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1行代碼的“拍一拍”,網(wǎng)友們都已經(jīng)玩上癮了!
上周,微信悄悄更新了一個有意思的彩蛋功能:「拍一拍」 ,刷屏微信群聊,登上微博、知乎熱搜。
圖片來自 Pexels
就是雙擊一下好友的頭像會震動,接著會顯示一條灰色消息,提醒你「拍了拍」好友 。
這么一個安靜、克制的小功能,沒想到經(jīng)過腦洞大開的網(wǎng)友們一發(fā)揮,更改自己的昵稱后變得搞笑起來。
當大家在微信群聊中一起改群昵稱后,更是活脫脫地能演一出戲。
浪漫的小龍哥在朋友圈說只用到了一行代碼,可以說是微信史上最短的一行功能代碼。
很多人感興趣這一行代碼是什么樣的,于是有大神就貼出了下面這一行使用了 Lambda 語法的 C++ 代碼:
- head.onDoubleClick([&](e){ msgSender.send({.msgType= MSG_TYPE_SYSTEM_TEXT, .contentTemplate = fmt("%s拍了拍%s" , app.getCurrentUser(), e.target)}); });
這行代碼主要是在「拍了拍」前后傳遞你和好友的微信昵稱參數(shù),發(fā)送給相應接口后輸出為一條小灰色條消息。
至于雙擊頭像的抖動效果并沒有包括在內(nèi),這個功能其實在早先的版本中一直是有的。
上周去了廣州微信總部出差,跟同事吃飯時說起最近會出個一行代碼的小功能,當時沒在意以為說著玩的,沒想到真出了這么個令人驚喜的功能。
有人喜歡也有人覺得雞肋,會覺得說這個提醒功能太弱了,不點開都發(fā)覺不了,QQ 的抖一抖多好,用閃屏震動來提醒你。
微信一向是克制的。
我最喜歡它的地方在于,當要跟人說話時,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直接地問:在么? 或者發(fā)一個 Hi,尤其是跟不常聯(lián)系的朋友。先拍一下對方再說話,能緩解氣氛。
在微信群聊中則更加實用,面對刷屏的消息而你想回復中間某個人時,不用再去單獨@他 ,也不需要引用他的話那樣麻煩,雙擊拍一下他然后說話就行了,對方也自然能知道你是在跟他講。
這樣簡單的一個小功能,更有意愿和好友互動了,這是一件好事。你覺得這個「拍一拍」功能如何呢?
作者:蘇克 1900
編輯:陶家龍
出處: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高級農(nóng)民工(ID:Mocu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