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ation框架——快速創(chuàng)建跨平臺的網(wǎng)站頁面原型
最近兩篇譯文都有涉及框架和跨平臺方面的話題:前一篇中,我們了解了一些用于移動應用開發(fā)的前端框架工具;今天這篇的立足點偏向設計開發(fā)流程的上游,它將向我們展示怎樣使用Foundation框架快速創(chuàng)建跨平臺的、可以在多種設備上進行測試的響應式頁面原型。下面開始正文部分。
開門見山的說,作為網(wǎng)頁設計和開發(fā)人員,我們面臨著以下幾個嚴峻的問題:
◆ 每天,人們用來上網(wǎng)的設備種類和數(shù)量都在不斷上升。
◆ 為每種設備設計開發(fā)不同的界面是不可能的。
◆ 即使你專門為某些設備定制打造,這些設備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主流舞臺。
真心歡樂。別怕,大家一起面對并解決問題。其實,不同類型的設備及屏幕的這個問題,很早以前就開始存在了,只是多年來我們一直忽視這個狀況,一廂情愿的守著960像素的網(wǎng)格系統(tǒng)。
如今,我們需要從設計流程的上游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比如嘗試快速創(chuàng)建可以在不同設備上進行測試的原型,而不只是針對臺式機瀏覽器或筆記本。這就是我們(英文原文作者的團隊)開發(fā)Foundation框架的原因。
Foundation是一款開源的前端框架,我們可以使用它快速創(chuàng)建頁面原型。相比于其他同類型工具,F(xiàn)oundation(http://foundation.zurb.com/)的移動化方案更加出色;借鑒響應式Web設計的思路和方法,F(xiàn)oundation對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在不同類型設備中的的呈現(xiàn)方式進行了相應的預設。(關于響應式Web設計,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幾篇文章,包括響應式設計的概念、組成要素及基本實現(xiàn)思路,怎樣通過CSS3 Media Query實現(xiàn)響應式Web設計,以及相關的產(chǎn)品需求和設計流程案例學習)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一個完整的實例,來演示怎樣使用Foundation快速創(chuàng)建跨平臺的頁面原型。走著!
資源概覽
首先到foundation.zurb.com(http://foundation.zurb.com/)下載代碼包;果斷點擊大藍按鈕即可。代碼包中包含以下文件及結(jié)構(gòu):
◆ index.html - 我們將從這里開始創(chuàng)建***個頁面。
◆ javascripts和stylesheets路徑 - 主要的靜態(tài)資源文件,包括jQuery及所需的樣式表。
◆ humans.txt和robots.txt - 里面的代碼算是不錯的樣板,有空的時候可以溜幾眼。
JS方面的東西基本不在本文討論范圍,我們繼續(xù)來看看stylesheets路徑中的文件:
◆ global.css - 全局基礎樣式表,包括相對常規(guī)的12列固定寬度的網(wǎng)格系統(tǒng)、快速創(chuàng)建復雜布局的可嵌套工具等。另外還有其他全局字體、布局等方面的樣式定義。
◆ ui.css - 用來對那些組成原型的常規(guī)UI元素進行樣式定義。
◆ mobile.css - 負責移動設備方面的樣式,涉及響應式的樣式定義都在這里。
分別在瀏覽器和代碼編輯器中打開index.html文件。在瀏覽器中,我們可以看到該頁面包含了一些用于構(gòu)筑原型的基礎布局結(jié)構(gòu)及UI元素。

