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15 beta 搶先體驗及軟件攻略
Fedora 是一個跟 Ubuntu 同樣的針對個人桌面用戶的 Linux 發(fā)行版之一,最初從紅帽子(RedHat)Linux桌面版演變過來,最新的 Fedora 15 搭載 了Gnome3桌面環(huán)境 ,距離正是版發(fā)布日(2011-5-24)還有十多天時間,這篇文章以 Fedora 15 beta 版先粗略地體驗一下。
Fedofa 15 beta 的安裝
可以到官方頁面 http://fedoraproject.org/zh_CN/get-prerelease 免費下載。Fedora 15 提供 DVD 和 CD(LiveCD)兩種安裝介質,DVD版尺寸較大但包含較多的軟件,LiveCD版則比較精簡而且可以免安裝直接用CD啟動進入系統(tǒng)試用,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網(wǎng)絡情況和需求選擇。同時這兩個版本都有32位(i686)和64位(x86_64)兩個版本,如果你的計算機內(nèi)存超過4GB而且CPU速度飛快則可以選擇64位版本。下面我安裝的是32位LiveCD版。
下載了LiveCD的ISO映像文件之后,通常的做法是把它燒錄成CD,除了可以用于試用或者安裝之外,還可以作為紀念品。而比較時髦環(huán)保的方式是把它復制到USB閃存盤再開始安裝,具體的復制方法請自己搜索一下。
得益于新版的 Linux 內(nèi)核,基本上所有主流的計算機硬件 Fedora 15 都能順利地驅動,包括顯卡、聲卡、觸摸板、攝像頭、藍牙、無線網(wǎng)卡等,如果是用LiveCD啟動系統(tǒng)的可以使用系統(tǒng)自帶的“安裝到硬盤”工具進一步安裝。安裝 Fedora 15 只需一個大于8GB的硬盤分區(qū),比較標準的簡單的方案是將硬盤分3個分區(qū):20GB分配給根分區(qū),4GB分配給交換(swap)分區(qū),剩下的空間分配給 home 分區(qū),不要留給 Windows。
啟動 Fedora 15 beta 之后將看到如下的桌面(也就是Gnome3的界面):
Fedora 15 的桌面環(huán)境 Gnome3
Gnome3的桌面非常簡潔,除了頂端的一條面板之外什么都沒有了,而且桌面也不讓放文件或者應用程序圖標。桌面的最左上角是一個稱為 Activities 的按鈕,點擊或者鼠標劃過它都會出現(xiàn)一個全屏的概括面板(暫時這樣稱呼它吧),在概括面板里可以在??繖?Dock)或者應用程序列表啟動程序、可以切換窗口或者切換工作區(qū)(Workspace)、可以搜索應用程序或者最近文檔。概括面板也可以通過“Super”鍵(即空格鍵旁邊的Windows鍵)激活它。
Gnome3 的概括面板
這種設計能讓桌面騰出最大可能的空間,作為對比下面的是 Mac OSx的桌面:
Mac OSx 的桌面
OSx的桌面同樣在頂端有一條面板,這個面板同時還承載著全局菜單,當前活動的應用程序的菜單會被抽取到這里。除此之外底部還有一條??繖?Dock bar),??繖谟糜趩映绦?、切換窗口和顯示程序通知。經(jīng)常需要全屏工作的用戶可能會覺得??繖诘拿烙^性多于實用性(無可否認在商場里遠遠地看到這種桌面覺得很漂亮),占用屏幕空間而且容易分散工作注意力,而且大部分程序一個月都用不著一次,如果只擺常用的幾個程序又會顯得特別突兀。Ubuntu 11.04 的Unity桌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Ubuntu 11.04 的桌面環(huán)境 Unity
那么剔除了窗口列表欄(Gnome2底部那個面板)又沒有??繖诘?Gnome3 如何切換窗口呢?
