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墨靠邊站!噴墨打印低成本時代到來
無論是企業(yè)用戶還是家庭用戶,其實都有著相當濃烈的打印欲望,如果是由多功能一體機提供打印功能,就更加理想,因為還有些其他功能可以考慮。我見過很多用戶,在沒有打印機的時候,也根本提不起什么打印的興趣。但是,一旦他們有了打印機,反而耗材用起來很快,會有一個積累-爆發(fā)的需求輸出模式。不過導致用戶不愿意購買打印機的原因其實并不是打印機有多貴,畢竟現(xiàn)在一個手機四五千元,都能成為街機,為什么打印機或者說多功能一體機不行?最近惠普、佳能、愛普生都發(fā)布了耗材便宜的打印機,其中惠普的2520hc等產(chǎn)品我們還進行了測試。
惠普2520hc能打1500頁的墨盒
惠普宣稱2520hc能打印1500張的墨盒價格為78元。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這種1500頁,是基于5%文檔覆蓋率的統(tǒng)計,實際上我們打印文檔,覆蓋率要比這個高,打不到1500頁。不過就算只能打500頁,又怎么能不讓人心動?要知道過去打印500頁,可是意味著兩三百塊的成本,這讓人用起來非常肉痛。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一頁幾分錢一毛錢,這是誰都用得起的,并且現(xiàn)在比過去,房子漲價工資不漲,可是我們的打印機、噴墨一體機價格不但沒漲,還有所下降。
給墨盒鉆孔“打針”,可以說頗為麻煩且沒什么保障
以前對抗原裝耗材的高成本,使用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給墨盒鉆眼往里面“打針”灌墨水的,國內(nèi)也有很多兼容的墨盒。不過這演變成了一個“貓鼠游戲”,惠普、佳能、愛普生的原廠耗材,都開始帶有芯片,芯片會統(tǒng)計使用了多少墨水,用光了墨盒報廢,再灌注也不會承認,兼容耗材就挖空心思破解這顆芯片。然后企業(yè)再推出新產(chǎn)品,就用新物理規(guī)格的墨盒,新的統(tǒng)計芯片,再想方設法破解……但是這種斗法,顯然把用戶曬在了一邊:用原裝的成本太貴,兼容的太麻煩不說,還搞不清兼容耗材的質(zhì)量,堵了打印頭可就成本反而更高了。
供需曲線,P*Q*的最佳利潤點在哪里?
事到如今,我們終于看到原廠也有了便宜的墨盒,讓用戶能“用得起”。在經(jīng)濟學上,有標準的模型——需求曲線,來反映供需關系,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命題了,不過張五常、汪丁丁等經(jīng)濟學家,尤其是后者,把新經(jīng)濟也加入到了這條曲線的參數(shù)當中,對于新經(jīng)濟模型下更為適合。但是說到底,企業(yè)都明白,價格便宜——銷量上升的對應關系,所以剩下來的問題,就是找好最佳利潤點。因為之前的產(chǎn)品價格高、利潤高銷量低,所以總體的利潤率,未必就能比現(xiàn)在的價格低、銷量大更高。不過這個理想的甜區(qū)在哪里?這不是我們能分析出來的,相信這些打印機企業(yè)一定做了很多細致的市場調(diào)查。
對于消費者而言,好處再明顯不過了,原廠的就那么便宜,沒道理去折騰兼容的。但是對于兼容耗材企業(yè)來說,這是噩夢的開始。要知道,IT產(chǎn)品極少有價格降下來又升上去的時候,比如PC機,七八年前的萬元奔騰四,到現(xiàn)在三四千就能弄到很快的雙核電腦,速度更快價格更低,打印機也是一樣,過去十年來,價格其實一直是在不斷走低的,我們也沒有看到漲價的可能。但是現(xiàn)在耗材價格下來了,對于兼容墨盒來說,這就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沒有了,如果價格做的更低,企業(yè)沒利潤還不如不做,可是如果價格定高了,打個比方,比78元便宜20元賣58元,現(xiàn)在的消費者,真不差這20塊,原廠的吸引力大得多。
筆者身在北京,最近在北京電視臺的很多看到了惠普的廣告,2520hc,78元1500頁,也接到了好幾個朋友的電話,詢問這機器能不能買。我們希望佳能和愛普生不要讓惠普孤軍奮戰(zhàn),加大投入,這時候投廣告,目的不是多賣多少打印機多功能一體機,而是消除消費者對于打印成本的畏懼心理,培養(yǎng)“無論何時如果不能隨手把好看的好玩的打印出來就難受”的使用習慣,并開發(fā)好手機、平板電腦的終端程序app,給用戶最好的使用體驗,個人噴墨打印的爆炸式增長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