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新品 ThinkPad W520筆記本試用
如果你是W510的使用者請立刻離開,W520真的有太多的改進了,我不是開玩笑的!在使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用W520處理日常事務的速度是W510的兩倍。在屏幕亮度適中的情況下,W520的續(xù)航時間超過了W510,達到了6~7小時。散熱系統(tǒng)仍然是一貫的棒。簡單地說,配備了新的Intel Sandy Bridge芯片組的W520在保持原有的W系列特性的情況下作出了很好的改進。
規(guī)格
這里評測的W520的型號是4284-A58,雖然不是頂級配置,但部分配置與頂級配置相同。它配備了Intel Core i7-2720QM處理器(quad-core, 2.20GHz, 6MB Cache), DDR3內存控制器 (up to 1600MHz), Intel Turbo Boost 2.0 (3.30GHz), 帶有超線程(HT)技術.這臺W520配備了4x4GB 204-pin SO-DIMM PC3-10600 1333MHz DDR3, 非奇偶校驗,雙通道內存。屏幕是15.6英寸 (396mm) FHD (1920×1080), 防眩光, LED背光, 亮度270 nits, 16:9寬屏, 500:1對比度, 95%色域。圖形芯片采用了NVIDIA® Optimus™ 方案,可以在集成在處理器內部的圖形芯片(Intel HD Graphics 3000)和獨立芯片(NVIDIA Quadro® 2000M 2GB)之間自動切換。
主驅動器位是全高 (9.5mm)的2.5英寸硬盤位,可以裝配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盤或者全尺寸的固態(tài)硬盤。它仍然需要從底部安裝,而我更喜歡前一代的Thinkpad從側面安裝的設計。擴展槽跟W510保持了一致,高度為12.7mm。W520的表配硬盤為希捷500GB 7200轉硬盤,而我所測試的W520配備的硬盤為Intel 160GB SSD。
配備了9芯電池的W520比W510略輕,但真的只是輕一點。W520的接口配置與W510一樣,雖然USB 3.0控制器的供應商更換了。在使用USB 3.0之前,你需要安裝驅動程序。新的USB 3.0芯片供應商為瑞薩科技科技,而W510的供應商為NEC,這個改變是為什么我也不知道。(譯者注:由于Intel芯片組暫未提供原生USB 3.0支持,故W510與520均采用了第三方的控制芯片)
W520的機身尺寸為372.8mm x 245.1mm x 32.8-36.6mm,這與W510保持了完全一致。W510與W520雖然在尺寸上并不算大,但在15英寸的筆記本電腦里卻算大的了。
雖然我沒有使用mSATA硬盤,但我確定W520支持在PCI-E WWAN card插槽上使用一個。實際上你可以安裝一塊 Intel Series 310 SSD在這個插槽上來作為系統(tǒng)盤,這樣就可以在W520上安裝三塊硬盤了。雖然聯(lián)想推薦使用mSATA接口來搭建混合硬盤,但我建議使用一塊SSD作為系統(tǒng)盤。(譯者注:值得慶幸的是,聯(lián)想并沒有繼續(xù)屏蔽新的硬盤接口,這次所有的Sandy Bridge機型,包括X220、T420、T520、W520全部支持SATA III 6GB控制器!)