Gnome3 的窗口外觀,所有窗口都只剩下一個大大的關閉按鈕,沒有了最小化和最大化按鈕
除了使用鍵盤Alt+Tab組合鍵之外,只能用鼠標激活概括面板,在活動窗口列表中再點擊需要切換到的窗口,這樣的操作顯得不夠便捷和準確。所以一個桌面就不能啟動太多程序了,比較合適的是一個桌面只擺一個大窗口或者兩個并排的小窗口,然后配合多個工作區(qū)(一個工作區(qū)即一個虛擬的桌面)來同時管理多個大窗口。對于窗口的大小調整,Gnome3 也引入了一些快捷方式,比如:
○雙擊窗口標題實現(xiàn)窗口最大化或者還原;
○將窗口拖動到屏幕最上側實現(xiàn)最大化,相反拖離最上側實現(xiàn)還原;
○將窗口拖動到屏幕最左/右側實現(xiàn)左/右平鋪。
Gnome3 的動態(tài)工作區(qū)
Linux 桌面(無論是Gnome、KDE、xfce還是LXDE)的工作區(qū)功能有著悠久的歷史,而 Gnome3 將它進一步擴展,現(xiàn)在工作區(qū)已經(jīng)不是固定數(shù)量的了,而是按需要動態(tài)增加或者裁減。如上圖,當你點擊最后一個工作區(qū)并且啟動一個程序(或者從其他工作區(qū)的移動窗口過來)就會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工作區(qū),一個工作區(qū)內(nèi)的所有窗口都關閉的話則這個工作區(qū)也會連同自動消失。工作區(qū)之間的窗口可以自動移動(可以通過組合鍵 “Shift+Ctrl+Alt+上下箭頭”移動當前窗口到其他工作區(qū)),也可以把左側??繖诘某绦驁D標拖到一個工作區(qū)讓它啟動。
動態(tài)工作區(qū)很實用,不過切換工作區(qū)卻不夠傳統(tǒng)Linux桌面那么方便(通過點擊桌面底端面板的工作區(qū)按鈕直接切換),要么雙手并用通過組合鍵“Ctrl+Alt+上下箭頭”切換,要么像切換窗口那樣先用鼠標激活概況面板,再點擊需要切換到的工作區(qū)。
桌面底部的消息通知欄
除了概括面板和動態(tài)工作區(qū),Gnome3 還改進了消息通知欄,一些平時可以隱藏窗口工作的程序,如即時聊天程序則會出現(xiàn)在這個通知欄,通知欄除了可以用于激活程序窗口之外,也可以直接操作相應的程序,比如在聊天窗口直接回復消息。把鼠標指針移動到桌面最右下角就可以看到通知欄了。
Gnome3 對系統(tǒng)設置和應用程序的彈出窗口也作了一定的改進:
Gnome3 的系統(tǒng)設置和應用程序的彈出窗口
系統(tǒng)各項設置已經(jīng)集成到同一個地方了,類似控制面板,而應用程序的彈出窗口會由程序的標題欄彈出,并且主窗口和彈出窗口在移動時始終粘在一起。
OSx 的系統(tǒng)設置和應用程序的彈出窗口
#p#
Gnome3桌面環(huán)境的缺點
就目前 Fedora 15 beta 搭載的 Gnome3 來說,用鼠標切換程序窗口、切換工作區(qū)、啟動一個不在??繖谏系某绦颍绞胶瓦^程都不夠便捷,如下面兩個圖所示:
切換程序窗口或者工作區(qū)時的鼠標軌跡
啟動一個不在??繖谏系某绦驎r的鼠標軌跡
從上面的兩個圖可以看到鼠標要疾馳而過完成這一系列指定動作才能實現(xiàn)一個簡單的愿望。另外對于我們右撇子來說,平時習慣性地將鼠標指針放置在桌面的右側,每次要將鼠標飛到桌面左上角,動作也未免顯得太大了,以至有時把鼠標墊飛走。
透過窗口右上角大大的關閉按鈕、概括面板的布局設計,似乎可以看到 Gnome3 無時無刻不在吶喊:看!我也很適合平板電腦。
MacOSx的 Expose 面板,可以自定義桌面的任一角落或者使用觸摸板的“手勢”激活它
#p#
Fedora 15 軟件攻略
Fedora 15 對硬件驅動基本上做到“開箱即用”,而軟件環(huán)境則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搭建好,相對來說,Ubuntu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優(yōu)秀。
1、安裝軟件的模式
很多文章都會習慣使用命令行來安裝軟件,其實使用圖形界面也可以安裝絕大部分軟件,Linux 的大部分軟件都能在一個被稱為“軟件(/包)倉庫”(可以理解為App Store的原型)的地方找到并且進行安裝,你不需要逛各大軟件下載網(wǎng)站或者擔心下載回來的軟件會不會捆綁流氓軟件,也不需要掏錢購買,因為都是開源免費的(比較悲催的是所有閉源或者收費軟件你在這里是找不到的,幸好Linux開源免費軟件非常多,問題是往往不知道選擇哪個好)。如果你知道一個軟件的名稱,在軟件倉庫里搜索并找到它再安裝就可以了。
不同的 Linux 發(fā)行版的軟件倉庫設計各不相同,有些做得比較細心,比如 Ubuntu 的“軟件中心”,有些還停留在一個簡單的軟件(包)列表的狀態(tài),比如現(xiàn)在要講的 Fedora 15 beta 的“添加/刪除軟件”這個工具。
Fedora 15 beta 的軟件(包)管理工具
雖然“添加/刪除軟件”這個工具比較簡陋,不過它還是能正常工作的,可以作為對命令行有排斥感的用戶的一個選擇。
