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使用的基礎常識介紹
投影機使用的基礎常識
投影尺寸:是指投出的畫面的大小,有最小圖像尺寸和***圖像尺寸,一般用對角線尺寸表示,單位是英寸。這個指標是由投影光學變焦性能決定的,要投放預定的尺寸,需將投影機放置在與屏幕相應的距離上。根據(jù)各種投影機的鏡頭和亮度不同,畫面尺寸與投影距離的關系有所不同。一般來講亮度越高的投影機可以投出較大的畫面,投影機根據(jù)鏡頭焦距都有一個最小畫面尺寸和***畫面尺寸,在這兩個尺寸之間投影機投射的畫面可以清晰聚焦,如果超出這個范圍,畫面可能會出現(xiàn)不清晰和投影效果很差的情況。
屏幕寬高比例:是指屏幕畫面縱向和橫向的比例,屏幕寬高比可以用兩個整數(shù)的比來表示,也可以用一個小數(shù)來表示,如4: 3或1.33。電腦及數(shù)據(jù)信號和普通電視信號的寬高比為是4: 3或1.33,電影及DVD和高清晰度電視的寬高比是16: 9或1.78。當輸入源圖像的寬高比與顯示設備支持的寬高比不一樣時,就會有畫面變形和缺失的情況出現(xiàn)。16: 9的圖像在4:3屏幕上顯示時有3種方式:***種是變形(Anemographic)方式,在水平充滿的情況下,垂直拉長,直到充滿屏幕,這樣圖像看起來比原來瘦;第二種方式是字符框-A(Letterbox-A)方式,16: 9的圖像保持其不失真,但在屏幕上下各留下一條黑條;第三種方式是-B(Letterbox-B)方式,是前兩種方式的折中,水平方向兩側各超出屏幕一部分,垂直上下黑條也比第二種窄一些,圖像的寬高比為14: 9。
投影距離:是指投影機鏡頭與屏幕之間的距離,一般用米來作為單位。在實際的應用當中,在狹小的空間要獲取大畫面,需要選用配有廣角鏡頭的投影機,這樣就可以在很短的投影距離獲得較大的投影畫面尺寸;在影院和禮堂的環(huán)境投影距離很遠的情況下,要想獲得合適大小的畫面,就需要選擇配有遠焦鏡頭的投影機,這樣就可以在較遠的投影距離也可以獲得合適的畫面尺寸,不至于畫面太大而超出幕布大小。普通的投影機為標準鏡頭,適合大多數(shù)用戶使用。
標準分辨率:是指投影機投出的圖像原始分辨率,也叫真實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對應的是壓縮分辨率,決定圖像清晰程度的是物理分辨率,決定投影機的適用范圍的是壓縮分辨率。物理分辨率即LCD液晶板的分辨率。在LCD液晶板上通過網格來劃分液晶體,一個液晶體為一個像素點。那么,輸出分辨率為1024 × 768 時,就是指在LCD液晶板的橫向上劃分了 1024 個像素點,豎向上劃分了 768 個像素點。物理分辨率越高,則可接收分辨率的范圍越大,則投影機的適應范圍越廣。
梯形校正:在投影機的日常使用中,投影機的位置盡可能要與投影屏幕成直角才能保證投影效果(如下圖) 如果無法保證二者的垂直,畫面就會產生梯形。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需要使用“梯形校正功能”來校正梯形,保證畫面成標準的矩形。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