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關于現(xiàn)代包管理器的深度思考-為什么現(xiàn)在我更推薦 pnpm 而不是 npm/yarn?

開發(fā) 前端
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個業(yè)內(nèi)一款出色的包管理器——pnpm。目前 GitHub 已經(jīng)有 star 9.8k,現(xiàn)在已經(jīng)相對成熟且穩(wěn)定了。它由 npm/yarn 衍生而來,但卻解決了 npm/yarn 內(nèi)部潛在的 bug,并且極大了地優(yōu)化了性能,擴展了使用場景。

 很長時間沒有更新原創(chuàng)文章了,但是還一直在思考和沉淀當中,后面公眾號會更頻繁地輸出一些前端工程相關的干貨,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啟發(fā),也希望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幫助大家提升效率。

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個業(yè)內(nèi)一款出色的包管理器——pnpm。目前 GitHub 已經(jīng)有 star 9.8k,現(xiàn)在已經(jīng)相對成熟且穩(wěn)定了。它由 npm/yarn 衍生而來,但卻解決了 npm/yarn 內(nèi)部潛在的 bug,并且極大了地優(yōu)化了性能,擴展了使用場景。下面是本文的思維導圖:


一、什么是 pnpm ?

pnpm 的官方文檔(https://pnpm.js.org/en/)是這樣說的:

  1. Fast, disk space efficient package manager 

因此,pnpm 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包管理器,這一點跟 npm/yarn 沒有區(qū)別,但它作為殺手锏的兩個優(yōu)勢在于:

  • 包安裝速度極快;
  • 磁盤空間利用非常高效。

它的安裝也非常簡單。可以有多簡單?

  1. npm i -g pnpm 

二、特性概覽

1. 速度快

pnpm 安裝包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先以 React 包為例來對比一下:


可以看到,作為黃色部分的 pnpm,在絕多大數(shù)場景下,包安裝的速度都是明顯優(yōu)于 npm/yarn,速度會比 npm/yarn 快 2-3 倍。

對 yarn 比較熟悉的同學可能會說,yarn 不是有 PnP 安裝模式(https://classic.yarnpkg.com/en/docs/pnp/)嗎?直接去掉 node_modules,將依賴包內(nèi)容寫在磁盤,節(jié)省了 node 文件 I/O 的開銷,這樣也能提升安裝速度。(具體原理見這篇文章(https://loveky.github.io/2019/02/11/yarn-pnp/))

接下來,我們以這樣一個倉庫(https://github.com/pnpm/benchmarks-of-javascript-package-managers)為例,我們來看一看 benchmark 數(shù)據(jù),主要對比一下 pnpm 和 yarn PnP:


從中可以看到,總體而言,pnpm 的包安裝速度還是明顯優(yōu)于 yarn PnP的。

2. 高效利用磁盤空間

pnpm 內(nèi)部使用基于內(nèi)容尋址的文件系統(tǒng)來存儲磁盤上所有的文件,這個文件系統(tǒng)出色的地方在于:

  • 不會重復安裝同一個包。用 npm/yarn 的時候,如果 100 個項目都依賴 lodash,那么 lodash 很可能就被安裝了 100 次,磁盤中就有 100 個地方寫入了這部分代碼。但在使用 pnpm 只會安裝一次,磁盤中只有一個地方寫入,后面再次使用都會直接使用 hardlink(硬鏈接,不清楚的同學詳見這篇文章(https://www.cnblogs.com/itech/archive/2009/04/10/1433052.html))。
  • 即使一個包的不同版本,pnpm 也會極大程度地復用之前版本的代碼。舉個例子,比如 lodash 有 100 個文件,更新版本之后多了一個文件,那么磁盤當中并不會重新寫入 101 個文件,而是保留原來的 100 個文件的 hardlink,僅僅寫入那一個新增的文件。

3. 支持 monorepo

隨著前端工程的日益復雜,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使用 monorepo。之前對于多個項目的管理,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多個 git 倉庫,但 monorepo 的宗旨就是用一個 git 倉庫來管理多個子項目,所有的子項目都存放在根目錄的packages目錄下,那么一個子項目就代表一個package。如果你之前沒接觸過 monorepo 的概念,建議仔細看看這篇文章(https://www.perforce.com/blog/vcs/what-monorepo)以及開源的 monorepo 管理工具lerna(https://github.com/lerna/lerna#readme),項目目錄結構可以參考一下 babel 倉庫(https://github.com/babel/babel)。

pnpm 與 npm/yarn 另外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支持了 monorepo,體現(xiàn)在各個子命令的功能上,比如在根目錄下 pnpm add A -r, 那么所有的 package 中都會被添加 A 這個依賴,當然也支持 --filter字段來對 package 進行過濾。

