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GNU/Linux桌面安裝的九個步驟
譯文【51CTO精選譯文】配置GNU/Linux的工作不是說安裝光盤彈出來后,甚至不是說安裝后向?qū)н\行后就算完成了。雖說安裝后你面對的是個基本系統(tǒng),卻不是你的所有偏好和需求都已經(jīng)考慮在內(nèi)的優(yōu)化后系統(tǒng)。考慮到操作系統(tǒng)的大小和復雜性,別指望系統(tǒng)安裝后就讓你稱心如意--在Windows上完成安裝后基本上也是這種情形。
要是你對GNU/Linux有所了解,也許知道你不需要碎片整理工具,也不需要為反病毒軟件過于操心。但是你還需要做其他的什么事情呢?就這個問題而言,大多數(shù)發(fā)行版基本上保持沉默,不過安裝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數(shù)量只是所有計算機用戶中的一小部分。現(xiàn)在,你甚至無法想當然地認為所有GNU/Linux用戶都安裝了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為了彌補這個不足,你在安裝GNU/Linux后應該考慮下列九個步驟。我花了好多個晚上調(diào)整自己家里的眾多桌面計算機后才寫成了這篇指南文章。逐一遵照這些步驟是要花些時間,但如果你果真這么做,就有助于確保你在使用新安裝的操作系統(tǒng)時更輕松自如。
一、更新你的系統(tǒng)
新版本的自由軟件程序在不斷發(fā)布出來。由于這個原因,來自你已安裝系統(tǒng)的CD或DVD映像文件已經(jīng)過時的可能性相當大。正因為如此,你在安裝后的第一步應該是升級系統(tǒng)。除了你自然希望擁有最新的工具不說,你還會得到最新的安全補丁。你會在基本上毋需解釋的桌面面板上的通知托盤中找到更新圖標。
二、啟用安全功能
就因為GNU/Linux不受病毒困擾、采用了安全設計,并不是說你就可以隨便冒險了。一旦你更新了系統(tǒng),應該采取的下一步是,確保你系統(tǒng)的安全工具在為你發(fā)揮作用。
在Debian、Fedora、Gentoo、Mandrake、紅帽和SuSE等發(fā)行版上,你能夠采取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安裝和運行Bastille。Bastille是一個系統(tǒng)加固工具,同時可以教你一些安全常識,建議采取確保系統(tǒng)安全的標準方法,并提議為什么可能需要各個選項。Bastille的開發(fā)者Jay Beale建議,該工具的選項也許是你所需要的安全機制。
不過,要是你的發(fā)行版有SELinux或AppArmor,你可能還要考慮使用它們來加強安全。這么做的話,系統(tǒng)性能可能會下降幾個百分點,但是性能受影響的程度小于在后臺運行病毒掃描工具。
尤其是SELinux以配置困難而出名,但在Fedora等一些發(fā)行版中,它又是安裝的一個標準部分,圖形化工具可以處理它的一些基本操作。
你在考慮安全時,如果你與Windows用戶交換文件,或者與同一臺計算機上安裝的Windows系統(tǒng)(下文有介紹)交換文件,可能還應該安裝Clam反病毒工具。你的GNU/Linux發(fā)行版不需要它,但安裝的Windows系統(tǒng)可能需要它。
三、安裝打印機
如今,GNU/Linux安裝程序、尤其是面向新用戶的那些安裝程序,通常能檢測到你的大部分硬件,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但由于某個原因,大多數(shù)安裝程序(包括Windows的安裝程序)忽略了打印機配置,盡管普通計算機已連接至打印機。
幸好,如今打印機配置起來很容易。你需要的工具是GNOME菜單中的System(系統(tǒng))> Administration(管理)> Printing(打?。?,以及KDE 4菜單中的Administration(管理)> Printing(打?。?。你可能想要以根用戶的身份安裝,那樣每個人可以使用該打印機,不過你在KDE中的確有這個選項:只為當前帳戶啟用打印機。無論借助上述哪種工具,你都需要插上計算機,然后按指示操作。
如果你的打印機沒有列出來,可以到Linux打印機數(shù)據(jù)庫里面找找??赡軙业疥P(guān)于讓你那臺打印機正常工作的其他驅(qū)動程序的信息。如果是PostScript打印機,你在按指示操作時,只需要選擇通用PostScript驅(qū)動程序。
