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抱負的程序員應看的10個TED演講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 TED 大會,這是創(chuàng)造力和好奇心的慶典。對全球諸多領袖人物來說,這是一次對知識的麥加朝圣。Nathaniel Whittemore 近日在發(fā)布了一篇文章,為有抱負的程序 員整理了10個TED大會演講。
TED 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1984年),是一個小型獨家聚會,參與人都是對技術(Technology)、娛樂( Entertainment)和設計(Design)感興趣的思考者。TED目前已成長為一股強大的文化力量,其足跡包括了數(shù)以百計的 TEDx大會,數(shù)以百計的免費網(wǎng)絡視頻,還有不斷在擴大的行動計劃,比如為課堂改造 TED 視頻內容的 TEDed 行動。
// 譯注1:TEDx是由TED于2009年推出的一個項目,旨在鼓勵各地的TED粉絲自發(fā)組織TED風格的活動。截至2010年4月,已經(jīng)有500多場TEDx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和鄉(xiāng)村舉辦。
大多數(shù)人了解 TED 是從 TED 的在線演講視頻開始。從2006年起,TED 大會的演講視頻被上傳到網(wǎng)上,視頻總瀏覽量已超過10次。這些視頻也是 TED 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的核心。
我們認為,下面這10個演講視頻對有抱負的程序員來說會很有共鳴。當然對其他類型的學習者來說也會如此。演講視頻隨機拍,順序并無特別含義。
// 譯注2:TED演講的主題并不僅僅局限于技術、娛樂和設計。事實上,科學、教育、發(fā)展、文化、商業(yè)、藝術等等話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演講中也會穿插一些藝術家的表演。——維基百科“TED大會”詞條
《米科·哈普寧:對抗病毒,保衛(wèi)網(wǎng)絡》 自首個電腦病毒(Brain A)攻擊網(wǎng)絡至今已經(jīng)25年了,曾經(jīng)只是讓人煩惱的小東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為犯罪和間諜服務的尖端工具。電腦安全專家米科·哈普寧為我們展示如何阻止新型病毒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威脅。
[ted id=1192 lang=zh-cn]
《Peter Norvig:容納十萬人的教室》2011年秋季,Peter Norvig和Sebastian Thrun在斯坦福大學開辦了一個由175在校學生出席的的“人工智能”課程——這同時還有超過十萬的學生通過互動直播來觀看這個網(wǎng)絡課程。他將與我們分享從這個環(huán)球教室的所學所得。
《Jeff Hawkins:大腦研究將改變計算機科學》手提微型電腦 Treo 的發(fā)明者 Jeff Hawkins 建議學者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研究大腦,傳統(tǒng)看法把大腦看成中央處理器,他建議把大腦看成一個記憶體,用于貯存和重演經(jīng)歷來有智慧地預計將會發(fā)生的事情
《凱文·斯拉文:算法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凱文·斯拉文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為算法設計的世界 — 并且日益為算法所控制。在這個來自TEDGlobal非常精彩的演講中,他展示了這些復雜的計算機程序是如何決定:間諜策略、股票價格、電影劇本和建筑。他警告道,我們正在編寫我們無法理解的,可能不受控制的代碼。
《凱瑟琳 舒爾茨:犯錯的價值》每個人都會避免犯錯,但或許避免犯錯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犯錯家“凱瑟琳舒爾茨告訴我們,或許我們不只該承認錯誤,更應該大力擁抱人性中“我錯故我在“的本質
《Salman Khan:視頻重塑教育》Salman Khan給我們講述開創(chuàng)Khan學院的過程及原因。Khan學院不僅有良好的數(shù)學視頻教學體系,而且也包含有別的學科。他給我們展示了互動式的練習,并且呼吁老師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視頻教學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教室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所謂的“家庭作業(yè)”。
《Thomas Suarez:一名12歲的手機應用開發(fā)者》 很多12左右的孩子都喜歡玩游戲,而12歲的Thomas Suarez則自學成才,創(chuàng)造游戲。在成功地開發(fā)了Bustin Jieber(一款類似于“打地鼠”的游戲)等手機應用之后,他現(xiàn)在開始幫助其他的孩子成為應用開發(fā)人員。 (拍攝于ManhattanBeach,TEDx)
《Shimon Schocken:自組織式計算機課程》 Shimon Schocken和Noam Nisan為學生開發(fā)了一套逐步制造電腦的課程,當他們把課程放到網(wǎng)上后–同時放出了工具,模擬器,芯片規(guī)格和其他制造區(qū)塊–他們很驚奇的發(fā)現(xiàn)數(shù)千人接受了這個學習的機會,獨立制造,同時在第一批MOOC上組織起自己的線上課程。Shimon Schocken號召結束成績評定標準,接入自我激勵的學習方法。
《Mitch Resnick: Let’s teach kids to code》很多人認為未來的“第二語言”不是漢語、也不是西班牙語,而是編程語言。 MIT 媒體實驗室主管Mitch Resnick 認為,并不只有電腦奇才才能編程,人人都可編程。在這個有趣又有示例的演講中,Resnick 概述了給孩紙們教編程的好處。所以他們不僅只能“明白”技術,也應當能“創(chuàng)造”技術。(拍攝于TEDxBeaconStreet)
//譯注:這個演講沒有中文字幕。另外,關注這個演講的主題,伯樂在線在2011年編譯過 John Graham-Cumming 的一篇博文《教孩子們編程》,講的是英國的事。2012年9月,東歐的愛沙尼亞為所有入學兒童引入編程課。
《Ken Robinson 認為學校扼殺創(chuàng)造力 》關于建立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而不是扼殺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體系,Ken Robinson發(fā)表了一番幽默生動的演講。
英文原文:Nathaniel Whitte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