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閱讀難盈利 三成用戶不愿付費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移動閱讀市場也進入了井噴期。但掘金移動閱讀藍海面臨著一大難題,即如何吸引習慣免費閱讀的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不愿意付費的用戶比例接近三成,移動閱讀市場仍遭遇消費者付費瓶頸。
移動閱讀用戶已超2.69億
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快速普及以及用戶對手機閱讀接受度的不斷提升,移動閱讀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數據表明,2011年二季度,中國手機閱讀市場活躍用戶數達2.69億,同比2010年二季度,中國手機閱讀的活躍用戶同比增長幅度達31.96%,手機閱讀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在地鐵10號線上,白領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主要通過在手機上閱讀小說來打發(fā)自己無聊的坐車時間。“它隨時隨地、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閱讀方式的確很有吸引力。”
記者發(fā)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傳統(tǒng)圖書,轉而通過手機閱讀。拿著手機或電子書閱讀不僅代表著一種新時尚,更代表著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讀書看報的習慣已逐漸養(yǎng)成。在中關村大街的大中電器,一位賣電子書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是年底,電子書的銷售十分火爆,每天都有20臺以上的出貨量。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悉數推出了自己的移動閱讀平臺。電信的“天翼閱讀”、移動的“手機閱讀”、聯通的“沃閱讀”均可通過網站和客戶端兩種方式輕松訪問,下載電子書離線閱讀。其中最為成功的中國移動(微博)手機閱讀目前月訪問用戶已超過6000萬,擁有超過28萬冊正版圖書。手機閱讀已基本成為國內正版數字閱讀***的門戶,并已然成為數字出版新的風向標。#p#
商業(yè)模式凸顯多樣化格局
隨著手機閱讀的繁榮,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yè)也紛紛涉足手機閱讀。在數字出版商業(yè)模式上,記者了解到,國外有3種經典成功模式,即谷歌的“數字圖書館”模式、亞馬遜(微博)和蘋果的“內容平臺+終端設備”模式、愛思唯爾和斯普林格的“專業(yè)數據庫”模式。
目前,中國數字出版正處在高速成長的初創(chuàng)期,具有自己獨特的發(fā)展軌跡,盈利模式也不盡相同。百度文庫采用的是“預讀+付費+廣告”模式,將正版電子讀物引入文庫平臺,建立電子版權庫 ,同時開辟付費閱讀渠道,為合作方帶來經濟效益 ;當當(微博)網電子書頻道則效仿亞馬遜“閱讀器+內容平臺”模式,與版權方按4:6分成,當當網獲得銷售收入的40%;中文在線則采用“全媒體出版”模式,借助其渠道和資源優(yōu)勢,將圖書內容通過互聯網、手機、手持閱讀終端、視聽終端、數字圖書館等多種渠道發(fā)布,并與出版社合作出版紙質書,與影視公司、游戲公司合作,將優(yōu)秀原創(chuàng)作品改編為影視劇作品和游戲、動漫等,實現“一種內容,多種媒體,同步出版”。
據中文在線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透露,中文在線是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的核心運營合作伙伴和***的內容提供商之一。旗下擁有國內領先的在線閱讀網站17k小說網,并與新浪、騰訊、百度等多家網站合作,向這些網站輸送大量經典名家名著及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目前,國內主流的手持閱讀終端廠商80%都與中文在線有合作,例如漢王、愛國者、聯想、壹人壹本等。此外,中文在線戰(zhàn)略運營“搜音客”有聲書城,提供多達5萬集(部)的有聲讀物。2011年“搜音客”有聲書應用在蘋果商店中的下載總量達到1000萬次。
分析人士認為,縱觀國際出版?zhèn)髅綐I(yè),排名前十位的出版集團都隸屬于大型媒體集團。這些大型媒體集團在數字化時代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伴隨著產業(yè)融合的加深,“復合出版”勢在必行,即同一內容可以通過報紙、書籍、網絡等多種載體發(fā)布,***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減少重復投入,降低出版成本。#p#
手機付費閱讀需跨多道檻
盡管移動閱讀十分火爆,但發(fā)展仍遭遇消費者不愿意買單的尷尬。易觀國際(微博)日前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今年手機閱讀市場不愿意付費用戶比例為27.8%,略高于去年。易觀國際認為,用戶獲取信息門檻逐漸降低和付費習慣尚未養(yǎng)成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
童之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移動閱讀正遭遇內容質量、盈利模式、版權問題、用戶付費習慣培養(yǎng)等多種問題。我國手機應用門戶網站提供的閱讀內容不僅大部分還是傳統(tǒng)圖書或網絡圖書的手機版,而且內容同質化嚴重,無法滿足用戶想看新鮮、原創(chuàng)的需求。另外,互聯網上的電子書盜版問題嚴重,數字資源正版化是確保手機閱讀市場健康發(fā)展的關鍵。
對用戶而言,使用手機閱讀業(yè)務,不僅便捷而且便宜。中國移動10086的服務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每月花3元錢就可以閱讀1000本書籍。記者調查發(fā)現,目前,通過手機終端閱讀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上一個門戶網站就可以看書;還有一個途徑是登錄類似 wap.17k.com的網站,編輯短信8080或手機閱讀到10086即可。
手機閱讀的競爭更加波瀾壯闊。有關專家認為,運營模式創(chuàng)新是贏得受眾的關鍵。手機閱讀將突破目前的圖書、雜志、漫畫、專業(yè)書籍,逐漸向圖片、聽書、行業(yè)應用延伸,同時,對圖書產品進行更多的市場化細分。隨著“全媒體出版”模式來臨,手機付費閱讀面臨的諸多難題未來也將一一化解。#p#
數字出版迎來爆發(fā)前夜
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以及電子書閱讀器價格的逐步走低,當前中國數字出版產業(yè)正步入快速增長期。2011年,美國亞馬遜公司Kindle電子書的銷量已經超過了紙質書。同時,國內數字出版領域的領跑者如方正、中文在線等已經開始發(fā)力,而國內互聯網巨頭百度、新浪、騰訊等也紛紛涉足數字出版業(yè)務,老牌電子商務網站當當網、京東(微博)等也于近期推出了電子書分銷平臺。
在數字出版的大潮推動下,國內手機閱讀市場也是一派繁榮,引得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yè)紛紛搶灘,例如淘寶網(微博)推出了淘花、騰訊推出了手機QQ閱讀、百度推出了手機版的文庫等等。
手機閱讀如今正在改變圖書出版發(fā)行的模式,龐大的用戶群極大地擴充了圖書的銷量,并使得一些經典好書的暢銷成為可能。不過,國內手機閱讀市場才剛剛啟動,在巨大的需求導向下,市場前景可觀,產業(yè)鏈上下游均存在巨大的機會。未來市場做大的關鍵,一是版權、二是內容、三是服務。
盡管國外成功的數字出版模式可以借鑒和部分復制到國內,但作為出版大國,國內數字出版企業(yè)應該在技術和商業(yè)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全媒體出版模式”已探索出了一條可行之路。云計算時代數字版權保護問題更加復雜,傳播渠道和內容需求更加多元化,解決好這些問題,數字出版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