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硬件:如何挑選入門的開發(fā)板?
做為開源硬件的入門功課,對開發(fā)板的選擇是我們很多人都提出過的疑問。在初學階段,開發(fā)板的成本、運算性能未必是我們會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我們所關心的是編程的環(huán)境,硬件的實際開發(fā)操作練習。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在樹莓派、Cubieboard以及pcDuino中選一款做為我們的入門板子。
文章正式開始前,筆者想起了寵物小精靈里選初始精靈的場景。這個場景何其相似,請大家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一起挑選(也就是請輕噴)。
樹莓派
最初在樹莓派剛剛推出時,無論是由于其體積如信用卡大?。?.56cm × 5.398cm)、價格低廉還是號稱為學生編程教育而進行的設計,都讓它成為了一個熱衷于討論熱門話題。
樹莓派基于ARM11內核,700MHz的處理器,***512MB的內存,這在眾多開發(fā)板的對比選擇上,樹莓派倒是沒有太多的參數(shù)需要特別考慮。
樹莓派擁有A、B兩種型號,除了相同的音頻、視頻(HDMI)輸出接口,A型僅擁有1個USB,其額定功率為2.5W,500mA,而B型則擁有2個USB,另外還有一個有線網(wǎng)絡接口,額定功率則為3.5W,700mA。
相較于其它常見的開發(fā)板,樹莓派可拓展的接口有限,本身沒有內存和硬盤,要為其安裝操作系統(tǒng)就要配一張SD卡。
而大家一定都注意到了一間有趣的事,就是樹莓派系統(tǒng)的啟動界面是我們所熟悉的Linux啟動界面,但那只企鵝被替換成了樹莓。
目前大家在樹莓派上運行的主流系統(tǒng)包括XBMC、Debian 、Fedora,Arch Linux ARM,RISC OS等。
對初學者而言,如果是僅僅是在軟件系統(tǒng)方面進行入門學習的話,算上硬件成本、實際操作的練習價值,那么我會推薦樹莓派做為大家的***。
Cubieboard
在10cm×6cm的板子上,售價為49美元(國內的愛好者入手價格普遍為350人民幣左右)的Cubieboard集成了1GHz 的全志All Winner A10 Cortex A8 CPU、Mali-400 GPU、1GB RAM。
此外,Cubieboard采用了4GB的NAND,在接口方面它支持1080p HDMI、SATA、USB、多媒體卡,自帶紅外感應器、可接有線網(wǎng)絡以及擁有 96 pin 接頭
對于一個初學者,如果要面對在樹莓派和Cubieboard兩者之間進行的選擇,就要認識到Cubieboard在性能上更像是樹莓派的升級版,只不過擁有更豐富的接口,拓展方面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當然,我們還應該了解一下Cubieboard的出身:它是由一個中國團隊所打造的。
如果對“初學者”一詞的定義是指“硬件初學者”,那么Cubieboard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例如一個擁有軟件基礎的人嘗試自架服務器,在設計上我們大部分人都會使用外接硬盤做為共享硬板,而Cubieboard上的SATA接口就給了我們更多的開發(fā)選擇。
pcDuino
最初接觸pcDuino的時候,大家的***反應可能就是“這么大的一塊(12.5cm × 5.2cm)板子,現(xiàn)在竟然好意思冠以‘Duino’這個后綴?。磕憧纯慈思襎inyDuino,也就一枚硬板大小。”
雖然“控制器”越小越好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做為“開發(fā)板”不論其是用于學習、開發(fā)還是量產,性能和實用性仍然是其最關鍵的選擇因素。
事實上,pcDuino擁有一套完善的API,我們用Arduino的代碼幾乎就能訪問所有的功能。同時可以使用GNU tool chain支持C、C++編程,也可使用標準的Android SDK支持Java編程。
pcDuino可以從NAND或TF卡上啟動,而其出廠時就已經在NAND Flash中預裝了ubuntu,對使用者十分友好的GUI讓我們在pcDuino到手時即可使用。
但雖說pcDuino體積夠大,但是也只提供了兩個USB HOST接口,在最初使用時一般也會為了以防萬一而準備個USB HUB用來進行擴展。
雖然在編程環(huán)境和硬件性能上pcDuino都有不菲的價值,但是對于初學者而言這種環(huán)境反而太過完善,對于研究和理解開發(fā)板沒有太多的幫助。倒是適合給大家練習一些開發(fā)板的基礎操作,或是利用其進行進階的開發(fā),但這個階段大家也已經不是初學的菜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