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交的尷尬 摩擦給交友新空間
“QQ上是同事、人人上是同學、微信上是家人,一點隱私都沒有了。”想必不少人都這么抱怨過吧。當熟人社交全面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將從何處宣泄不滿,我們將從哪里獲得私密空間。摩擦,新生代陌生人交友軟件,為釋放真我,尋找私密而來。
【熟人社交 關注和隱私的矛盾體】
社交軟件能長紅不衰,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與其“交流”屬性密不可分。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無人際交往幾乎寸步難行。因此,社交軟件就成為維系我們社會關系的重要載體。同時,社交軟件的“個人展示”,也能讓你隨時了解對方動向,更好維系關系網(wǎng)。
熟人社交軟件,雖強化了關系網(wǎng),但卻無法任由大家宣泄對朋友的牢騷、對工作的抱怨、甚至是交友的真實意愿。也許大家都遇到過,舊友給你介紹了一個新朋友,縱使你對這人百般不滿,但礙于朋友面子,無法袒露真實情緒,導致自己陷入窘迫之地。
除此之外,因為將狀態(tài)、牢騷發(fā)錯分組,而引發(fā)連鎖不良反應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尷尬?
【摩擦給交友新空間 釋放自我】
摩擦,新生代陌生人交友軟件,將能避免熟人社交的各種尷尬。摩擦拋開傳統(tǒng)熟人社交軟件的好友體系,無好友列表,徹底打破熟人網(wǎng)絡。強化個體意識形態(tài),弱化關系網(wǎng)。用戶可通過基于LBS的附近搜索功能,隨機與身邊好友交流,查看對方摩擦的圈,了解對方興趣愛好、生活狀態(tài),尋找適合自己的交友對象。
當人們脫離復雜的關系網(wǎng)后,在陌生人面前,才能真正釋放自我,做自己想做的。打開摩擦,搜索附近的陌生人,大膽說出你一直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做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做真實的自己,尋找自己的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