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翻滾吧!密碼(圖)
過去,跟隱私相關的有兩把鑰匙,一個是保險柜的鑰匙,藏著畢生積蓄。另一個是日記本的鑰匙,藏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但是,現(xiàn)代人的隱私仿佛都跟密碼脫不開關系?!短焯煜蛏稀氛f百事配方由三個人保管,他們不乘同一架飛機,不在同一個桌上吃飯,這是為了風險均擔,讓秘方得以流傳。但是,對于偶們而言,密碼是一個人的隱私口,從這里出去你可以瞭望世界,從這里進入也窺探身和心,所以它具有專屬性。韓寒說,他新浪博客的密碼除了自己,還有他老婆,以及長期合作的新浪工作人員知道。那是因為他很忙(當然他沒有杜甫忙)。但是如果韓寒在Facebook上這么搞,怕是要犯禁忌了。
最近,F(xiàn)acebook掄起了打擊隱私泄露的殺威棒,那些靠出賣用戶名、密碼的商販怕是要有苦頭吃了。Facebook隱私部門總管Erin Egan在博客中痛斥了最近幾個月的隱私門事件。很多雇員在報告中稱,很多不法之徒在想方設法撬開Facebook的檔案和隱私牟取暴利。一旦有貪圖小便宜的用戶就范,立馬會給其他好友帶來滅頂之災。這不啻為對Facebook安全性的一大挑戰(zhàn)和考驗。所以從規(guī)避風險的角度,如果你是一個Facebook的用戶,千萬不要像韓寒那樣分享密碼給其他人,否則將作繭自縛,引狼入室。
其實早在2009年6月,關于隱私泄露事件就引起了有關法律部門的重視,甚至有些公司出于商業(yè)目的,竟要求自己的雇員及求職者向公司透露自己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Google上的用戶名和密碼,美其名曰是擴大社交網(wǎng)絡,進行推廣活動。背地里,還不一定暗藏著什么勾當。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民權同盟就對馬里蘭州懲教所要求一男子交出Facebook的用戶名密碼提出嚴正抗議。無獨有偶,就在上周,加拿大《卡爾加里先鋒報》也報道了類似案例(當然可能留學生更關注的是榮譽學位頒發(fā)與中國教育部是否認可該大學的問題)。
在Facebook嗆聲一天后,美國參議員Richard Blumenthal也予以聲援,稱這是對個人隱私的無理侵犯。一個成熟的商業(yè)社會應該杜絕禁止,而不是助紂為虐。如果這種隱私尋租泛濫成災,那么網(wǎng)絡世界的確沒有安全可言。由此可見,微博實名制雖然備受爭議,但是既然與公安部的系統(tǒng)對接,也從一個側面讓以此牟利的犯罪分子無從下手。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有代表委員提出要全國網(wǎng)吧聯(lián)網(wǎng),這或許會逐漸形成一股透明化的聲浪,即使推行時有所阻力,但是對于保護個人隱私方面可能還是有幫助的。畢竟,陽光下的罪惡,還是會遞減的。
對于,那些靠隱私尋租謀生的用戶,F(xiàn)acebook的殺威棒絕不留情,一棒打死,用法律手段捍衛(wèi)到底。這種整頓對于保護隱私或許只是皮毛,但是有這決心讓股東和投資人看到,也算勝利。
跟Facebook相比,去年年底“CSDN泄密門”已經(jīng)讓偶們惴惴不安,而近一個月京東、當當?shù)挠嗖ㄎ雌剑俅谓o偶們提了個醒。改密碼,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集體活動,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旦忽視,賬戶被盜刷搞不定就會讓你傾家蕩產(chǎn)。昨天按照中國電信的提示,改了初始的服務密碼。然后,當你在看當當?shù)馁~戶,發(fā)現(xiàn)賬戶余額和禮品卡都被凍結了,修改了密碼,才能向客服申請激活賬戶的“安全模式”。據(jù)了解,當當網(wǎng)已經(jīng)向約50萬賬戶上有余額和禮品卡的用戶發(fā)出了短信、郵件。早在一個月前,京東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盜刷夢魘。
電商面臨安全危機,除了黑客攻擊,偶們也把目光投向了內鬼。最根本的,跟Facebook的情形差不多,你像韓寒一樣跟很多人分享密碼,或者設置了極為簡單的弱密碼,都可能導致滅頂之災。最終可能還是會訴諸法律。雖然,關于網(wǎng)上預付資金的監(jiān)管沒有規(guī)定,但是因為網(wǎng)站與用戶之間的合約關系,官司還是可以打,至于能不能贏,那是另一個問題。好在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實名制的相關規(guī)定已經(jīng)出臺,用戶雖然增加了交易成本,但是安全系數(shù)有所增加。另外,推進網(wǎng)站保證金制度也勢在必行,如果讓用戶給所有的風險埋單,動不動就改密碼,動不動就認證、動不動就U盾,那網(wǎng)站的責任推得也未免太干凈了吧?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