舉個例子,比如需要安裝 Linux 下比較出名的圖像處理軟件“Gimp”,只需在里面輸入“gimp”(使用全小寫輸入)再點擊“搜索(Find)”,右側就會顯示相關的軟件或者軟件包,細心留意每一項的第二行,自覺地忽略后面一連串的數(shù)字,找到跟你搜索單詞一致的那一項就是你要找的軟件了,勾選它然后點擊“應用(Apply)”就可以了。安裝好的軟件一般會自動分門別類,在概括面板的應用程序列表中能找到。下面如果沒有另外指出都是指通過這種方式安裝軟件。
對于一些閉源或者有版權保護或者授權方式跟GPL有沖突的軟件都不包含在官方的軟件倉庫(每個軟件倉庫都對應一個網(wǎng)址,稱為“源(source)”),于是就有一些第三方偉大的軟件源提供Fedora不愿意提供的軟件,其中一個比較出名的是 RPM fusion,把 “rpm fusion源”添加到軟件倉庫管理工具里就可以安裝那些軟件了,比如下面會講到的多媒體解碼器,添加 “rpm fusion 源”的方法很簡單,打開這個頁面:http://rpmfusion.org/Configuration,分別下載 free 和 nonfree for Fedora 15的兩個rpm格式文件,雙擊運行就可以了。不過理論上是這樣,實際我在 Fedora 15 beta 上只能通過命令行來安裝,打開終端(命令行窗口)或者按“Alt+F2”,輸入如下一行按回車即可:
su -c 'yum localinstall --nogpgcheck http://download1.rpmfusion.org/free/fedora/rpmfusion-free-release-rawhide.noarch.rpm http://download1.rpmfusion.org/nonfree/fedora/rpmfusion-nonfree-release-rawhide.noarch.rpm'
還有一些軟件,連第三方軟件源都沒有提供的,那么只能下載rpm文件直接雙擊運行安裝了,下載時要注意只有rpm格式才是給Fedora使用的(當然也能給CentOS老表和RedHat大哥使用),其他的比如deb格式是給Debian和Ubuntu使用的,另外還要注意是32位版還是64位版。
對于只提供源碼要用戶自己編譯的軟件我建議普通用戶就不要折騰了,可能尋找替代軟件比編譯軟件來得更容易些,而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最好能使用源碼方式安裝,這對熟悉系統(tǒng)很有幫助。
2、配置網(wǎng)絡
一般安裝好Fedora 15之后網(wǎng)絡都是配置好的,因為在安裝過程中你就得配置網(wǎng)絡(很冷)。如果你的網(wǎng)絡接入方式不是DHCP自動分配IP的,則需要配置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方式,比如ADSL、無線網(wǎng)卡或者VPN等等。如果你在安裝之后需要更改網(wǎng)絡接入方式,可以運行“網(wǎng)絡連接(Network Connections)”工具進行配置。需要指出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應用程序列表里找不到這個工具,需要在概括面板里手動輸入“Network”才會顯示。
3、配置中文環(huán)境
如果在安裝過程中選擇了“中文”語言,那么安裝好之后輸入法都已經(jīng)配置好了,否則需要進入輸入法設置工具:用鼠標右擊屏幕右上角鍵盤模樣的圖標,選擇“偏好設置(Preferences)”再選擇“輸入法(Input Method)”,在列表中點“顯示所有語言(Show all languages)”,然后把“拼音”輸入法添加進來。添加了拼音輸入法之后可以使用“Ctrl + 空格鍵”切換出來。
有些用戶可能比較鐘情SunPinyin(一款詞庫比較豐富的拼音輸入法)或者五筆輸入法,那么需要分別安裝“ibus-sunpinyin”和“ibus-table-chinese-wubi”,安裝之后注銷桌面重新登陸,然后用上面的方法添加輸入法。
另外安裝免費的文泉驛微米黑字體(軟件名為 “wenquanyi microhei”)能改善中文顯示效果。
4、安裝瀏覽器及Flash
Fedora 14 自帶了Firefox 4瀏覽器,因為 Firefox 4 比起 Firefox 3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進,一般網(wǎng)頁的瀏覽使用它已經(jīng)足夠了,如果感情上比較喜歡 Google Chrome(因為它捆綁了 Flash 插件,在軟件倉庫里找不到它),則到 Chrome官方頁面下載 rpm 安裝包直接運行安裝。不過在 Fedora 15 beta 里運行 Chrome 有時會出現(xiàn)崩潰現(xiàn)象:
Chrome 在 Fedora 15 beta 里有時會崩潰,圖為打開 twitter 首頁時的崩潰截圖
Firefox 4的 Flash 插件需要另外安裝,到 Flash Player 官方頁面下載 rpm 安裝。
5、安裝 mp3 和視頻解碼器