我所收到的這臺W520配備了Intel 6300 WIFI模塊和Intel 82579LM千兆網卡。
電源管理與續(xù)航時間
我在摘要里面提到了W520在電源管理和續(xù)航時間上有顯著的提升,在我的測試中它的續(xù)航時間達到了W510的兩倍。在最初的測試后,我發(fā)了一些信息,所有的W510使用者都悲劇了。
為什么續(xù)航時間對移動工作站重要呢?我的觀點是它并不十分重要。幾乎所有我認識的擁有這類筆記本電腦的人都同時擁有或者即將擁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性能、游戲與散熱
我做了許多有關高清視頻的測試,這幾乎是一個對Sandy Bridge芯片組相對W510的有多大改變的絕佳測試.。 我對這個結果表示十分震驚以至于我反復在不同的驅動器上測試來確認我所看到的。
在編碼測試中,我使用了 Sony Vegas Movie Studio Platinum 10。我將一個使用我的Sony高清攝像機拍攝的視頻轉換成了一個720p Windows Media Video@6MBps的文件。
W520在1.5小時內完成了這項任務。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散熱風扇的轉速提高了,但噪音并不是十分顯著,熱量也并不明顯。
實際上,雖然這個機器的熱量集中在了底部,但也不是很燙。你不會想把它一直放在你的腿上,但這一點不壞,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在整個編碼過程中,全部4個核心包括4個擴展線程的CPU使用率保持在72%左右,如果你只有這一臺機器你也可以同時做別的工作。
W510完成這項工作花了3個小時,你沒看錯,是W520所花時間的兩倍!我在不同的驅動器上包括外置驅動器上反復測試之后,結果沒有多少變化。
我不知道為什么W520這么得快,我通過不同的方式在兩臺機器上分別運行了6次,每次W520都只使用了W510一般的時間。我檢查了包括BIOS設置、電源管理和性能選項三遍來保證除了硬件之外的一切都是一致的。
在編碼測試之后,我同樣做了做了游戲圖形性能測試。自從我開始使用XBOX360之后,我就再也沒玩過任何的PC游戲了。我使用了 Half-Life 2 Orange Box來做這項測試。
我安裝了Steam和HL2,我把HL2的分辨率設置為了1920×1080并將所有的陰影和材質設置為了高畫質,這個游戲表現(xiàn)得十分不錯。 起初在我快速移動的時候畫面有些停頓,這是因為BIOS設置為了NVIDIA Optimus模式,我將它設置為NVIDIA discrete only后再次測試,畫面變得十分流暢。我沒有檢查它的幀率,但我肯定十分地高。
W520的散熱確實十分不錯,在高負荷的時候風扇轉得更快,在工作結束后,風扇變得緩慢,這時你可以在裸露的皮膚上使用它。我的W520在實際測試數(shù)據上也表現(xiàn)得十分不錯,我見過的不少W510的評測并非如此,我希望W520確實改變了。
虛擬化與 RemoteFX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在ThinkPad W520上安裝十分輕易。我安裝了Hyper-V并導入了幾個虛擬機并確認了一切都能正常工作,這十分地無聊,于是我的同事Robert Larson要求我在W520上測試RemoteFX,這就變得十分有趣了。
RemoteFX是一個十分迷人的技術,它允許你在運行一個輕客戶端的時候使用Hyper-V服務器的顯卡性能。怎么樣的應用程序放在虛擬機上跑可以表現(xiàn)出它的作用呢?Aero Glass效果已經能夠在遠程桌面上表現(xiàn)得十分不錯了,但這并不能成為說服我的證據。于是我通過網絡在虛擬機中安裝了HL2,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它居然可以正常運行,雖然畫質被推薦設置為中等并且畫面略有些遲鈍。
顯示屏和多屏監(jiān)視
和W510一樣,這塊W520上的FHD顯示屏十分的棒,它十分明亮且有著很高的對比度。 95%色域的支持提供了更好的色彩,我相信它是個明智的選擇。我只有W510的135W的擴展塢,而W520則需要170W的擴展塢,所以我無法測試W520的多屏顯示功能。
這是一張我使用Lenovo ThinkPad T410s NVIDIA Optimus筆記本驅動三臺Dell LCD顯示器的照片。因為基于Optimus技術的機器有兩塊顯示新片,所以你能通過Lenovo Dock驅動最多四臺額外的顯示器. 十分抱歉,我不能證明W520能使用這一功能。
總結
我不認為Lenovo ThinkPad W520有很大的改進,它的鍵盤、底架、屏幕等與W510一致。但它的美妙之處在于內部,Sandy Bridge芯片組使得它具備更好的性能,同時對電力的使用更為高效。你肯定想看更多的科學測試與專業(yè)評測,但我肯定這就是適合你的超級機器,我會繼續(xù)觀察它在競爭中的表現(xiàn)。這是一臺可以用來做很多嚴酷的工作的機器。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