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快照:中國》最新報告:中國5G發(fā)展布局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全球經濟都都按下了暫停鍵,但全球的5G速度似乎不敢慢下來。5G的高速度和低延遲,意味著它非常適合為智慧網絡,自動駕駛,遠程機器人手術等高新技術領域提供網絡支持。相比于各項貿易協議中的關稅問題,在無線通信大潮競爭中拔得頭籌更為關鍵。
5G在「新基建」占據首要地位,也是兩會期間各行各業(yè)專家提案中的關鍵詞。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的「以5G-V2X為起點建立萬物互聯智慧城市」,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的「5G鄉(xiāng)村教育第一課」,中國聯通總經理張云勇的「5G新基建」。中國5G技術發(fā)展圖景報告,將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5G速度」。
下一個5G時代來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驅動數字轉型
下一代的無線時代已經來臨,全球多個國家已經在激烈的5G競賽中取得領先地位。到今年年底,18個國家的電信公司將推出5G網絡,并且超過五分之一的國家將推出5G服務。
引領世界5G的發(fā)展和部署,成為多個國家的首要任務。任何一個國家成為全球范圍內5G標準的制定者,都將為本國未來產業(yè)互聯網的發(fā)展贏得重要機遇。
5G將徹底改革科技行業(yè),并且成為第四次產業(yè)革命的中堅力量,新標準的全球領跑者也可能會成為互聯網技術的領跑者。5G是一種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技術:相比4G,它的速度,快100倍,并且延遲會降低120倍。
事實上,連接5G后,人們預計將每月從日常上網活動中,節(jié)約出大概一天的時間,比如更快的流媒體,下載電影、電視劇、音樂、游戲和社交媒體等。
5G的變革力量遠遠超過現在,下一代5G標準將驅動數十億的新型互聯網設備,以重塑商業(yè)世界的速度推動變革技術的采用。
5G技術的普及將促進以下技術的創(chuàng)新:物聯網和智慧家居,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互聯網和自動駕駛,以及遠程醫(yī)療。
5G將引領第四次工業(yè)革命——驅動數字轉型
確保國家5G發(fā)展的全球領導地位,以及由此帶來的在互聯網開發(fā)方面的領先地位,可能將為各國贏得數十年的競爭優(yōu)勢。
我們可以參考5G的前身4G:美國4G的領導地位,為美國帶來了1000億美元GDP的增長,帶來互聯網相關工作84%增長,以及為美國公司帶來了1250億美元收入,如果美國沒有在4G時代的領先地位,這些都不復存在。在4G的競爭中的領先地位,帶給美國諸多創(chuàng)新方面的優(yōu)勢,并催生了非常強大的新型公司、行業(yè)和商業(yè)模式——其中許多公司都是同領域中的全球第一。
正如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 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如果沒有美國在4G領域的成就,就不會有Ub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公司,至少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樣。
考慮到5G巨大的商業(yè)潛力,預計該標準將比4G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影響,這就讓獲得5G的領導地位顯得更加重要??傊?,5G技術預計將在未來15年為全球經濟貢獻2.2萬億美元。
中國5G網絡部署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市場,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擁有4.6億個5G連接。
屆時,中國三大國有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5G服務將覆蓋65%的人口,5G連接將占中國移動總連接的29%。中國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在2020年實現大規(guī)模5G商用的部署,一直到2019年10月,中國正努力部署5G商用服務。
據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CAICT)預計,從2020年到2025年,中國將投資9000億至1.5萬億元人民幣(約1340億至2230億美元)開發(fā)5G網絡。
中國預計的5G建設和投入使用
中國已經錯失了3G和4G時代的發(fā)展機會,搭上5G發(fā)展的快車至關重要。2012年,在中國移動推出4G服務的前兩年,中國加入了一項促進5G研發(fā)的國際倡議。
