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實現(xiàn)路由之靜態(tài)路由器
上一篇:路由的基本概念
靜態(tài)路由器:必須手工配置路由表,并且不與動態(tài)路由器交換信息。
查看路由表
每個運行的TCP/IP協(xié)議的主機都保留著路由表來控制如何與其他網絡段主機進行通信。選擇“開始”->“運行”,輸入“cmd”,輸入“route print”,將顯示路由表中的內容。如圖所示。

圖路由表
網絡目的地址(Network Destination):目標主機所屬的網絡地址,與網絡掩碼一起決定目標主機的IP地址。
網絡掩碼(Netmask):用于劃分IP地址中的網絡ID和主機ID
網關(Gateway):指明本地主機的IP數(shù)據包轉發(fā)到其他網絡時所經過的IP地址。網關可以是本地網絡適配器的IP地址或同一網絡段上的路由器的IP地址。
接口(interface):指明本計算機在網絡中轉發(fā)IP數(shù)據包時所使用的IP地址。
躍點數(shù)(Metric):路由經過的路由器數(shù),在計算最快速、最可靠和(或)***的路由時指定的整數(shù)開銷躍點數(shù)(從1到9999)。若沒有指定開銷躍點數(shù),則使用1。
默認的路由表條目
0.0.0.0:默認路由,代表沒有被指定其他路由的IP地址
127.0.0.0:本地回環(huán)地址
224.0.0.0:IP多點傳送地址
255.255.255..255:IP廣播地址
靜態(tài)路由的相關概念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希望大家已經掌握,下一節(jié)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