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mazon到Condé Nast,重新定位應用策略
眾所周知,蘋果曾經推行的有關內置應用購買的新規(guī)則,改變了許多媒體企業(yè)在iPhone和iPad上的商業(yè)策略。那我們就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些公司都不想分一杯羹給這個水果公司。
Amazon,Kobo和Barnes & Noble于星期一將他們的iOS應用從App Store移除了,當然也包括其他有關應用的任何鏈接和頁面。Google圖書——最近向配送商和零售商合作伙伴宣布其新的多平臺(哈利·波特電子書計劃)——已經悄悄從App Store下架了,蘋果或google都沒有給出任何解釋,盡管經過修改的新應用將有可能要上架。
這些已下架應用的用戶仍然可以下載和閱讀已經購買的內容。但是,這些應用不再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購買入口,這讓一些開發(fā)者和用戶非常懊惱!
同時,服務入口的取消很大程度上將會侵蝕部分零售商的利益。而對于一些習慣了通過網絡購買內容的用戶來說,這倒沒有多大影響。但是,這種做法減少了應用的功能覆蓋面——基于用戶正在閱讀或查找的內容,圖書銷售商們非常樂意以一種很簡單直接的方式將產品迅速的賣給顧客——一些新用戶或剛入門的用戶可能會發(fā)現有結束瀏覽器不斷循環(huán)、令人困惑的操作場景的需求。
顯然這是額外的產生摩擦的經歷。任何額外的來自圖書銷售商的爭執(zhí)都會鞏固蘋果自身iBooks的市場地位。正如CNET的David Carnoy所寫的:
當所有的言行都板上釘釘的時候,Apple的iBooks將成為App Store中唯一允許用戶直接購買電子書的iOS應用。但是至少蘋果仍允許來自其他公司的電子閱讀應用存在于App Store中。用戶自己擁有自由選擇應用的權利。
歷史如下: 當蘋果公司在二月份首次宣布其規(guī)則變更時,它似乎要清理掉所有獨立的電子閱讀應用。任何內容供應商通過其應用向用戶提供可購買的內容時,必須確保用戶能夠以同樣的價格通過蘋果應用商城購買到。
這些規(guī)定不會侵蝕Amazon,Kobo和Barnes & Noble自身的網站,他們每售出一本書,無需與蘋果分成。但是許多潛在的用戶只會通過蘋果應用去消費這些內容。對于這部分銷售,蘋果的30%分成抽取就會侵蝕掉書店的大部分利潤——這樣該行業(yè)就成了跟圖書零售一般邊際利潤低的要命的生意。
訂閱服務就更復雜了。如果用戶主要使用該項服務并且只是偶爾通過其手機應用看到該服務,那么他還會在一些公司的網站上花錢去訂閱諸如Pandora、Spotify之類的音樂嗎?
六月份,蘋果又修改了其規(guī)定。出版商以及零售商現在開始退出。然而這樣的話,他們無法鏈接至自己的網上商店。否則,就應該在應用內置獨立的商店來促進銷售或訂閱。如果該商店在iPad上,那么蘋果就會獲得分成。這就是為什么Amazon如今不得不改變其應用的原因。正如我們所見,蘋果開始實施其新的規(guī)定,電子書零售商都紛紛退出。
期刊也是如此。昨天,華爾街日報,付費閱讀報紙的成功者之一,宣布它不再通過基于iOS的應用提供內容。金融時報也宣布,完全放棄現有的應用商店,同時展示了華麗的HTML5網絡應用。
出版商Condé Nast,旗下產品包括連線雜志(Wired)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仍然通過其免費的蘋果應用銷售其雜志。但是在早期的大幅銷售后,該公司也為紙質的訂閱者制作了免費的iPad版——可以通過它做廣告及促銷。
周一的時候,Condé Nast也宣布它于閱讀應用Filpboard的合作關系。連線雜志和紐約客向Filpboard提供內容。Filpboard則提供閱讀接口。美國快遞(American Express)和雷克薩斯將其廣告投放在Filpboard的特別版上。后續(xù)會有更多的廣告主跟進。Condé Nast 和Flipboard則共享利潤收益。
蘋果則什么好處都沒撈到——除了可能更多的雜志愛好者購買和使用ipad。
