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們?nèi)栽诘却龑S械腖inux應用程序?
譯文我們常常聽到這種論調(diào):只有更多的專有軟件移植到了Linux上,Linux才會變成主流操作系統(tǒng)。就像電影《等待戈多》中兩個流浪漢自始至終在等待一個名叫戈多的人那樣,成千上萬的人顯然在等待有一天,微軟Office或Photoshop發(fā)布Linux版本,打敗免許可的競爭軟件。期望依然不管不顧地存在。
事實上,專有軟件移植到Linux上這一幕不太可能發(fā)生。商用軟件開發(fā)人員從來就沒有弄清楚如何從專有軟件移植到Linux中獲利。與此同時,就在他們猶豫不決之際,無數(shù)對應的免費軟件已日趨成熟,成為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這就給了商用軟件公司避開市場的另一個原因。唯一的例外就是Maya之類的高端產(chǎn)品,它們可以被視作是一項業(yè)務(wù)開支。
憑流言做決定
那么,為什么大家仍堅持抱有這個想法:Linux需要專有應用程序呢?缺乏想象力也許是一個原因。由于微軟和蘋果,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軟件就一直被視為是大路貨,替代軟件的思維方式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實際上,就普通用戶對Linux的了解而言,他們依賴的是早就過時的流言。一方面,他們預計Linux軟件相比專有軟件難以安裝、功能簡陋,因為20年前就是那樣子,他們也沒有實踐經(jīng)驗可以告訴他們情況實際上發(fā)生了變化。
另一方面,他們已耳聞有利于Linux的流言,比如這種說法:Linux讓反病毒軟件和碎片整理工具毫無必要。一些人可能知道,這種說法未免夸大其辭,但是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些說法與他們使用計算的經(jīng)歷恰恰相反,于是他們細究都不細究一番,就反駁這些說法。就許多人而言,如果在用計算機,使用反病毒軟件是無法逃避的必需軟件;持有相反觀點的人不是騙子,就是充其量是個天真的愛好者。
不需要任何經(jīng)歷,被調(diào)教成消費者的普通計算機用戶就知道,花錢買來的軟件比免費下載的軟件要來得出色。他們還知道,商店里出售的軟件和有品牌的軟件比從網(wǎng)上下載的軟件或聞所未聞的軟件要來得更可靠。我們得承認,像GIMP或LibreOffice這些免費軟件設(shè)法獲得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是這種成功與MS Word或Illustrator等知名品牌軟件相比不值一提。
由于諸如此類的流言和期望,沒有專有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tǒng)(無論具體是什么操作系統(tǒng))結(jié)果不可能值得任何人的注意。就好比包裝一般的不知名早餐食品放在大品牌早餐食品旁邊幾乎沒人注意。相比之下,普通用戶可能會咒罵微軟,或者堅持認為蘋果近些年來在走下坡路,但是至少大家對微軟和蘋果很熟悉。
切忌瞎想,實際試用
讓用戶實際試用一下免費軟件很少會改變這樣的態(tài)度。由于抱的期望不高,用戶的探究通常變成了本身自會成為事實的預言。如果某項功能特性在Photoshop中的名稱不同于在Krita中的名稱,他們就傾向于得出結(jié)論:缺少這項功能特性,而不是尋找相近的名詞。如果功能特性在不同的菜單中,情況也是如此。要是某功能特性不明顯,他們就會得出結(jié)論:沒有這項功能特性――他們就是這么一直懷疑的。
問題在于,大多數(shù)用戶記住的是微軟Excel而不是電子表格,記住的是Adobe Illustrator而不是向量圖形。也就是說,他們記住的是某幾款特定的軟件,而不是任何某一類軟件應有的功能。他們沒有準備記住組織方式略有不同的軟件。在使用近乎壟斷的專有軟件后,他們也不習慣于使用替代軟件。
比如說,如果用戶覺得GIMP無法進行四色分色,很少有人愿意核查一下Krita有沒有這項功能。他們很有可能不知道還有Krita這么一款軟件,或者不知道上哪里找替代版本。相反,他們得出的結(jié)論可能是這樣,免費軟件、圖形軟件總體上無法處理四色分色。由于這一結(jié)論實現(xiàn)了他們不高的期望,他們覺得沒有理由試用一下。
這種態(tài)度常常因最好的工具是行業(yè)標準這一假定而被強化。如果圖形行業(yè)依賴Photoshop,那么很顯然它肯定是處理圖形的最佳工具。解釋GIMP或Krita擁有Photoshop缺少的功能特性通常沒用,因為Photoshop同樣完全有可能擁有GIMP或Krita缺少的功能特性。你也沒有理由認為,免費工具適合專業(yè)工作,因為你就是那樣使用的;你的個例很可能被視作是特殊情況,并不影響大多數(shù)。
就像神創(chuàng)論者認為不存在過渡形態(tài)那樣,用戶有時不得不求助某項功能來自圓其說,即便是像預定義鍵盤快捷方式這么次要的功能,而這根本不重要。盡管免費軟件讓用戶可以自行定義快捷方式――真正重要的是,大多數(shù)用戶對免費軟件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這種觀念一再得到了強化,不管所涉及的絕望或歪曲程度如何。
切忌對開源抱有閉塞的思想
需要專有軟件已成為不求改變,或者甚至不探究替代版本的一個借口,而不是一種有意義的評論。它有其合理性,但不是理由充分的觀點。
這就是為什么如今我很少反駁這樣的立場或觀點。想讓閉塞僵化的思想開明起來會很難,很早以前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這樣的努力只會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