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IPv6商用存技術短板 市場需求并不旺盛
國內外 IPV6建設冰火兩重天
從去年ipv6啟動日至今,國外的ipv6的商用進程推進加速。美、法、羅馬、瑞士日本等多國的IPv6滲透率已超過2%,瑞士IPv6普及率甚至高達10.11%;國際***0的ICP中有Google、Facebook、YouTube、Yahoo等已全面支持IPv6。
但在國內, IPv6部署整體還是較為緩慢:IPv6商用網絡覆蓋及用戶訪問量非常低,覆蓋率為14.83%,IPv6滲透率僅為0.48%,商用網絡使用率僅0.07%。
商用存技術短板
國內IPv6產業(yè)發(fā)展緩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在技術短板。
雖然在IPv6網絡設備層面,國內技術并不落后,華為、中興等廠商技術也較為成熟,推出了滿足商用部署要求的網絡核心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但IPv6部署還包括終端、芯片、應用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這些領域,國內廠商的技術力量相對不足,并未真正掌握操作系統(tǒng)、芯片設計、協(xié)議棧等核心技術環(huán)節(jié)。
尤其是在ipv6芯片領域,我國的芯片產業(yè)在設計研發(fā)、制造工藝、封裝以及測試等領域長期落后,芯片在性能、功耗等關鍵指標上無法與對手抗衡。由于移動終端操作系統(tǒng)和芯片對IPv6支持能力較弱,也導致目前支持ipv6的終端還較少。
如果企業(yè)要將自己的網絡遷移到IPv6,除了網絡基礎設施需要改造和升級外,其網絡架構之上的業(yè)務需要相應的調整。但目前在應用方面,支持ipv6的相應的業(yè)務和內容應用軟件相當匱乏,例如有關數據庫軟件、中間件等,缺乏能吸引用戶的殺手級應用。絕大部分的應用程序只能支持IPv4,而不能運行在IPv6網絡上,這也導致無法吸引用戶。
市場需求并不旺盛
雖然智能終端的普及,云計算、物聯網的迅猛發(fā)展,都讓ipv6地址的需求更為迫切。但我們也看到,由于技術短板帶來的內容應用匱乏、移動支持薄弱等困境,都讓ipv6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而最終導致用戶覺得ipv6可有可無。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tǒng)計,目前只有11%的CNNIC聯盟單位做好向IPv6過渡的準備,市場需求并不旺盛。
由于企業(yè)對升級要求的不迫切性,加上相關技術的不成熟,ipv6商用推進阻力重重。當用戶需求不足時,產業(yè)鏈相關方的動力也會嚴重不足,這也導致從內容應用匱乏到終端支持的不力。而為了推動ipv6,不可避免會規(guī)模采用國外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一旦出現問題,我們難以憑借自身力量彌補漏洞或推動軟件系統(tǒng)升級。這些問題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最終導致IPv6發(fā)展受制。
在芯片、系統(tǒng)這些國外廠商占優(yōu)勢的領域,要實現產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政府、運營商、企業(yè)從技術創(chuàng)新、市場、政策等各方合力,我們期待在運營商的積極推動下,ipv6商用步伐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