4. 安全性高

之前在使用 npm/yarn 的時候,由于 node_module 的扁平結構,如果 A 依賴 B, B 依賴 C,那么 A 當中是可以直接使用 C 的,但問題是 A 當中并沒有聲明 C 這個依賴。因此會出現(xiàn)這種非法訪問的情況。但 pnpm 腦洞特別大,自創(chuàng)了一套依賴管理方式,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保證了安全性,具體怎么體現(xiàn)安全、規(guī)避非法訪問依賴的風險的,后面再來詳細說說。

三、依賴管理

npm/yarn install 原理

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首先,執(zhí)行 npm/yarn install之后,包如何到達項目 node_modules 當中。其次,node_modules 內(nèi)部如何管理依賴。

執(zhí)行命令后,首先會構建依賴樹,然后針對每個節(jié)點下的包,會經(jīng)歷下面四個步驟:

- 1. 將依賴包的版本區(qū)間解析為某個具體的版本號

- 2. 下載對應版本依賴的 tar 包到本地離線鏡像

- 3. 將依賴從離線鏡像解壓到本地緩存

- 4. 將依賴從緩存拷貝到當前目錄的 node_modules 目錄

然后,對應的包就會到達項目的node_modules當中。

那么,這些依賴在node_modules內(nèi)部是什么樣的目錄結構呢,換句話說,項目的依賴樹是什么樣的呢?

在 npm1、npm2 中呈現(xiàn)出的是嵌套結構,比如下面這樣:

  1. node_modules 
  2. └─ foo 
  3.    ├─ index.js 
  4.    ├─ package.json 
  5.    └─ node_modules 
  6.       └─ bar 
  7.          ├─ index.js 
  8.          └─ package.json 

如果 bar 當中又有依賴,那么又會繼續(xù)嵌套下去。試想一下這樣的設計存在什么問題:

  1. 依賴層級太深,會導致文件路徑過長的問題,尤其在 window 系統(tǒng)下。
  2. 大量重復的包被安裝,文件體積超級大。比如跟 foo 同級目錄下有一個baz,兩者都依賴于同一個版本的lodash,那么 lodash 會分別在兩者的 node_modules 中被安裝,也就是重復安裝。
  3. 模塊實例不能共享。比如 React 有一些內(nèi)部變量,在兩個不同包引入的 React 不是同一個模塊實例,因此無法共享內(nèi)部變量,導致一些不可預知的 bug。

接著,從 npm3 開始,包括 yarn,都著手來通過扁平化依賴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我明明就裝個 express,為什么 node_modules里面多了這么多東西?


沒錯,這就是扁平化依賴管理的結果。相比之前的嵌套結構,現(xiàn)在的目錄結構類似下面這樣:

  1. node_modules 
  2. ├─ foo 
  3. |  ├─ index.js 
  4. |  └─ package.json 
  5. └─ bar 
  6.    ├─ index.js 
  7.    └─ package.json 

所有的依賴都被拍平到node_modules目錄下,不再有很深層次的嵌套關系。這樣在安裝新的包時,根據(jù) node require 機制,會不停往上級的node_modules當中去找,如果找到相同版本的包就不會重新安裝,解決了大量包重復安裝的問題,而且依賴層級也不會太深。

之前的問題是解決了,但仔細想想這種扁平化的處理方式,它真的就是無懈可擊嗎?并不是。它照樣存在諸多問題,梳理一下:

  1. 依賴結構的不確定性。
  2. 扁平化算法本身的復雜性很高,耗時較長。
  3. 項目中仍然可以非法訪問沒有聲明過依賴的包

后面兩個都好理解,那第一點中的不確定性是什么意思?這里來詳細解釋一下。

假如現(xiàn)在項目依賴兩個包 foo 和 bar,這兩個包的依賴又是這樣的:


那么 npm/yarn install 的時候,通過扁平化處理之后,究竟是這樣


還是這樣?


