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squashfs格式固件修改和封包過程
繼上文Linux中squashfs格式固件解包的過程之后,本文接著介紹Linux中squashfs格式固件修改和封包過程,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修改
打開解壓后的文件夾squashfs-root,相當于進到播放機的根目錄,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在其中修改增加內容。例如,如果要修改usr/local/bin/scripts中的rss文件,可以依次雙擊打開usr、local、bin、scripts,進到usr/local/bin/scripts中,再選擇要修改的文件進行修改。除非是固件程序本身功能上的要求,在修改時不用mount-obind綁文件之類的命令繞來繞去,直接修改要修改的文件就可以了?,F(xiàn)在修改squashfs格式固件就像修改yaffs格式固件一樣方便。








封包
1、修改完squashfs-root后,回到“hdp中文”文件夾。雙擊“封包squashfs”,在顯示的菜單中點擊“運行”,生成修改后的squashfs格式固件install.img,同時自動刪除前面解包時生成的兩個解壓文件夾install.img_FILES和squashfs-root。




2、把新生成的install.img拖拽復制到u盤的根目錄,就可以把u盤插到播放機刷機了。


總結:
希望本系列介紹的在Linux中的squashfs格式固件解包、修改和封包過程能夠對讀者有所幫助,更多有關linux系統(tǒng)的知識還有待于讀者去探索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