這是一種混合策略,一方面具有多種接觸讀者的方式,多種收益的方式。同時也為媒體公司創(chuàng)造了巨大商機。
最近當我們在討論技術與媒體的時候,我們經常使用生態(tài)系統(tǒng)這樣的隱喻??赡芪覀冇玫奶?,使用前都未曾好好想想。但是在這里,這個隱喻是非常恰當的。
大屏幕、易用的iPad出現之后,消費者愿意購買其中的內容。這就像是個嶄新的食物來源。其他動物漸漸聚集于此。優(yōu)勢物種占據著他們的地位,新的競爭對手也出現
新的食物來源也幫助孵化了新的掠食者。蘋果的內置應用購買規(guī)則就是的。在一段短暫的時間內,他似乎要消滅所有的其他物種,但是現在他們卻處于一種平衡。
所有的物種都在適應新的環(huán)境。過不了多久就會看到那個物種是最適合生存的,但是長期的效果可能在短期內是無法獲知的。
既然有了這種不確定性,我個人偏左的預測是:蘋果的新規(guī)定根本傷及不了Amazon。事實上。遠遠傷及不了,相反蘋果還給予了他們,包括很多其他公司,一份禮物。
要知道為什么,你得通讀Amazon今天的iOS應用變更聲明:
我們已經更新了iPad、iPhone以及iPod touch上的Kindle應用。最大的變化是現在你可以使用Kindle應用閱讀超過100份Kindle報紙雜志,其中包括經濟學人(Economist),你也可以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與你的好友分享你最喜愛的文章。為了遵從蘋果公司最近的政策變更,我們也刪除了內置于應用的鏈接,該鏈接將打開Safari,并鏈接至“Kindle商場”。你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樣購物——只是打開了Safari,在轉至www.amazon.com/kindlestore。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將其存為書簽。你的Kindle電子書會像以前一樣自動傳送到你的iPad、iPhone、iPod touch上。 |
你可能會爭辯說這完全就是給豬抹口紅——亞馬遜屏蔽了如下的新聞:在耀眼的新功能的背后它去除了Kindle應用的鏈接。但是我認為問題遠比這個還大。
除了在蘋果上定期銷售外,出版商們有更好的理由去和Amazon合作。按期的內容完全不存在于Kindle的iOS應用中。我認為這不是亞馬遜的決定——出版商們并不允許亞馬遜輕而易舉地得到他們iPad上的內容。
現在,亞馬遜看戲來更加吸引人了。同時,倘若更多的用戶開始使用Kindle應用來閱讀iPad上的《經濟學家》雜志,那他們?yōu)槭裁床荒茉谖磥淼腁mazon Tablet上享受同樣的媒體呢?
蘋果迷們喜歡在iPad上購買東西,同時并不關心這些來自哪兒、怎么做的,只要它足夠簡單且能夠滿足蘋果迷們自身的特定需求。我們曾親身經歷的就是將一個雜志變?yōu)橐粋€類目目錄,最后目錄演變?yōu)樯痰?。這就是通過蘋果進行零售的誘惑——但不僅僅限于蘋果。
通過新的規(guī)則,蘋果從某種程度上使得iPad內容提供商們生存更加困難。蘋果希望成為這些內容交易的入口——畢竟對于出版商來說那些很難獨吞。他們能夠通過自身的網站來控制渠道,但是這成長非常緩慢,更重要的是,對于那些渴望在盡可能簡單的地方購買閱讀內容的用戶來說,這樣做非常麻煩!
那么誰會贏呢?亞馬遜贏了——因為它擁有一個龐大的網絡商店來提供你所需要的所有報紙、雜志訂閱以及圖書。Flipboard贏了——因為它能夠展示來自雜事和互聯網的高質量內容,同時在后臺處理所有的收入和廣告業(yè)務,而無需用戶擔心。Google或許贏了——如果它能夠獲取任何對于OnePass感興趣的用戶,或者仿照Apple的方式通過自身的Android平臺兜售內容。
能夠為用戶和出版商們提供統(tǒng)一的入口來管理內容便簽,同時為讀者提供極佳的閱讀體驗的人們最后都能夠成功。雖然蘋果掌控了App Store和硬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是游戲的主宰,誰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