答案是: 都有可能。取決于 foo 和 bar 在 package.json中的位置,如果 foo 聲明在前面,那么就是前面的結構,否則是后面的結構。

這就是為什么會產(chǎn)生依賴結構的不確定問題,也是 lock 文件誕生的原因,無論是package-lock.json(npm 5.x才出現(xiàn))還是yarn.lock,都是為了保證 install 之后都產(chǎn)生確定的node_modules結構。

盡管如此,npm/yarn 本身還是存在扁平化算法復雜和package 非法訪問的問題,影響性能和安全。

pnpm 依賴管理

pnpm 的作者Zoltan Kochan發(fā)現(xiàn) yarn 并沒有打算去解決上述的這些問題,于是另起爐灶,寫了全新的包管理器,開創(chuàng)了一套新的依賴管理機制,現(xiàn)在就讓我們?nèi)ヒ惶骄烤埂?/p>

還是以安裝 express 為例,我們新建一個目錄,執(zhí)行:

  1. pnpm init -y 

然后執(zhí)行:

  1. pnpm install express 

我們再去看看node_modules:

  1. .pnpm 
  2. .modules.yaml 
  3. express 

我們直接就看到了express,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僅僅只是一個軟鏈接,不信你打開看看,里面并沒有 node_modules 目錄,如果是真正的文件位置,那么根據(jù) node 的包加載機制,它是找不到依賴的。那么它真正的位置在哪呢?

我們繼續(xù)在 .pnpm 當中尋找:

  1. ▾ node_modules 
  2.   ▾ .pnpm 
  3.     ▸ accepts@1.3.7 
  4.     ▸ array-flatten@1.1.1 
  5.     ... 
  6.     ▾ express@4.17.1 
  7.       ▾ node_modules 
  8.         ▸ accepts 
  9.         ▸ array-flatten 
  10.         ▸ body-parser 
  11.         ▸ content-disposition 
  12.         ... 
  13.         ▸ etag 
  14.         ▾ express 
  15.           ▸ lib 
  16.             History.md 
  17.             index.js 
  18.             LICENSE 
  19.             package.json 
  20.             Readme.md 

好家伙!竟然在 .pnpm/express@4.17.1/node_modules/express下面找到了!

隨便打開一個別的包:


好像也都是一樣的規(guī)律,都是 @version/node_modules/ 這種目錄結構。并且 express 的依賴都在.pnpm/express@4.17.1/node_modules下面,這些依賴也全都是軟鏈接。

再看看.pnpm,.pnpm目錄下雖然呈現(xiàn)的是扁平的目錄結構,但仔細想想,順著軟鏈接慢慢展開,其實就是嵌套的結構!

  1. ▾ node_modules 
  2.   ▾ .pnpm 
  3.     ▸ accepts@1.3.7 
  4.     ▸ array-flatten@1.1.1 
  5.     ... 
  6.     ▾ express@4.17.1 
  7.       ▾ node_modules 
  8.         ▸ accepts  -> ../accepts@1.3.7/node_modules/accepts 
  9.         ▸ array-flatten -> ../array-flatten@1.1.1/node_modules/array-flatten 
  10.         ... 
  11.         ▾ express 
  12.           ▸ lib 
  13.             History.md 
  14.             index.js 
  15.             LICENSE 
  16.             package.json 
  17.             Readme.md 

將包本身和依賴放在同一個node_module下面,與原生 Node 完全兼容,又能將 package 與相關的依賴很好地組織到一起,設計十分精妙。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根目錄下的 node_modules 下面不再是眼花繚亂的依賴,而是跟 package.json 聲明的依賴基本保持一致。即使 pnpm 內(nèi)部會有一些包會設置依賴提升,會被提升到根目錄 node_modules 當中,但整體上,根目錄的node_modules比以前還是清晰和規(guī)范了許多。

四、再談安全

不知道你發(fā)現(xiàn)沒有,pnpm 這種依賴管理的方式也很巧妙地規(guī)避了非法訪問依賴的問題,也就是只要一個包未在 package.json 中聲明依賴,那么在項目中是無法訪問的。

但在 npm/yarn 當中是做不到的,那你可能會問了,如果 A 依賴 B, B 依賴 C,那么 A 就算沒有聲明 C 的依賴,由于有依賴提升的存在,C 被裝到了 A 的node_modules里面,那我在 A 里面用 C,跑起來沒有問題呀,我上線了之后,也能正常運行啊。不是挺安全的嗎?

還真不是。

第一,你要知道 B 的版本是可能隨時變化的,假如之前依賴的是C@1.0.1,現(xiàn)在發(fā)了新版,新版本的 B 依賴 C@2.0.1,那么在項目 A 當中 npm/yarn install 之后,裝上的是 2.0.1 版本的 C,而 A 當中用的還是 C 當中舊版的 API,可能就直接報錯了。

第二,如果 B 更新之后,可能不需要 C 了,那么安裝依賴的時候,C 都不會裝到node_modules里面,A 當中引用 C 的代碼直接報錯。

還有一種情況,在 monorepo 項目中,如果 A 依賴 X,B 依賴 X,還有一個 C,它不依賴 X,但它代碼里面用到了 X。由于依賴提升的存在,npm/yarn 會把 X 放到根目錄的 node_modules 中,這樣 C 在本地是能夠跑起來的,因為根據(jù) node 的包加載機制,它能夠加載到 monorepo 項目根目錄下的 node_modules 中的 X。但試想一下,一旦 C 單獨發(fā)包出去,用戶單獨安裝 C,那么就找不到 X 了,執(zhí)行到引用 X 的代碼時就直接報錯了。

