結果在beta12的時候改成了Chrome一樣的顯示方式。
在beta11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檢查更新的功能也放在“關于Firefox”里面了
我不清楚合并刷新和停止按鈕是誰發(fā)明的,但Chrome的采納確實比Firefox早
Firefox在我眼中原來是創(chuàng)新的代名詞,其擴展的發(fā)明改變了很多人的思維方式(Chrome也是好好學習了一把)。而我在0.9x版就開始在使用了。如今的Firefox卻是尾大不掉,掉頭越來越難。從1.0版本開始喊的內存泄露,到4.0 beta仍然在不停修復當(bug630932)中可見一斑。
當然,不管如何,F(xiàn)irefox仍然是一款偉大的瀏覽器產品,至少在Netscape沒落的時候,是Firefox一肩扛起了改變?yōu)g覽器格局的使命。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