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8界面被批按鈕繁雜應向蘋果學習
windows8系統(tǒng)還沒有發(fā)布,但是已經有很多用戶開始關注windows8系統(tǒng)。但是最近有博文說windows8界面有太多的按鈕比較繁雜,微軟應該學習蘋果的界面,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撰稿人德文?庫德維(DevinColdewey)撰文,對微軟Windows8的Ribbon界面做出批評,認為按鈕過多、不夠直觀,并稱微軟在操作系統(tǒng)的設計決策上,應借鑒蘋果的某些做法。全文如下:
微軟推出的Windows8官方博客“BuildingWindows8”頗有看頭。在這里可以直接聽到開發(fā)者現身說法,然后看到用戶們不加任何掩飾的反應,以及隨之而來的二次開發(fā)——這樣的體驗讓人耳目一新,盡管有的話題不是特別引人入勝,有時我也不贊同他們所選擇的設計。在此類情況中,今天的例子可能是目前為止最極端的一個。關于Windows8新版文件管理器的討論值得關注——但是,這個文件管理器的實用價值又如何呢?
Ribbon界面——按鈕成堆、箭頭成群
新版Windows瀏覽器的Ribbon用戶界面亂糟糟地堆滿了大小不一的按鈕、標簽、組件圖標,以及我勉強能看懂的表單。這不大像以任務為導向的工作間,倒更像一間擺滿了鏡子的大廳。新版Windows真的變得更流暢了嗎?

微軟似乎在同時走兩條路。今年早些時候演示的Metro界面優(yōu)美考究,向著全屏、自然化、姿勢導航等人們期望在平板電腦上出現的特征發(fā)展。但從實質上而言,Windows似乎只是在變得越來越“Windows化”。
與此同時,蘋果穩(wěn)步朝一個方向前進,不過這未必就更好。用戶界面有所變化的Lion操作系統(tǒng),其效率有待商榷,而且在文件管理方面不夠強大。我不想注入太多我個人的偏好,但毫無疑問的是:有些用戶喜歡這樣的界面,還有些用戶則感到失望,覺得它不夠直觀。
然而,說到這一大堆按鈕,有誰會認為不熟練的用戶能通過它們提高選項和動作的效率呢?關于Ribbon界面的爭論已經有些時日了,而這一次,似乎又是褒貶不一。但這一界面似乎尤其擁擠不堪,這主要是微軟對Ribbon的設計理念導致的——它不僅僅是一組按鈕,而是囊括了別處的各種常用功能。看看這一大堆箭頭!單是在窗口頂部,就有3個朝上、10個朝下、1個上下、4個朝右、2個朝左,而它們的背景、粗細、形態(tài)、顏色和用途各不相同。
我也得說句公道話,有些地方確實大有改進,其中一些在博客中有詳細描述。大家去讀一下,就能了解我所批評之處的一些上下文。

用戶動作——微軟與蘋果的不同解讀
他們對用戶動作的研究,體現了一種根本性的抉擇——它詮釋了微軟與蘋果的差異。微軟發(fā)現,85%以上的用戶都通過背景菜單和快捷鍵來實現最常用的操作(剪切、粘貼、重命名等)。只有10%左右的用戶使用命令欄,而且沒什么人使用頂部菜單。
這些數據對未來發(fā)展有何重要借鑒意義呢?微軟和蘋果做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
微軟的結論是:命令欄利用率低下,是因為它不夠健全。他們做了進一步調查,發(fā)現命令欄中甚至沒有幾個常用動作。他們尋思著該添加些什么,解決方案顯然就是——命令欄不斷擴充,直到有了同等的可用性為止。這意味著,每一個常用命令都被放在那里,加以分類和標記,填滿了在他們看來可能有用的空間,并且把不是很常用的選項單獨放入其他表單。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盤“按鈕大雜燴”,每一項內容都觸手可及,而其中相當多的按鈕,數以百萬計的廣大用戶連碰都不會碰一下。
蘋果的結論是:命令欄利用率低下,是因為它不夠高效。他們尋思著應該減去什么。不管命令欄中有沒有那些必要項目,用戶似乎顯然更偏愛背景菜單和鍵盤快捷鍵。于是解決方案就是:把命令欄整個兒去掉,并且想辦法讓更受歡迎的途徑變得更方便快捷。結果呢,就是界面更簡潔、選項更少,而用戶永遠注定要被蘋果牽著鼻子走。
新舊界面之爭,微軟或應學習蘋果

微軟和蘋果孰是孰非?這個問題顯然沒有定論。因此我們才有了兩種對立的操作系統(tǒng)風格,它們都獲得了成功,都有著強大的性能,也存在著涇渭分明的差異。但是蘋果勝過微軟的一個地方,是它始終秉承其用戶不得不接受的那些理念,并且總能以不凡的風格和品位,讓它們得以實現。這樣的風格和品位,雖然不能幫助用戶更高效地完成項目,但卻讓不明白“雙擊”和“Ctrl拖動”的爺爺奶奶們也能輕松上手。
微軟的Metro用戶界面就像一縷清風,它看上去很棒——這不是虛偽的溢美之詞。它給人的印象并非“過目不忘”或“性能強大”,它看上去真的很棒,真的很好用。微軟將在新界面與舊界面之間頭痛不已(不管你們怎么說,我敢說新舊界面之間一定存在競爭),但他們得做出真正能增強Windows可用性的設計決策。Windows8電腦最常用的瀏覽器界面,將會讓新用戶望而卻步,并且忽略了很多細微或不那么細微的設計原則。更美觀、更精良的制作或許會讓這一用戶界面獲得成功,但是它不符合微軟對Windows發(fā)展方向做出的高層決策。工程師們不該操心“哪個從未用過的按鈕與‘新文件夾’匹配”之類的問題。這既浪費他們的時間,也浪費微軟的資金。

微軟需要學習一下蘋果所秉承的作風。有時這意味著必須有所舍棄,而這從來都不是Windows的強項。如果微軟希望留住現有用戶、甚至從蘋果那邊贏回一些用戶,就得做出更多努力,而不是僅僅把現有方法變得更光鮮。這不是指一味模仿蘋果、連蘋果的錯誤也一并照搬,而是指微軟應該銳意革新、果斷決策。ARM、Metro和WP7都是好事多磨的決策,因為它們對先前的成功之作提出質疑——在很多人看來,那些被質疑的對象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微軟在開發(fā)新操作系統(tǒng)時無法擺脫這一問題,就等于作繭自縛。
總結:
希望本文介紹的windows8界面被批按鈕繁雜應向蘋果學習的內容能夠對讀者有所幫助,更多有關操作系統(tǒng)的知識還有待于讀者去探索和學習。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