因為這些解碼器都有版權保護,所以需要先添加上面提到的 RPM fusion源,然后安裝 "gstreamer-plugins-bad, gstreamer-plugins-ugly, gstreamer-ffmpeg" ,這3個插件可以解決絕大部分音樂和視頻格式(參考來源),包括mp4, rmvb, mkv 等格式,安裝完插件之后雙擊音樂或者視頻文件就可以播放了。
Fedora 15 自帶的電影播放器Totem Movie Player,截圖中的影片不是系統(tǒng)自帶的
6、安裝 Office 套件
LiveCD 沒有附帶 Office 套件,建議安裝開源免費的 LibreOffice。這個由 OpenOffice 原班人馬開發(fā)的軟件日趨成熟(OpenOffice、SUN、Oracle的是非恩怨這里就不提了),一般安裝“libreoffice writer, libreoffice calc, libreoffice impress”這3個軟件就足夠了,功能上分別對應微軟Office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
7、顯卡3D驅動
Fedora 15 beta 自帶的開源顯卡驅動對付一般的3D應用已經(jīng)足夠,不需要額外安裝顯卡驅動。下面是運行開源3D游戲 OpenArena 和 UrbanTerror 的截圖,為了方便截圖游戲縮成了窗口模式,兩款游戲都輕松達到60fps。
Open Arena 游戲截圖
Urban Terror 游戲截圖
目前很多前沿3D游戲都沒有提供 Linux 版本,如果PC Game是你的主要應用,那么額外安裝一個 Windows 比較直接,雖然用 Wine 這個軟件可以在 Linux 下運行部分 Windows 游戲,不過比較折騰。如果你不愿意使用 Windows,那請考慮下買電視游戲機吧,性價比高而且玩起來比較過癮,買掌上型游戲機或者智能手機也行。
8、一些高級的應用
a、Fedora 15 系統(tǒng)自帶屏幕錄制功能,使用組合鍵“Ctrl+Alt+Shift+R”開始或者停止錄制。
b、如果你的計算機內(nèi)存是4GB或者8GB或者以上,又不巧安裝了32位版的Fedora 15,那么你會看到系統(tǒng)只能用到3GB內(nèi)存,解決方法是安裝“kernel-PAE”,PAE即物理地址擴展,允許在32位系統(tǒng)使用最大64GB內(nèi)存,安裝完這個內(nèi)核(軟件)之后還需要使用命令“sudo grub-mkconfig” 來修改Grub引導程序讓它使用PAE內(nèi)核引導系統(tǒng),如果你已經(jīng)很熟悉Grub的配置,也可以手動修改 /boot/grub/grub.cfg 文件(不推薦)。
c、從事 java/android 開發(fā)的同學使用 Eclipse IDE (版本3.6.1)時可能會發(fā)現(xiàn) Eclipse 每當顯示提示時會自動退出(其實是已經(jīng)崩潰了,只是崩潰得比較直率),你需要在 eclipse.ini 加入如下兩行方能解決。
-Dorg.eclipse.swt.browser.UseWebKitGTK=true
-Dorg.eclipse.swt.browser.XULRunnerPath==/usr/lib/xulrunner-2.0/
d、如果你要安裝虛擬軟件,建議安裝開源免費的 VirtualBox 4,目前 VirtualBox 還沒提供 Fedora 15的版本,不過下載 Fedora 14 的 rpm 包直接安裝也可以。在安裝 VirtualBox 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虛擬機啟動不了,則還需要安裝 "kernel-devel, dkms, gcc"這3個軟件,如果你安裝并啟用了PAE內(nèi)核,則將 “kernel-devel” 換成 “kernel-PAE-devel” (參考來源)
結論
因為之前一直使用 Ubuntu,切換到 Fedora 主要是對 Gnome3 的慕名,剛開始 Fedora 15 beta 頻繁出現(xiàn) bug,不過隨著每天觀看直播式的打補丁,系統(tǒng)已經(jīng)越來越穩(wěn)定了。而 Gnome3 這種陌生而略感繁瑣的操作方式經(jīng)過2周的使用之后已經(jīng)基本上適應了,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對用戶干擾很小,我想未來的操作系統(tǒng)應該是那種讓你感覺不到它存在不過它卻時刻為你服務的系統(tǒng),至少 Gnome3 是朝這方面發(fā)展。Gnome的3系列目前還處于新星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會發(fā)展得不錯。同時也希望下一個版本的Ubuntu也提供攜帶Gnome3的版本,對于Ubuntu老用戶來說多一個選擇何樂而不為呢。
原文:http://wowubuntu.com/use-fedora15.html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