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本該提高效率的組件庫,最后為什么成了效率殺手?

開發(fā) 前端
年中的時候作為評委參加了公司設計通道晉升評審,完整的聽了10位同學的工作匯報和個人總結,果然不出所料,每個同學匯報里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設計規(guī)范”或“組件庫”的這么一個模塊。

 

年中的時候作為評委參加了公司設計通道晉升評審,完整的聽了10位同學的工作匯報和個人總結,果然不出所料,每個同學匯報里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設計規(guī)范”或“組件庫”的這么一個模塊。

本想著平靜的聽完打個醬油就完事了,但還是沒忍住問了其中一個同學:“你們平時是怎么用組件庫協(xié)作的?”具體答案記不清了,我轉譯一下,大概的意思是他會約束幾個元素,比如按鈕 / 圓角 / 字體字號規(guī)范設計稿,其余的地方需要就自由發(fā)揮。

顯然這個答案我是不買單的,反而帶來了關于組件庫的幾個問題和思考:

設計管理是門學問(對設計工作的管理,不是對人的管理哈),一定程度上細節(jié)是不影響大局的,這就好比地球上的人分白種人 / 黃種人 / 黑種人,盡管每一個白種人的長相各不相同,但放在亞洲的任何一個國家你都能第一時間分辨出來種族的不同,他們的特征是膚色(品牌色),身材(造型)跟發(fā)型 / 手飾是否統(tǒng)一基本沒有關系,可不要拿了芝麻丟了西瓜。

大多數同學都有患得患失的心理,認為準備足夠多的組件就可以應對所有問題,像樂高的零件一樣可以快速拼裝完成各類需求,同時保證了一致性。

但理想終歸是理想。試想一下家里,是否堆砌了各種看似有用實則沒卵用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以我自己為例,家里的購物袋堆滿了一個櫥柜,我對這些袋子的規(guī)劃有2方面,一部用途是裝垃圾,另外一部分用途是外出裝些雜物。結局跟你想的一樣,購物袋占據了我家2平方米的位置,也就是說我用價值10w的體積容納了不足20塊錢的垃圾…

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具備再生或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事或物,不要留戀。畢竟不是稀有資源,囤積真沒必要,該清理就清理,組件庫也是這樣。

進入正題前,容我再啰嗦一下基本規(guī)范,UI設計本質無非就是對信息的編排 ,只需要想清楚“信息”和“編排”,整個UI的規(guī)則也能明確很多。所以試著去拆解下這兩個key word:

信息這塊不需要廢話了,重點說下排布中的間距。間距的設置往往是屯余的引子,大毛病從來都是小事積累出來的,要想治標還得治下本,如下圖:

通常的間距是按照線性增長的方式,遵循NX的公式(N為最小單元)。坦誠地講線性增長的方式有點像溫水煮青蛙,遞進的元素太小,所以感覺加一個就加一個了,讓人滋生了無所謂的念頭。打消這個念頭的方式就是用指數增長去取代線性增長,合理的控制間距梯度,一定程度上會節(jié)制屯余。

另外要運用好 design token (設計編碼 / 密鑰)的方式去幫助我們管理元素,這個概念是2014年Salesforce提出來的,token已經成為了許多設計系統(tǒng)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常用的方式就是按照衣服號去編碼,通過“S”“L”“M”的代號賦予界面呼吸感。同理,其他的小微組件也同樣可以用編碼的方式去管理。不用擔心不夠用,畢竟這些尺碼滿足著全球70億人的穿衣需求,你的間距還能多過70億人的身材么?

基礎說完了,開始進入正題,如果你也遇到了上述類似的問題,那么可以帶著審視的目光來看待組件庫,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重新思考:

1. 增加倉庫類型,強化臨時倉庫

像 Ant Design / Salesforce 這種重量級的組件庫一般是開放通用型組件,不一定完全貼合我們自身業(yè)務,所以做好組件庫的分類是對基礎的夯實。

區(qū)分這三個類型非常的簡單,只要你玩過王者榮耀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明白:

這個圖應該都用不著我再解釋了哈哈哈哈,重點說下臨時型組件分類吧,這種組件定位是針對突發(fā)狀況的應對策略,屬于定制型組件,只針對你當前遇到場景,未必是可以有復用價值。所以這種組件雖然價值不低,但恰恰是組件庫的癌細胞,特殊場景永遠不會少,如果草率的歸類到業(yè)務型組件,會越積越多,越積越龐大,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整個組件庫的迭代升級。放在臨時型分類里有需求再召喚也不失是一種辦法。

2. 封裝workflow,降低操作精度

組件顆粒度太細會導致操作的精度無限度的加大,提高效率的同時又在折損效率,莫不如精進一步,把封裝組件變成封裝工作流(workflow),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從交互設計的思路去做UI設計組件,這種做法會極大的解放生產力,特別是針對多端設備做設計的時候,可真是一鍵適配iOS / android /小程序 / H5等等。

上圖是以登錄為例,同樣的流程封裝可以用在電商應用的“賬號管理”“地址管理”“城市選擇” / 社交應用的“評論回復”等等場景里。

這塊我推薦體驗下蘋果的“捷徑”,workflow的歷史也很久了,可以通過這款APP去再次理解一下極致的生產力。

封裝workflow的做法也是避免微觀管理的措施之一,還是那個觀點分的太細很容易造成精力不聚焦,手忙腳亂的去拼每一個細節(jié),稍微宏觀的東西反而被擱置了。

總結一下

丘吉爾曾經說過,“改變就是改善”,而“完美就是經常改變”。如果我們過于嚴格的一致性實施“非一既二”可能會導致更大的麻煩,甚至會讓我們將停止創(chuàng)新。組件庫也是相同的道理,定制化組件沒有類別就沒必要硬塞到通用或者業(yè)務里面,單獨拎出來放著讓需求證明價值也是一個辦法。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優(yōu)設
相關推薦

2010-04-13 15:14:31

Oracle優(yōu)化

2023-05-17 16:47:47

物聯(lián)網智能建筑

2015-11-27 12:59:11

Android技巧提高效率

2018-09-30 14:46:38

Linux命令技巧

2019-06-25 08:42:13

Linux命令指令

2023-10-23 15:02:53

JavaScript

2015-09-06 16:05:57

綠色數據中心效率

2012-03-27 09:17:43

Visual Stud

2025-01-15 17:00:00

開發(fā)Linux命令

2020-06-04 15:55:54

GitHub代碼開發(fā)者

2012-06-01 14:44:27

惠普臺式機

2012-07-16 00:51:36

程序員效率

2020-03-22 08:46:06

物聯(lián)網IOT物聯(lián)網技術

2015-05-22 14:01:50

編程提高效率

2010-09-09 16:51:50

2020-01-21 19:39:31

數據中心服務器工具

2023-01-10 11:18:29

DevOps

2014-12-12 09:52:04

JavaScript

2015-06-02 09:33:30

編程效率程序員

2016-12-29 11:41:45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