四、選擇和配置電子軟件閱讀器
就跟在Windows上一樣,在GNU/Linux上,你也需要在安裝后配置電子郵件閱讀器,輸入用于收發(fā)郵件的信息,比如地址、密碼和服務器。你可以從現(xiàn)有的操作系統(tǒng)獲得這些信息;必要的話,也可以從你的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提供商(ISP)獲得這些信息。
自由軟件至少包括十幾種郵件閱讀器,但最常見的是GNOME的Evolution、KDE的KMail和Thunderbird(火狐Web瀏覽器的配套應用程序)。對習慣使用Outlook的那些用戶而言,Evolution似乎最熟悉,它有內(nèi)置的聯(lián)系人列表和備忘錄,但是上述這三款應用程序在功能特性上都大體相似。Thunderbird尤其大受歡迎,因為它在Windows上也可以使用。
不管你選擇了哪款郵件閱讀器,啟用電子郵件都很直觀簡單,只要你有必要的信息。Evolution和Thunderbird都含有可以指導你的向?qū)?,但是如果你有條不紊地操作,KMail安裝起來幾乎一樣容易。
一旦你安裝了郵件閱讀器,可能還要花點時間來配置其郵件過濾器,以便將郵件發(fā)送到不同的文件夾,并識別垃圾郵件。
五、決定要不要使用專有的驅(qū)動程序、編解碼器和閱讀器
GNU/Linux桌面在不斷改進。不過,為了恪守自由軟件理念,許多發(fā)行版選擇了不隨帶專有軟件,哪怕專有軟件明明可以增強功能。
你應該趁早決定要不要嘗試使用專有組件。可能最常用的專有軟件是ATI或英偉達顯卡的視頻驅(qū)動程序。如果是辦公套件,你不需要操心;但是如果你是游戲玩家、動畫師或CAD用戶,或者想試一試復合窗口管理器--簡而言之,如果你預計處理的任務需要三維加速,那么你可能需要探究專有的視頻驅(qū)動程序。
你可能需要的其他專有組件是用于音頻和視頻格式的MP3和Win32編解碼器。相比之下,你用免費的PDF閱讀器也許能應付過去。而就許多用途而言,Gnash正開始成為一款尚可接受的Adobe Flash閱讀器,而免費版本的Java足以取代Sun Java。
其中一些專有軟件也許就在你發(fā)行版的軟件庫中。在其他情況下,你可能需要訪問某個特定的下載網(wǎng)站或非官方軟件庫,這取決于專有軟件或發(fā)行版。在你發(fā)行版的郵件列表中找一番,也許能找到需要的來源,但是切記:非官方軟件庫有時會引起兼容問題,需要花好長時間去分析,才能查明問題根源、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就好比是你為自由軟件理想而付出的代價。
六、選擇如何在GNU/Linux與Windows之間共享
許多GNU/Linux安裝在雙引導系統(tǒng)上,你開啟計算機后,引導管理器就會打開,你可以從中選擇引導Windows還是引導GNU/Linux。如果你經(jīng)常需要在這兩種操作系統(tǒng)之間來回切換,恐怕需要決定如何共享文件。
你應該可以輕而易舉地從GNU/Linux讀取Windows上的文件。實際上,許多發(fā)行版在安裝過程中已經(jīng)準備好了這項功能。就算沒有,可以在/mnt目錄(這是訪問分區(qū)的傳統(tǒng)地方)下創(chuàng)建子文件夾,并使用mount命令來訪問你的Windows分區(qū)。唯一復雜的部分是分區(qū)名稱,而如今,分區(qū)名稱可能是/dev/sda1,所以典型的命令會是:mount /dev/sda1 /mnt/share。為了讓自己沒必要使用該命令,你可以編輯/etc/fstab文件--該文件列出了每當機器啟動就能訪問的那些分區(qū),從而自動訪問Windows分區(qū)。man fstab這個命令應該會提供你需要的所有幫助,但是需要的話,可以在網(wǎng)上找到更多的幫助。
如果從Windows讀取GNU/Linux上的文件,問題來得較為復雜,原因是Windows無法像GNU/Linux那樣可以閱讀眾多分區(qū)格式。如果是偶爾共享一下,用閃驅(qū)或者以電子郵件附件方式發(fā)給自己應該足以滿足需求。不過,如果經(jīng)常共享,這些方法用起來就不方便。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GParted Live CD(http://gparted.sourceforge.net/livecd.php)--這是相當于Partition Magic的自由軟件,創(chuàng)建一個FAT32分區(qū),將你在兩個系統(tǒng)中需要的所有文件都存儲在該分區(qū)上面。由于兩種操作系統(tǒng)都能讀取這種分區(qū)格式,這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如果你為fstab添加了新分區(qū),更是如此。