接下來,我們將從網(wǎng)格系統(tǒng)、快速創(chuàng)建原型、移動化這三個方面依次進行實例講解。
網(wǎng)格系統(tǒng)
首先來簡單看看global.css中的網(wǎng)格系統(tǒng)。如果你熟悉960網(wǎng)格系統(tǒng)或是Blueprint CSS框架,那么對Foundation的網(wǎng)格結(jié)構(gòu)也應該不會陌生。下面是一段典型的結(jié)構(gòu)代碼:
- <div class="container">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eight columns" id="mainContent"> ... </div>
- <div class="four columns" id="sidebarContent"> ... </div>
- </div>
- </div>
該結(jié)構(gòu)由三部分組成:外層容器container、行容器row和列容器columns。外層容器的作用只是為頁面添加左右內(nèi)邊距(padding)。
行容器擁有一個固定的***寬度值,防止頁面在大顯示器中過寬;當然,如果你想打造純粹的液態(tài)布局,也可以在樣式表中去掉這個屬性。
列容器是最內(nèi)層的內(nèi)容容器,在我們的網(wǎng)格系統(tǒng)中,每行最多可以放置12個列容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創(chuàng)建的是典型的“內(nèi)容+側(cè)邊欄”布局,寬度分別為全寬的2/3和1/3。
網(wǎng)格布局可以進行嵌套:
- <div class="container">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eight columns">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four columns"> ... </div>
- <div class="four columns"> ... </div>
- <div class="four columns"> ... </div>
- </div>
- </div>
- <div class="four columns"> ... </div>
- </div>
- </div>
Foundation官網(wǎng)中有一些布局范例可以參考。
#p#
快速創(chuàng)建原型
開始動手。我們要為一個簡單的新聞資訊類網(wǎng)站制作首頁和文章內(nèi)頁的原型;整個過程包括兩部分:使用Foundation快速創(chuàng)建基礎原型,以及為不同類型的設備進行移動化處理。首先來看***部分。
***拿起紙和筆,在創(chuàng)建原型之前將構(gòu)思勾畫出來。下面是我們?yōu)榛A版本的首頁(桌面顯示器版本)畫的草圖:

可以看到,首頁的大致布局包括頁頭、主要文章內(nèi)容圖文、側(cè)邊的次級內(nèi)容圖文、特色文章圖文列表。對這個頁面,我們可以用到一些Foundation自帶的布局結(jié)構(gòu),以及一個不錯的外部服務。
◆ 頁面整體布局方面,使用前面介紹過的網(wǎng)格系統(tǒng)。
◆ 全局主導航使用Foundation預設的tab結(jié)構(gòu)。
◆ 對于每個圖文單元中的圖片,我們使用placehold.it提供的服務。它會按照指定的比例輸出可以填滿容器的示范內(nèi)容,包括用來占位的圖片,以及可以自定義的文案等。
OK我們從頁頭開始。Foundation框架會保證舊瀏覽器兼容HTML5,所以我們在這里可以放心的使用更加語義化的header標簽。因為頁頭是一個包含多列內(nèi)容的塊級結(jié)構(gòu),所以我們還要為它添加class="row"。代碼如下:
- <div class="container">
- <header class="row">
- <div class="two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00x120" />
- </div>
- <div class="eight columns">
- <h1 class="centered">The Foundation Times</h1>
- <h5 class="centered">December 1, 2011</h5>
- </div>
- <div class="two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00x120" />
- </div>
- </header>
可以看到,在外部容器container中,我們將header作為完整的一行,其中放置了三列,寬度方面是1:4:1的關系。在***列和第三列中,我們使用了placehold.it提供的占位圖片,用來表示logo等元素。在第二列中,我們使用h1標簽作為網(wǎng)站標題的容器,副標題則使用h5。
接下來是導航。我們要使用Foundation預設的tab形式;代碼結(jié)構(gòu)如下: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twelve columns">
- <dl class="tabs">
- <dd><a href="#" class="active">All News</a></dd>
- <dd><a href="#">Llamas</a></dd>
- <dd><a href="#">Alpacas</a></dd>
- <dd><a href="#">Vicunas</a></dd>
- <dd><a href="#">Other Dromedaries</a></dd>
- </dl>
- </div>
- </div>
雖然在這一行中只有一套導航元素,但是我們?nèi)匀恍枰獙Ш皆亓斜韉l放置在一個列容器中,并且將這個列容器設置為12列全寬,否則布局將出現(xiàn)問題。
對于頁面其他部分的內(nèi)容,基本方式是類似的,我們將會用到網(wǎng)格系統(tǒng)、一些基本的元素、以及Foundation自帶的UI組件。下面是頁面剩余部分的HTML代碼: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eight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800x340" />
- <h3><a href="#">Llamas: Great Pets or the Best Pets?</a></h3>
- <p>Intrepid reporter Jordan Humphreys went to Happy Time Llama Farm to investigate: are llamas merely great pets, or he best pets? Read the full article to find out!</p> <a href="#" class="small radius nice blue button">Read More →</a>
- </div>
- <div class="four columns">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five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120x100" />
- </div>
- <div class="seven columns">
- <h5><a href="">Alpaca Farm Closed</a></h5>
- <p>Anthony Tadina reports on this tragic closing.<br /><a href="#">Read More →</a></p>
- </div>
- </div>
- ... [repeat this row twice more]
- </div>
- </div>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twelve columns">
- <hr />
- </div>
- </div>
- <div class="row">
- <div class="three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60x190" />
- <h5><a href="#">Feature 1</a></h5>
- <p>Description<br /><a href="#">Read More →</a></p>
- </div>
- ... [repeat this column 3 more times]
- </div>
- <footer class="row">
- <div class="seven columns">
- <p><strong>The Foundation Times</strong><br />© 2025 no rights reserved.</p>
- </div>
- <div class="five columns">
- <p><a href="#">All News</a> | <a href="#">Llamas</a> | <a href="#">Alpacas</a> | <a href="#">Vicunas</a> | <a href="#">Other Dromedaries</a></p>
- </div>
- </footer>
我們可以看到,HTML原型中每個部分的代碼結(jié)構(gòu)其實都是相當基礎和簡單的。需要注意的是class中帶有“button”的元素,這些是Foundation預設的按鈕,包括幾種不同的風格樣式。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將a標簽或是button類型的input元素定義為風格化按鈕,并通過“small”、“radius”等class為其設置具體的樣式:
◆ small或large - 可選;控制按鈕的尺寸;如果不做設置,默認將為中等尺寸。
◆ radius - 可選;為按鈕增加幾像素的圓角效果。該值還可以是round,樣式為左右兩側(cè)完全圓弧。不做設置時,默認樣式是矩形。
◆ nice - 可選;添加少許高光等細節(jié)效果。
◆ blue - 可選;設置顏色;該值還可以是red、black、grey,或是在樣式表中進行過自定義的任何名稱。
◆ button - 唯一的必要class,用來將元素格式化為按鈕。
通過這樣一些很基本的HTML代碼,我們就已經(jīng)創(chuàng)建好了基礎版本的原型;當前的實際效果如下圖所示。

