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5G網絡欲大規(guī)模商用 運營商需跨過三大門檻

網絡 通信技術
目前,5G牌照雖已發(fā)放,但5G網絡的商用準備工作卻并非全盤就緒,仍然有一系列挑戰(zhàn)亟待解決。

目前,5G牌照雖已發(fā)放,但5G網絡的商用準備工作卻并非全盤就緒,仍然有一系列挑戰(zhàn)亟待解決。筆者認為,當前5G網絡商用面臨三個主要挑戰(zhàn),即5G基站功耗、5G室內覆蓋以及5G核心網服務化架構的可靠性。

[[272645]]

智慧運營可降低5G基站實際運行功耗

基站功耗主要由射頻功耗和計算功耗組成,5G基站的這兩部分功耗均遠高于4G基站,導致5G基站整體功耗遠高于4G基站。在射頻功耗方面,3GPP定義的Sub 6GHz單載波帶寬最高可達100MHz,為保證一定的功率譜密度,Sub 6GHz 5G基站發(fā)射功率一般為200W,而LTE FDD基站發(fā)射功率一般為2´20W或2´40W,考慮到兩者功放效率相當,所以5G基站的射頻功耗遠高于4G 基站。

在計算功耗方面,Massive MIMO是5G的核心技術,Sub 6GHz主流基站一般采用64通道,遠高于LTE FDD基站的2通道或者4通道,通道數(shù)和載波帶寬的劇增使得5G基站的數(shù)字信號處理計算量遠高于4G基站,導致5G基站的計算功耗顯著增加。經中國電信對當前業(yè)界主流設備的實測,5G單站滿載功耗約3.5KW,半載功耗約2.8KW,分別為4G的3.2倍、3.6倍,而根據(jù)現(xiàn)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基站電費約占移動網運營成本的15~20%,因此5G基站的大規(guī)模部署將為移動網絡的運營成本控制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

系統(tǒng)架構設計和芯片集成度決定了基站的原始功耗,而移動網絡的智慧運營可以降低基站的實際運行功耗。中國電信通過實測發(fā)現(xiàn)5G AAU的基礎功耗(即空載情況下的設備功耗)達到了650W,占滿載功耗的64%,這表明無論是產品研發(fā)還是網絡運營都有較大的節(jié)能空間。在網絡運營方面,中國電信提出了基于AI與應用感知的4G與5G多頻段融合節(jié)能方案。

該方案是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各頻段4G和5G網絡的資源使用情況和能耗水平,通過AI算法對各種應用進行合理的調度,使之承載于合適的網絡,在全網范圍降低高能耗基站的負載,然后由基站根據(jù)負載情況執(zhí)行符號關斷、通道關斷或者小區(qū)關斷等各個級別的節(jié)能措施,從而實現(xiàn)移動網總體能耗的有效降低。該方案的提出是基于中國電信對移動網未來演進的判斷,即4G與5G是長期共存的關系,5G不會替代4G,同時5G也可能以低通道數(shù)、低發(fā)射功率的基站形態(tài)部署于低頻段,因此運營商可以從長遠來考慮4G與5G的多頻段融合組網與節(jié)能。

該方案依托的技術基礎是中國電信在3GPP牽頭推進的標準項目“Study on Application Awareness Interworking between LTE and NR”,即基于應用感知的4G與5G互操作?;贏I與應用感知的4G與5G多頻段融合節(jié)能方案可以充分發(fā)揮4G和5G多頻網絡的各自優(yōu)勢,從更高的層面對網絡負載進行調控,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將全網基站功耗控制在合理水平,實現(xiàn)4G與5G融合網絡的智慧運營。

有源+無源方案解決5G室內覆蓋問題

根據(jù)現(xiàn)網測試,3.5GHz頻段與1.8GHz頻段相比,室外傳播損耗高約9dB,建筑物穿透損耗高約5dB,因此室外穿透室內的綜合損耗高約14dB。基于以上數(shù)據(jù)對密集市區(qū)室外宏站覆蓋室內方案進行測算(穿透損耗25dB),邊緣上行速率分別滿足1Mbit/s、2Mbit/s、10Mbit/s標準的3.5GHz NR規(guī)劃站間距均為1.8GHz LTE同等標準規(guī)劃站間距的1/2,雖然密集市區(qū)實際站間距比1Mbit/s標準的1.8GHz LTE規(guī)劃站間距小一些,但是也達不到1Mbit/s標準的3.5GHz NR(New Radio,即5G新空口)規(guī)劃站間距要求。

同時共站測試結果表明,1.8GHz LTE宏站在其天線主瓣方向的室內深度覆蓋優(yōu)于3.5GHz NR宏站,而3.5GHz NR宏站的室內淺層覆蓋優(yōu)于1.8GHz LTE宏站,而且在各樓層表現(xiàn)得更為平均。綜合來看,NR室內淺層覆蓋可以通過1.8GHz LTE宏站共站部署3.5GHz NR宏站來解決,而NR室內深度覆蓋難以通過3.5GHz NR宏站來解決,因為現(xiàn)網站間距不滿足要求,而加密室外站址的難度又極大。為解決NR室內深度覆蓋,中國電信將目光回歸室內方案。

因為現(xiàn)網無源室分不能支持3.5GHz頻段,同時因為無源室分支持多通道的性價比較低,所以3.5GHz NR室內覆蓋一般通過新建有源室分來解決,而從4G商用情況來看,業(yè)界主流產品為分布式有源室分,其容量較高但是成本也較高,造價約為單流無源室分的1.3倍(賓館、酒店等場景),不適合中低流量場景。為此,中國電信提出了面向中低流量場景的5G室內覆蓋綜合解決方案,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室內覆蓋的建設成本。面向中低流量場景的5G室內覆蓋綜合解決方案是一個系列方案,主要包括5G有源+無源方案和基于開放參考設計的5G有源室分方案。