這些,都是依賴提升潛在的 bug。如果是自己的業(yè)務代碼還好,試想一下如果是給很多開發(fā)者用的工具包,那危害就非常嚴重了。

npm 也有想過去解決這個問題,指定--global-style參數(shù)即可禁止變量提升,但這樣做相當于回到了當年嵌套依賴的時代,一夜回到解放前,前面提到的嵌套依賴的缺點仍然暴露無遺。

npm/yarn 本身去解決依賴提升的問題貌似很難完成,不過社區(qū)針對這個問題也已經(jīng)有特定的解決方案: dependency-check,地址: https://github.com/dependency-check-team/dependency-check

但不可否認的是,pnpm 做的更加徹底,獨創(chuàng)的一套依賴管理方式不僅解決了依賴提升的安全問題,還大大優(yōu)化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性能。

五、日常使用

說了這么多,估計你會覺得 pnpm 挺復雜的,是不是用起來成本很高呢?

恰好相反,pnpm 使用起來十分簡單,如果你之前有 npm/yarn 的使用經(jīng)驗,甚至可以無縫遷移到 pnpm 上來。不信我們來舉幾個日常使用的例子。

pnpm install

跟 npm install 類似,安裝項目下所有的依賴。但對于 monorepo 項目,會安裝 workspace 下面所有 packages 的所有依賴。不過可以通過 --filter 參數(shù)來指定 package,只對滿足條件的 package 進行依賴安裝。

當然,也可以這樣使用,來進行單個包的安裝:

  1. // 安裝 axios 
  2. pnpm install axios 
  3. // 安裝 axios 并將 axios 添加至 devDependencies 
  4. pnpm install axios -D 
  5. // 安裝 axios 并將 axios 添加至 dependencies 
  6. pnpm install axios -S 

當然,也可以通過 --filter 來指定 package。

pnpm update

根據(jù)指定的范圍將包更新到最新版本,monorepo 項目中可以通過 --filter 來指定 package。

pnpm uninstall

在 node_modules 和 package.json 中移除指定的依賴。monorepo 項目同上。舉例如下:

  1. // 移除 axios 
  2. pnpm uninstall axios --filter package-a 

pnpm link

將本地項目連接到另一個項目。注意,使用的是硬鏈接,而不是軟鏈接。如:

  1. pnpm link ../../axios 

另外,對于我們經(jīng)常用到npm run/start/test/publish,這些直接換成 pnpm 也是一樣的,不再贅述。更多的使用姿勢可參考官方文檔: https://pnpm.js.org/en/

可以看到,雖然 pnpm 內(nèi)部做了非常多復雜的設計,但實際上對于用戶來說是無感知的,使用起來非常友好。并且,現(xiàn)在作者現(xiàn)在還一直在維護,目前 npm 上周下載量已經(jīng)有 10w +,經(jīng)歷了大規(guī)模用戶的考驗,穩(wěn)定性也能有所保障。

因此,綜合來看,pnpm 是一個相比 npm/yarn 更優(yōu)的方案,期待未來 pnpm 能有更多的落地。

 

責任編輯:姜華 來源: 前端三元同學
相關推薦

2022-02-28 10:22:08

前端管理工具

2023-04-12 00:00:40

Node.jsMonoreponpm

2022-02-21 09:58:31

包管理器npmyarn

2024-06-20 08:06:04

2017-09-11 19:58:06

PostgreSQLMySQL數(shù)據(jù)庫

2022-05-26 08:01:44

Pnpm包管理器磁盤

2021-11-29 12:11:09

npm包管理器工具

2019-04-19 11:56:48

框架AI開發(fā)

2022-02-25 14:19:56

依賴管理前端命令

2022-09-16 22:23:35

pnpmCLI軟件

2021-11-11 11:13:20

js Npm基礎

2012-10-10 16:52:21

CentOSDebianUbuntu

2024-05-10 08:41:05

NPMYarn

2022-08-03 00:04:29

pnpmyarnnpm

2021-04-18 12:37:46

bspwmLinux窗口管理器

2023-01-11 12:14:50

NeoVimVim開發(fā)

2025-03-25 08:50:00

2021-02-26 05:30:25

元素For-Each代碼

2021-03-26 11:50:28

Linuxexals

2020-03-09 11:43:35

RustCargo編程語言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