如果僅僅需要為桌面設備制作頁面原型,那么到這里我們的任務就已經(jīng)完成了。不過在本次實例中,我們還要演示怎樣使原型針對不同類型移動設備進行響應式的兼容,實現(xiàn)跨平臺。
#p#
移動化
用戶使用移動設備訪問網(wǎng)站時,期望會有所不同。對于眼前這個內(nèi)容類網(wǎng)站,我們希望用戶在使用移動設備進行訪問的時候,可以在首屏直接看到主要內(nèi)容部分。移動設備用戶在瀏覽網(wǎng)頁時,很厭惡的一點就是,在忍受了網(wǎng)站頁頭和全局導航的加載過程之后,仍然無法立刻看到主要內(nèi)容。(關于在移動設備中,網(wǎng)站內(nèi)容呈現(xiàn)方式的策略,可以參考我們之前關于響應式網(wǎng)站產(chǎn)品需求及設計流程方面的文章)
在不做任何移動化處理之前,我們的原型在小屏幕移動設備中的呈現(xiàn)方式如下圖所示:

首屏中,我們只能看到logo、網(wǎng)站標題等與主要內(nèi)容、全局導航無關的元素。真心不靠譜。我們接下來要使用一些Foundation提供的的專門用來處理不同設備視圖的class,讓原型中某些元素在小屏幕移動設備中發(fā)生變化。
當前,我們的基礎版頁面原型中,header部分的代碼是這樣的:
- <header class="row">
- <div class="two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00x120" />
- </div>
- <div class="eight columns">
- <h1 class="centered">The Foundation Times</h1>
- <h5 class="centered">December 1, 2011</h5>
- </div>
- <div class="two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00x120" />
- </div>
- </header>
添加了移動化的class之后:
- <header class="row hide-on-phones">
- <div class="two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00x120" />
- </div>
- <div class="eight columns">
- <h1 class="centered">The Foundation Times</h1>
- <h5 class="centered">December 1, 2011</h5>
- </div>
- <div class="two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200x120" />
- </div>
- </header>
- <header class="row show-on-phones">
- <div class="twelve columns">
- <img src="http://placehold.it/480x100" />
- <h1 class="centered">The Foundation Times</h1>
- <h5 class="centered">December 1, 2011</h5>
- </div>
- </header>
重點在于兩個新的class,一個是hide-on-phones,另外一個是show-on-phones。顧名思義,它們用來控制元素在手機設備上的顯示和隱藏。Foundation預設了一些這樣的class,用來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設備,響應式的調(diào)整頁面元素的呈現(xiàn)方式。
現(xiàn)在,當使用手機瀏覽頁面原型時,只有第二個簡化的header會顯示出來。接下來,我們?yōu)檫@個移動版本的header寫幾行樣式:
- h1.centered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bottom: 0; }
- h5.centered { text-align: center; }
- .show-on-phones h1.centered { font-size: 24px; font-size: 2.4rem; }
- .show-on-phones h5.centered { font-size: 12px; font-size: 1.2rem;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solid #ddd; }
來看看到目前的成果:

好多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導航項在小屏幕中顯得太多了,布局發(fā)生了錯亂。一個常見的解決方案是,對手機設備,將導航移至頁面底部。當然,我們并不是要真的移動它,而是像前面那樣設置不同的顯示規(guī)則。對于目前的全局導航,在class中增加一個hide-on-phones:
- <div class="row hide-on-phones">
- <div class="twelve columns">
- <dl class="tabs">
- <dd><a href="#" class="active">All News</a></dd>
- <dd><a href="#">Llamas</a></dd>
- <dd><a href="#">Alpacas</a></dd>
- <dd><a href="#">Vicunas</a></dd>
- <dd><a href="#">Other Dromedaries</a></dd>
- </dl>
- </div>
- </div>
接下來,在頁面底部,footer之前,添加一個新的導航;HTML結(jié)構(gòu)與頭部的全局導航基本一致:
- <div class="row show-on-phones">
- <div class="twelve columns">
- <dl class="tabs mobile">
- <dd><a href="#" class="active">All News</a></dd>
- <dd><a href="#">Llamas</a></dd>
- <dd><a href="#">Alpacas</a></dd>
- <dd><a href="#">Vicunas</a></dd>
- <dd><a href="#">Other Dromedaries</a></dd>
- </dl>
- </div>
- </div>
區(qū)別在于兩點:一是在容器的class中使用了show-on-phones,使該導航只在手機中顯示;另外,在導航列表的class里增加了一個“mobile”,這樣可以使每個導航tab都成為全寬,整個導航將成為一個縱向列表。
現(xiàn)在,我們的原型在手機中的首屏效果是這樣的:

基于網(wǎng)格系統(tǒng),編寫了少量的高語義化HTML代碼,配合Foundation原生提供的一些樣式工具class,我們已經(jīng)創(chuàng)建出了可以用來進行跨平臺演示和測試的首頁原型。
#p#
自己試試看
接下來,你可以按照我們前面的方法,自己試著為文章內(nèi)頁創(chuàng)建原型。同樣,從手繪草稿開始。我們已經(jīng)幫你完成了這一步,并添加了一些注釋,作為編寫原型代碼時的小提示;見下圖:

你可以下載這套實例的源文件包,實際看看這些原型相關文件(包括文章內(nèi)頁)的完整代碼。
跨平臺原型在項目實踐中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正如我們在本文開頭提到的,要使網(wǎng)站在任何類型的設備上都盡量兼容,***的辦法就是從設計流程的上游出發(fā),創(chuàng)建跨平臺性比較強的原型,確保從一開始就可以對布局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設計方案進行及時檢驗。設計方面的迭代不能再僅僅依靠Photoshop了。
最近,我們在一個為本地某公益組織創(chuàng)建網(wǎng)站的實際項目中,運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了24小時沖刺式的設計開發(fā)。在勾畫出網(wǎng)站頁面的草圖之后,我們使用Foundation框架,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為所有的頁面創(chuàng)建了原型。這些原型可以幫助我們在多種設備平臺中直接測試相應的設計方案,同時,前端人員能夠基于這些原型的代碼結(jié)構(gòu)并行式的展開相關開發(fā)工作,內(nèi)容團隊也可以基于可視化的原型策劃文案;在這期間,我們也同時進行著視覺設計方面的工作。
有興趣的話,可以查看關于這次項目的更多細節(jié),包括全部頁面的草圖、跨平臺原型等。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在很多客戶項目案例中使用了Foundation框架;在我們自己的一些應用類型網(wǎng)站的設計開發(fā)過程中也有用到,包括axeapp.com,spurapp.com和reelapp.com。
原文:http://beforweb.com/node/23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