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狀態(tài)碼竟然可以這樣記
標題皮了一下,但是內容應該算是比較用心的,不是直接抄了一下官方文檔和一堆抽象的術語,盡量配合實例解釋的通俗一些。
基本介紹
狀態(tài)碼(Status Code)和原因短語(Reason Phrase)用于簡單描述請求的結果。常見的比如:
- 200 OK,表示請求成功;
- 404 Not Found表示請求的資源未找到。
原因短語(上面的ok 和Not Found)是對狀態(tài)碼的解釋說明。
形如200這樣的狀態(tài)碼,這里的3位數(shù)字中第1位數(shù)字,通常表示響應的類別(會有一兩個例外),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完整的狀態(tài)碼表,參見http1.1-RFC6):
狀態(tài)碼 | 含義 |
---|---|
1xx | 請求正被處理 |
2xx | 請求成功處理 |
3xx | 請求需要附加操作,常見的例子如重定向 |
4xx | 客戶端出錯導致請求無法被處理 |
5xx | 服務端處理出錯 |
(4,5常被用在排查bug時前后端互相甩鍋-_-!)下面詳細介紹常用的狀態(tài)碼和原因短語
分類
2xx
200 OK
表示請求已經被正常處理,這個比較常見,就不多說了。
204 NO Content
表示請求成功,但是響應的報文中不含實體主體。通常用于只需要客戶端向服務端發(fā)送信息,而不需要接受新信息的情況使用
(這么官方且抽象的描述顯然不是我的風格),舉例:
現(xiàn)在很常見的一種請求類型option,通常被用來做正式請求的預請求,這個請求只需要確認后續(xù)的請求能不能通過,即只需要一個結果,而不需要返回其他內容,這類請求成功時就會返回204。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經??荚?,如果拿試題來打個比方,那么:
其他狀態(tài)碼可以比喻為填空題:客戶端提問(發(fā)請求),服務端給出詳細答案(返回實體內容)。
204可以理解為判斷題:客戶端提問(發(fā)請求),服務端給出判斷,對或者錯(只要響應頭有狀態(tài)碼,不需要實體內容)
206 Partial Content
字面意思:只返回了請求資源的部分。這種情況必須提到提到一個請求頭Range——在http的請求中,這個頭部用來表示范圍請求,例如:
- 'Range':byte=5001-10000 // 表示本次要請求資源的5001-10000字節(jié)的部分
這種情況下,如果服務器接受范圍請求并且成功處理,就會返回206,并且在響應的頭部返回
- 'Content-Range':bytes 5001-10000/10000 // 表示整個資源有10000字節(jié),本次返回的范圍為 5001-10000字節(jié)
3xx
301 Moved Permanently
字面意思:資源被***重定向了。這種情況下響應的頭部字段Location中一般還會返回一個地址,用來表示要新地址。例如:
客戶端發(fā)起一個請求,要訪問a站點,此時收到的響應如下:
- 301 Moved Permanently
- ...
- Location:`b.com`
- ...
- //上述內容表示:親,您請求的資源已經***轉移啦,這邊建議您去新的地址b.com訪問呢,以后也請直接訪問新地址哦
302 Found
字面意思:資源臨時重定向了。和301的***區(qū)別就在于一個是臨時,一個是***:還是舉上面的例子,響應如下:
- 302 Found
- ...
- Location:`b.com`
- ...
- //上述內容表示:親,您請求的資源被臨時轉移啦,后面也有可能再次轉移,所以這邊建議您本次去新的地址b.com訪問,以后的話還是先訪問原來地址哦,有任何變化mm依然會熱心為你解答
303 See Other
這個和302很像,但是有個細微區(qū)別是,除了會提示客戶端去請求Location以外,還會要求請求要使用Location時使用GET方法。 在這補充一下一個歷史背景:
請求返回301 302 303 時,幾乎所有瀏覽器都會把原先的POST請求改為GET請求。雖然FRC1945和RFC2068規(guī)范中有規(guī)定:不允許客戶端在重定向時修改方法。
簡單的說,實際的瀏覽器在處理301和302時,默認就會把原先的POST請求改為GET請求,所以實際上使用303的意義,單純只是讓語義化更清晰點。(303表示服務器明確告訴客戶端,你要使用GET方法訪問location;如果是302,就是僅僅告訴客戶端要訪問location,不限制方法,但是實際上客戶端自己也會用GET方法訪問。)
304 Not Modified
字面意思是:資源未改變,可直接使用緩存。
這種響應一般是GET請求中帶有附加條件,例如請求頭中含有if-Match,if-Modified-Since等(if-Match表示只請求帶有特殊標記的資源,if-Modified-Since表示請求指定時間后未變更的資源,因為本文主要講解狀態(tài)碼,所以不在此引入太多http頭部的相關內容,這里是為了簡單解釋下附加條件請求的含義)。
這種情況下,服務端不會返回響應主體,含義就是:”從你上次訪問以來這個資源都沒變過喲,直接使用你本地的緩存就行啦“。
304就是3xx里面的一個特例,因為它不算是一個重定向。(一般我們認為重定向要給出一個新的地址讓客戶端去訪問,304如果一定要解釋為重定向,只能解釋為讓客戶端轉去訪問緩存-_-)
307 Temporary Redirect
這個重定向是為了解決前面剛剛介紹的一個歷史背景問題:302時瀏覽器默認會轉用GET方法去請求Location,而如果是307, 含義就是嚴格限制不允許從POST轉為GET,這個目前我在實際工作中很少遇到。
4xx
4xx表示一般是客戶端發(fā)生了錯誤。(這位前端同學,乖乖接了這個bug吧!)
400 Bad Request
(這個狀態(tài)碼相信大家一定很不陌生,特別是入門的新同學~)400的含義簡單粗暴:“對不起,你的請求中有語法錯誤”,那具體是什么語法錯誤呢? 答案是 —— 不一定,一般來說響應報文里會有一些提示,例如:
- “哎呀,你多加了什么請求頭,我不能接受呀”
- “哎呀,你地址不是不是寫錯了,這個uri不存在啊”
- “哎呀,你是不是請求方法錯了,這個uri之只能用put而不是post”
- 下面請各位隨意補充
- ...
401 Unauthorized
字面意思:未經過認證。一般在后臺系統(tǒng)之類的應用里,用戶登錄之后會獲得一個身份認證信息,然后生成mac之類的信息,放在請求頭的Authorization字段里,發(fā)送給服務端,如果這個認證信息有問題或者根本沒發(fā)送,就會出現(xiàn)這個狀態(tài)碼。
403 Forbidden
這個就簡單了:禁止訪問也就是無權限訪問。至于具體為什么禁止,服務器可以在響應內容的實體部分給出,當然也可以不給(沒錯,我服務端就是這么了不起,為所欲為!)
404 Not Found
很常見了,字面含義,服務端沒有找到所請求的資源,經驗表明,一般這個錯誤是客戶端的請求url寫錯了。(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5xx
5xx表明服務端發(fā)生了錯誤。(真是個令人開心的消息,老板,你看不是我的問題?。?/p>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簡單粗暴,服務器故障了。啥?你問我什么故障?我哪知道,我只會熟練地把bug轉給隔壁的服務端同學。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服務器暫時無法使用,可能是維護或者升級,反正無法使用。
小結
本文對常見的一些http狀態(tài)碼和原因做了總結,一方面希望能夠給更多入門的同學提供幫助,一方面也做一個歸納總結,方便平時排查bug時速查,文中有一部分可能涉及到了http頭部的知識,雖然也想盡可能剝離開來,但是為了解釋說明沒法也確實完全分割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