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Kit為什么這么火?
WebKit最早是蘋果發(fā)起的 開源項目,基于KDE的KHTML頁面渲染引擎。如今它已經是最廣泛使用的瀏覽器核心引擎之一,五大桌面瀏覽器中已有三家采用WebKit引擎:蘋果的 Safari、Google的Chromium和Opera。在移動瀏覽器領域,WebKit更是一家獨大。然而,蘋果、Google和Opera并非是 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而是瀏覽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那么,互相競爭的公司如何聯(lián)合開發(fā)WebKit的,如何貢獻代碼和評審代碼,每家公司所占的比例多大? 根據(jù)活躍的代碼評審者統(tǒng)計,在WebKit項目的整個生命中,蘋果的比例不出人意料***,Google次之。但過去幾年情況有了明顯改變,Google在 WebKit項目中日益活躍。2012年,Google占了50%,蘋果25%、RIM (7%)和諾基亞(5%)。在WebKit這個開源項目中,代碼評審是開發(f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評審員類似看門人,決定哪些改變是有意義的,是否符合項 目實踐和質量標準。代碼評審者的工作代表著每家公司在項目如何演變上所承擔的責任。企業(yè)角色的改變也反映出項目發(fā)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