5G有源+無源方案是指將5G有源室分的射頻遠端單元外接多個無源天線,擴展單個射頻遠端單元的覆蓋范圍,降低射頻遠端單元的密度,從而降低室分系統(tǒng)的整體造價。經初步測試和保守推算,在賓館、酒店場景,5G有源+無源方案與純有源方案相比可節(jié)省綜合造價20%以上。

基于開放參考設計的5G有源室分由中國電信與友商以及合作伙伴在O-RAN框架下開展合作研發(fā)。在今年的MWC19上海展O-RAN開放產業(yè)論壇上,國內3家運營商聯(lián)合發(fā)布了5G小基站開放參考設計白皮書,中國電信發(fā)布了業(yè)界首個3.5GHz 5G有源室分射頻參考設計。“公版”參考設計的研制有助于設備廠家收斂芯片和器件選型以形成規(guī)模效應,降低器件成本,同時避免了設備廠商的大量重復研發(fā),降低了總體研發(fā)投入,而且還能夠通過功能組件的解耦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yè)參與5G研發(fā),繁榮5G生態(tài)圈。

“分步走”提高5GC服務化架構可靠性

借鑒互聯(lián)網行業(yè)云計算、虛擬化、云原生和微服務等技術理念,5GC采用基于NFV的SBA服務化架構,相對于采用點對點封閉協(xié)議的EPC,其優(yōu)勢包括易修改性、可擴展性、可重用性和開放性等,然而作為分布式軟件的5GC,其缺點是架構可靠性設計要求復雜,而且分布式環(huán)境中的硬件故障、網絡時延和時鐘同步等狀況復雜,無法完全通過實驗室進行模擬和測試。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現(xiàn)網數(shù)據(jù)能夠證明,但可以預見,最終交付運營商的5GC系統(tǒng)會有更多的軟件問題需要在上線后才能得以發(fā)現(xiàn)和修復,這與經過嚴格出廠測試與運營商組網測試的EPC有很大區(qū)別。因此為保證5G業(yè)務可用性不低于甚至高于4G,運營商面臨較大挑戰(zhàn)。

為應對以上挑戰(zhàn),運營商應具備以下DevOps能力。首先,是故障發(fā)現(xiàn)和恢復,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迅速恢復故障節(jié)點,保證業(yè)務持續(xù)可用;其次,是根因查找和解決,即在事后進行分布式環(huán)境下的根因分析,查找問題所在,并制定解決方案;最后,是軟件修改和更新,即修改問題軟件并進行重新集成、交付和部署,消除軟件問題的后續(xù)影響。

目前運營商在服務化架構運維方面的經驗還比較缺乏,因此建議采用“分步走”的策略:近期,主要采用分供應商的縱向隔離方式進行網絡建設,5GC維護也主要在供應商指導下利用專用工具進行;中遠期,為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運維效率,在積累經驗后逐步推進三層解耦的水平分層方式進行網絡建設,5GC維護主要依靠運營商自身的運營體系,以及跨供應商的通用工具進行。

當前中國電信正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驗和驗證,通過自主研發(fā)eMANO系統(tǒng)實現(xiàn)ETSI定義的NFVO功能,與VIM和VNFM協(xié)同,實現(xiàn)了試驗網5GC的編排和自動化部署。未來還會進一步引入第三方工具支持CI/CD,不斷優(yōu)化軟件更新流程。除了完善運維工具外,更重要的是中國電信還會借鑒DevOps理念優(yōu)化運維體系,培養(yǎng)服務化架構軟件維護人才,構建NFV生產維護流水線,以應對5GC服務化架構的各種挑戰(zhàn)。

5G承擔了國家賦予的網絡強國、產業(yè)升級等重任,提前發(fā)放5G牌照代表了國家加速5G商用步伐的決心。雖然5G網絡商用仍然面臨三大挑戰(zhàn),但是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充分協(xié)作,相信這些挑戰(zhàn)終將會在商用過程中逐步得到解決,同時也要正視引領新一代通信技術發(fā)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希望中國電信在5G領域的開拓工作能夠有效地幫助網絡強國和產業(yè)升級的目標早日實現(xiàn)。

責任編輯:趙寧寧 來源: 通信世界網
相關推薦

2018-09-21 10:00:18

5G運營商通信網絡

2020-11-20 14:22:15

5G運營商華為

2019-08-29 07:44:00

5G運營商頻率

2020-03-25 11:12:08

運營商5G網絡

2018-06-27 10:56:51

運營商5G移動通信

2020-12-17 09:52:36

5G信運營電信

2021-04-29 17:27:42

5G運營商網絡

2018-05-30 15:05:32

5G運營商網絡技術

2021-11-10 09:33:58

5G運營商聯(lián)通

2015-05-26 10:28:25

5G

2019-12-23 14:36:24

運營商攜號轉網5G

2018-04-26 04:49:22

2G5G網絡

2018-01-16 04:38:37

5G運營商電信

2020-03-09 08:20:43

5G運營商網絡

2020-11-19 10:19:54

5G

2020-10-10 09:18:23

5G運營商技術

2015-12-02 10:46:11

NFV網絡虛擬化SDN

2015-04-21 11:04:18

NFV網絡功能虛擬化

2020-12-17 09:51:01

微信5G

2020-06-23 08:35:14

運營商5G網絡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