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會將開源的webOS玩死么
成為CEO項目意味著什么
大家可能不常聽說CEO項目,但并不代表沒有,比如微軟的CEO鮑默爾就直接負責微軟大量的項目,以保證項目都得到充足的資源和有力的監(jiān)管,CEO項目的好處就是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它的成敗與CEO息息相關,而而負面影響就是它可能會讓CEO對其它項目關注不夠。
將webOS作為CEO項目是惠普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因為許多人可能會質(zhì)疑:開源webOS不過是惠普不想讓12億美金立即打水漂的一個戰(zhàn)略舉措,而通過CEO直接監(jiān)管的方式,表明了惠普是真的重視webOS,默認它的戰(zhàn)略意義。
更好的Java,ebOS存在的又一理由
webOS使用的是一個基于瀏覽器的開發(fā)環(huán)境,這意味著Java曾經(jīng)的口號“寫一次程序就可運行于任何地方”能更好地應用于webOS系統(tǒng),雖然webOS應用未能在火狐瀏覽器上很好運行,不過在其它瀏覽器卻表現(xiàn)不錯。
而且鑒于惠普和甲骨文現(xiàn)在正在開戰(zhàn),而甲骨文又擁有Java,這也是惠普保留webOS的又一理由,一個即將逝去的平臺又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更好的“Android”
毫無疑問,Android讓人又愛又恨,平臺質(zhì)量參差不齊,而且又面臨著各種控訴與惡意軟件的侵襲,Google從來就對其投入不夠,市場調(diào)研做得不足,但不管怎樣,Android目前仍然是***的操作平臺,因為至今還未出現(xiàn)更好的流行平臺。
不過webOS這時候有理由辯解,因為它也提出了App Store并能解決惡意軟件問題,而且在并入惠普期間被修改成為適合企業(yè)使用的平臺,在本質(zhì)上更為安全,更適用于商業(yè),免費的同時還擁有惠普與Palm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光惠普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就能與微軟及IBM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抗衡,惠普還有大量的交叉授權(quán),為平臺提供了更深層的保護,簡而言之,理論上說Android有的問題,webOS都沒有,但有一個例外,webOS沒有App支持,所以還不真正具備競爭力。
惠普作為硬件公司在授權(quán)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很顯然,惠普是一個硬件為核心的公司,但存在兩個大問題,從歷史來看,像戴爾和三星這樣的硬件公司都不不愿獲得競爭對手(比如惠普)的平臺授權(quán),因為他們害怕如果太過成功,對手會消弱授權(quán)或者干脆取消授權(quán),這些都會阻礙webOS的授權(quán),盡管免費。
但考慮到Google收購摩托羅拉,在Android授權(quán)上也出現(xiàn)了以上相似的問題,所以如果webOS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得以機會趁虛而入。
免費開源平臺的收入問題
免費產(chǎn)品逐漸成為成本中心,而且很難對其持續(xù)投資,這點從Google的一些免費產(chǎn)品和微軟的瀏覽器就可看出,尤其是IE 6,不過由于是惠特曼直接監(jiān)管,而且惠普有自己的App Store和硬件收入,所以webOS應該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不過要想獲得成功,惠普必須找到一種解決辦法,讓其成為一個盈利項目而非成本中心,特別是當一個免費平臺無法追上谷歌且不能與廣告高度結(jié)合的時候,更難,雪上加霜的是,現(xiàn)在惠普這方面還不能和Google匹敵,因為Google在Web上控制著太多的廣告資源,擁有太多的廣告收入。
總結(jié)
webOS既和Java,OS/2,MacOS,PalmOS及塞班相似,又和它們不同,不管***webOS命運如何,它都將成為惠特曼在惠普的代表作,代表了她的成與敗,至于是否成功,唯有時間可以證明一切,現(xiàn)在下任何定論都為時尚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現(xiàn)在確實需要一個新的強大的平臺,而不是一味的依賴蘋果或者三心二意的Google。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