七、配置你的Web瀏覽器
雖然GNU/Linux讓用戶可以選擇幾款瀏覽器,但是火狐及其他基于Mozilla的瀏覽器(比如Epiphany)仍然最受歡迎。如今,這類瀏覽器要是沒有你偏愛的擴展件就稱不上功能齊全--就本人而言,要是沒有五六個用于處理標簽、保存會話以便即時恢復的擴展件,我會顯得很迷茫。
如果你早已在Windows上使用火狐,就要讓裝有該操作系統(tǒng)的驅(qū)動器能夠被GNU/Linux訪問(見上文),還要設法將你的書簽及其他設置一并遷移過去。我在過去做這件事情時遇到了好壞參半的結(jié)果,但總歸是值得一試。
八、定制你的桌面
GNU/Linux桌面具有高度可配置性。雖然你可能不想馬上考慮一整套的定制選項,但是可能需要設置桌面背景和字體大小以及類似選項。在GNOME中,你可以在菜單中的System(系統(tǒng))> Preferences(參數(shù))下面找到基本選項。在KDE 4中,先后找到Settings(設置)> System Settings(系統(tǒng)設置)> Look and Feel and Personal(外觀、感覺及個性化)。
九、考慮使用其他應用程序
發(fā)行版包含能想到的一切組件這種時代早過去了。自由軟件的魅力仍然在于選擇,所以當你完成了基本的安裝后工作后,不妨再來點輕松的工作:通過桌面的軟件安裝工具(通常在主菜單中被標為添加/刪除軟件之類的選項),看看有什么替代應用程序可用來處理你的其他日常要求。
用OpenOffice.org還是KOffice?用XChat還是Pidgin?用AmoroK還是Exaile?用KDE、GNOME還是Xfce?由于它們都是免費的、比較小巧,你可以安裝所有替代應用程序,用不了多久;而且可以同樣快速地刪除不需要的應用程序。
備份配置結(jié)果
就算你知道自己在干嘛,所有這些安裝后的配置工作也要花時間。為了不必重新配置,一旦你完成了配置,就要備份系統(tǒng)。起碼應該備份/home和/etc這兩個目錄里面的一切內(nèi)容,因為這些是存放大多數(shù)配置和定制參數(shù)的地方。軟件程序本身不太重要,因為你沒必要注冊軟件,重新安裝軟件基本上是個開始安裝后不用去管它的過程。
萬一你果真需要另一次安裝,就可以拷貝/home目錄和來自/etc的重要文件,并迅速恢復你的許多定制參數(shù)。不過,由于你可能以根用戶的身份在備份和恢復文件,切記使用chown和chgrp這兩個命令,將已恢復文件的所有權(quán)賦予給擁有相應目錄的用戶。比如說,你應該使用chown -R bsmith /home/bsmith/,為bsmith用戶帳戶更改文件所有權(quán)。
其他步驟
你所選擇的發(fā)行版、可用硬件以及你自己的工作要求,這些都將確定你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步驟來完成GNU/Linux系統(tǒng)的安裝。總的趨勢是,安裝程序在為你接過更重的擔子,但一些不是面向新用戶的發(fā)行版仍要求你處理更多的工作。在一些情況下,你的硬件(尤其是無線網(wǎng)卡、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和網(wǎng)絡攝像頭)也可能需要像Ndiswrapper這樣的模塊,之后系統(tǒng)才可以完全正常使用。同樣,圖形設計人員可能想使用KDE的Font Installer來添加字體,而處理幾種語言的人可能想安裝幾種不同的地方語言和鍵盤布局。
所有這些情況都需要付出額外的工作量。不過好消息是,GNU/Linux的用途極其廣泛,足以滿足一系列廣泛的要求,這是大多數(shù)操作系統(tǒng)所無法比擬的。無論你有什么樣的需求,GNU/Linux都應該能滿足,只要你肯花時間來嘗試和配置。按你偏愛的方式配置起來的安全系統(tǒng)就是對你的最大回報。
原文鏈接:http://www.datamation.com/osrc/article.php/3747066/Nine-Steps-to-Optimal-GNULinux-Desktop-Setu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