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對話前Google全球研發(fā)總監(jiān)郄小虎:重要選擇上,拋開更多的“應該”和“最好”

移動開發(fā)
CTO 的角色反而容易被慢慢削弱,比如 Google,技術始終是跑得最快的那條腿。但是其他很多公司呢,如果做技術的變成了一種總是被業(yè)務和產品拉著去跑的狀態(tài),的確會是相對被動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2003年 的秋天,當時就讀普林斯頓的計算機博士郄小虎(Tiger)決定放棄眾人艷羨的常春藤學位,以及手頭上拿到的各種 Offer,從新澤西只身前往硅谷。

他將要去的是家從學長口中得知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雖然直到入職前,Tiger 都完全不知道進去以后具體要干什么,但他覺得可以賭一把,因為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其產品的忠實粉絲。

“同一時間發(fā)給我入職 offer 的,還有微軟研究院、IBM 研究所等成名已久的大公司。但我卻選擇加入 Google,當時看來就像是放棄去住五星級酒店而選擇去住地下車庫一樣。”

Tiger 回憶說,那時候市面上還沒有什么真正好用的搜索引擎,所以當他經學長推薦試了 Google 之后,突然真的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它真的能夠找到你想找的東西、而且相當?shù)臏蚀_,“一旦你用了,就像吸了鴉片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從 “救火隊長” 到 “改變者”

直到入職那天,Tiger 才被通知說要去做廣告后端系統(tǒng)。2015年 Google 的廣告收入已經超過了 150 億美元,每秒鐘產生的收入是平均 1000 美元以上。“現(xiàn)在是 Google 商業(yè)化的核心,但當時我們團隊只有四個工程師。需要解決的挑戰(zhàn),是當用戶量、廣告數(shù)量和關鍵字數(shù)量都處在一個高速增長階段的時候,如何來保證系統(tǒng)的擴容性和穩(wěn)定性。”

“那個時候處于幾乎天天系統(tǒng)都會垮掉的階段,我們 24 小時都帶著傳呼機,系統(tǒng)一垮就起來看怎么回事,然后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問題找到并修復。因為每秒鐘的流失就代表著上千美元收入的損失,所以是一個非常高強度的工作環(huán)境。” Tiger 說,這樣的節(jié)奏大約持續(xù)了一年,經過團隊的努力,系統(tǒng)逐步進入了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也就幾乎很少晚上被 BP 機叫起來了。

如果把 Tiger 在 Google 第一年的工作比作是名 “救火隊長”,那么第二年開始,他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名 “改變者”。

“2004年,我們第一次將機器學習用在了商業(yè)運作上。之前決定用戶搜索時產生什么樣的廣告,基于的是套歷史數(shù)據(jù)和規(guī)則的系統(tǒng)。既然是規(guī)則,基本上就靠我們自己的一些主觀判斷。而機器學習完全采用的是另一個不同的方式,你只需要把大量的數(shù)據(jù)扔給它,然后它會自己去總結說,什么樣的一些輸入和什么樣的一個輸出之間的這個關聯(lián)性。這樣一方面減少人工成本,同時隨著輸入量越來越多,結果會越來越準。”

這套全新的廣告體系上線之后,用戶的點擊率提高了 20%,也奠定了今天 Google 整體商業(yè)化系統(tǒng)的基石,至今仍被沿用到主流搜索平臺上。Tiger 所在的團隊也因為這個項目獲得了 Google 歷史上的第一個創(chuàng)始人獎,正是最初這段在 Google 廣告系統(tǒng)團隊的工作,讓他第一次有了種 “改變世界” 的感覺。

從 Engineer 到 Manager

和中國碼農的晉升路徑有所不同,在美國的 IT 企業(yè),同一個級別上,專業(yè)的 Engineer 通常會比 Manager 管理職位薪資更高。“所以在美國,其實你能看到比較有趣的一個現(xiàn)象:那邊的技術 Manager 是大量缺乏的,因為都不想做管理,他很喜歡做這個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有一個比較好上升的空間,” Tiger 告訴我,在 09年 回到中國建立 Google 上海研發(fā)中心前,他扮演的角色一直是 individual contributor ,假設當時留在美國總部做技術,或許會有比現(xiàn)在更快的晉升通道。

不過 98年 就出國的 Tiger 明顯感受到,10年 間國內的變化遠遠超過美國,因此在 08年 李開復回到美國 Google 總部游說,希望有人能來中國開疆拓土的時候,很快就決定抓住這個更有挑戰(zhàn)難度和想象空間的機會。

“從技術一下子轉變?yōu)楣芾碚?,會感到不適應嗎?” 我問 Tiger。

“會啊,一開始就是趕鴨子上架的做法?;氐缴虾?,突然丟給我一個團隊,還要重新開始尋找合適的項目,組建辦公室,短時間內逼著我快速學習,然后邊學邊賣。”

“把上海研發(fā)中心從零搭建到現(xiàn)在幾百人的規(guī)模,你在管理團隊上有啥訣竅嗎?還是因為情商天生比較高?”