5G發(fā)展一直是《中國制造2025》政策路線圖和「十三五」規(guī)劃的核心。成為市場的首先進入者,對中國,以及每個希望在競爭中領先的國家,都很重要,尤其在提高全球領導力方面。
CAICT(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對中國5G市場發(fā)展的預期顯示,到2025年,中國5G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1萬億元人民幣(約1660億美元),占中國大陸GDP總量的3.2%。
預計到2030年,5G將為中國GDP增長貢獻約5.8%,創(chuàng)造800萬個就業(yè)崗位,增加2.9萬億元人民幣(約420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
2020年至2025年期間,中國5G網絡商用創(chuàng)造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收入,預計分別達到10.6萬億元(1.5萬億美元)和24.8萬億元(3.6萬億美元)。
預計2020年至2030年,互聯網公司和應用開發(fā)商創(chuàng)造的5G相關總收入,將達到10.7萬億元人民幣(約1.6萬億美元)。
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性政策舉措,助力5G發(fā)展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致力于推動全球統(tǒng)一5G標準的發(fā)展。2013年,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發(fā)改委成立了IMT-2020(5G)促進小組,由近60名致力于推動5G研究的行業(yè)專家組成。之后一直與美國、韓國、日本、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政府及行業(yè)協會,就5G展開合作。
IMT-2020(5G)促進小組在5G發(fā)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使中國在5G通用標準背后擁有更大的知識產權份額;截至5月,中國企業(yè)持有國際專利的30%都與5G連接標準有關。
此外,IMT-2020(5G)推廣小組開展了自己的5G試驗,并在2018年10月完成了基于3GPP發(fā)布15標準的第三階段非獨立(NSA)試驗。
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對國內三家持牌運營商下發(fā)5G牌照,并且降低了5G牌照每兆赫的收費標準。同時還能對前三年的費用實行全免,許可證頒發(fā)滿七年,才會恢復全額收費。
工信部發(fā)布了5G試用頻譜許可證后不久,便頒發(fā)了商用5G許可證,以便在2020年加速實現5G商業(yè)化。2018年12月,工信部向三家國有移動網絡運營商頒發(fā)了中低端5G測試頻率許可證,為每個MNO分配了不同的頻段:中國移動獲得了2.6GHz和4.9GHz頻段的頻譜許可證,中國聯通獲得了3.5GHz至3.6GHz頻段的頻譜,中國電信獲得了3.4GHz至3.5GHz頻段的頻譜。
隨后在2019年6月,工信部便將原本計劃10月下發(fā)的5G商用許可證,提前向運營商開放,以加速5G商業(yè)部署。
中國5G的技術標準
標準:5G獨立網組(SA)架構是中國主要部署目標,但同時運營商也在對SA(獨立網組)和NSA(非獨立網組)架構進行測試。
中國正在推動SA規(guī)范,以確保建設最先進的基礎設施。SA方法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資來構建5G新網絡,包括基站、回程鏈路和核心網絡。SA 5G網絡能夠使4G和5G服務并行運行,消除LTE集成的復雜性,有利于建設規(guī)模經濟。
另一方面,NSA模式利用了現有的基礎設施,并輔以在高密度地區(qū)的定向小單元部署,相比于SA模式,能更快的走向市場。
這就是為何雖然中國最初主打SA模式,但是為了能加快5G部署速度,同時采用了NSA模式。
頻譜:中國首先推出低頻5G,并將高頻作為補充。與以往的組網技術相比,5G網絡需要在毫米波頻譜和中頻頻段有大量相鄰的頻譜塊才能充分發(fā)揮潛力。
高波段頻譜:到目前為止,盡管工信部在2017年7月批準了兩個毫米波頻段,24GHz至27GHz和37GHz至42GHz,用于研究和測試,但尚未為5G分配商用毫米波頻譜。
預計到2020年或2021年,中國將在mmWave(毫米波)頻段分配頻譜,屆時,中國可能將在商用移動服務的mmWave(毫米波)頻譜數量方面接近領先國家美國。
中頻頻譜。中國已經為運營商分配了300兆赫的中頻頻譜用于測試,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其頻譜測試數量在各個國家中排名第三。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將躍居第二位,屆時中國將有大約500兆赫的中頻頻譜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