“哈哈,我的情商肯定不算是很高的,但只要比我下面的工程師高就好了。技術出身做管理的好處呢,是有同理心。因為我自己也是做 engineer 的,知道他們需要用一個什么樣的方式被管理。比如說,有一些人他其實特別有執(zhí)念的,你若直接指揮他要這樣做、那樣做,他肯定會不高興。這個時候不妨給他一點空間,告訴他我給你一個任務,不管你是怎么做的,只要把它搞定就行,這樣他反而更愿意接受。”

從 Google 高管 到 本土創(chuàng)業(yè)者

2010年,Google 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這對包括 Tiger 在內的所有中國 Google 團隊來說,都是一件痛心和沮喪的事情。為了把 Google 重新帶回國內,Tiger 和他的團隊開始著手做了一系列針對國內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的調研。

“隨著調研的深入,我越來越明顯感覺到:得益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崛起,在未來十年里,包括社交、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智能硬件的幾個領域,全球的 leader 會從中國出現(xiàn),而不是美國。” Tiger 透露說,其實自從他回國后,就持續(xù)收到來自包括 BAT 在內的各大互聯(lián)網公司的邀約,不過真正讓他心動的只有兩家。

一家是如今估值已達到 165 億美金的 “滴滴”,另一家就是去年快速崛起的上海本土創(chuàng)業(yè)公司 “小紅書”。

“滴滴的模式很重運營,技術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技術對整個公司產生的影響還是有限的。而小紅書不一樣,第一、是它的商業(yè)模式我在國外都沒有看到,是中國獨有、并能在全球各地都可延展開來的;第二,這是家產品和技術驅動的公司,我能在其中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 談及為何最終選擇加入了后者,Tiger 這樣解釋道。

丟掉 Fancy 的抬頭,從管理幾百個人的分公司到重建幾十個人的小團隊,Tiger 坦言,但當我決定離開 Google,加入小紅書擔任 CTO 的時候,身邊的朋友最常見的反應是,“What?! What is 小紅書?!”

不過無論是最初輟學加入早期的 Google、還是從總部飛回百廢待興的 Google 中國,Tiger 說他挺相信和堅持的一點是 —— 在人生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和選擇上,不妨拋開別人眼中的 “應該” 和 “最好”,去擁抱更多的不確定性,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那么,Tiger 加入后的小紅書到底會有哪些新的變化?

“我們現(xiàn)在在做的很多事情,比如說剛才提到的用戶畫像和機器學習,你說是不是今天就能夠看到一個明顯銷量變化的?其實不然。但這是幫助整個 APP 在越來越了解用戶的基礎上,提供更多可能和想象空間。我覺得產品最大想象空間是我們到底看重什么?我們最終看重的不是你來買這個東西,而是你用這個產品很爽,是這個用戶體驗。就像 Google 就是做搜索這件事情,專注把它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簡單,提高整體的效率。”

在 Tiger 看來,他希望三年之內,小紅書能夠成為一個當你對提高生活品質有需求的時候,就去第一時間尋找相關信息的地方。“我們會給你提供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告訴你說現(xiàn)在我們有東西在促銷,你要不要買。小紅書一開始做的是海外購物攻略,其實是在國外旅游的場景下,提供給用戶可能需要的信息。那么未來,當你要結婚、裝修房子、健身、生孩子的時候,那么小紅書也希望能成為對品質有要求的用戶最想來的平臺。”

采訪的最后,我補充了一個國內工程師在職業(yè)發(fā)展上時有的疑問:

目前國內不少技術人才面臨的一個窘境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早期搭建產品時對 TA 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一旦產品成型、投入到運營后,CTO 的角色反而容易被慢慢削弱。很好奇 Tiger 是怎么看的?

“我覺得你說的都挺中肯的。的確,現(xiàn)狀是這樣的,這也是我當初沒有選擇滴滴這類公司的原因,我覺得在這個公司里技術的話語權是非常有限的。但像小紅書這家公司,長期而言技術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再比如 Google,技術始終是跑得最快的那條腿。但是其他很多公司呢,如果做技術的變成了一種總是被業(yè)務和產品拉著去跑的狀態(tài),的確會是相對被動的。”

“因此我的建議是,你需要首先找到這樣一家技術可以比團隊跑得更快的公司,然后再去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位置。” Tiger 這樣回答道。

責任編輯:陳琳 來源: 36氪
相關推薦

2022-05-24 08:27:36

Bob翻譯軟件

2012-11-02 13:44:57

大數(shù)據(jù)語音搜索Google

2012-03-13 10:05:54

Google算法

2009-12-04 09:46:42

雅虎阿里巴巴

2012-09-29 09:20:26

Windows Ser

2022-11-01 13:42:54

雷達智能

2023-02-24 07:29:59

Signal前端框架

2012-09-29 11:25:52

Windows Ser研發(fā)云操作系統(tǒng)

2018-01-22 20:29:13

Google FuchsiaAndroid

2011-06-10 09:27:19

iOS 5Twitter

2014-06-23 14:25:29

GoogleAndroid

2020-12-17 09:44:02

前端開發(fā)后端

2021-05-06 10:50:32

數(shù)字貨幣比特幣金融

2022-12-29 14:57:04

2011-04-12 15:36:10

數(shù)據(jù)庫SQLNoSQL

2016-05-05 10:28:32

阿里云Google云計算

2013-11-07 10:31:00

日志系統(tǒng)部署

2018-01-26 14:20:36

人工智能編程語言

2017-12-05 14:25:04

機器人編程語言研發(fā)

2019-11-18 21:44:25

區(qū)塊鏈企業(yè)供應鏈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