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還是只改一點點 聊聊Windows 11開始菜單
或許是曾經(jīng)說“Windows 10是最后一版Windows”的Jerry Nixon離職了,所以微軟發(fā)布了Windows 11。當然這是玩笑,微軟選擇Windows 11,大概率是因為微軟覺得這個版本對于自己來說非常重要,同時相對于此前的變化過大,用新名字更能代表它的大變化,同時更容易讓大家接受。試想如果Windows 11還叫Windows 10,恐怕就有人跳出來說“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其實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變化。微軟很自然的借鑒了macOS的特點,將底部的圖標居中了。不過這樣做似乎也并沒有大幅提升微軟的品味,只換來大家異口同聲的抄襲。當然,在我看來,Windows 11與macOS在底部設計的區(qū)別依舊大了去了。macOS一直始終如一,而Windows則捉摸不定,在我看來甚至走了回頭路。
Windows 11的開始菜單,給我的感覺是外觀上似乎大改,但只是操作上的一點點改動而已,而且改的也不好。
個人認為,開始菜單的意義在于讓用戶用更少的操作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就以這一點為衡量標準,簡單回顧一下開始菜單。
大家最熟悉的Windows XP、Windows 7,其開始菜單是非常簡單的,左側是固定的程序,右側則是與用戶相關的文件夾。它的邏輯非常簡單,默認用戶將重要資料存儲在用戶文件夾中,用戶將常用軟件固定在左側。這樣一來,無論是打開軟件還是查找資料,都能盡可能減少用戶點擊。

Windows XP

Windows 7
舉一個例子,用戶要打開沒有固定在左側的程序,需要依次點擊開始菜單-所有程序-找到對應文件夾或者程序圖標-點擊圖標,除了第一步和第四步的必要操作,中間需要兩步,共四步。我們將此作為標準。
到了Windows 8,很明顯微軟沒有讓用戶用更少的操作做更多的事情,完全是反著來,用戶操作一通,完全不知道想要找的應用在哪,這也是Windows 8開始菜單失敗的原因。它挑戰(zhàn)了用戶習慣,然后讓用戶操作變得更加繁瑣。由于大家紛紛用行動表明Windows 8是一款失敗的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 8
同樣打開一個沒有額外固定位置的程序,Windows 8用戶需要依次點擊開始菜單-點擊向下展開所有程序-找到對應文件夾或者程序圖標-點擊圖標,同樣是四步,但整個過程在完全不同的界面之間切換,并且由上下滑動查找改為左右滑動查找,操作更加復雜。
Windows 10就更加直接了,左側為所有程序,右側為固定的程序,所有操作均為上下滑動,與Windows 7及以前的用戶習慣保持一致,并且所有程序更加直觀。這種設計的好處在于將操作進一步簡單化。

Windows 10
咱們看看在Windows 10下打開沒有固定位置的應用需要幾步,點擊開始菜單-上下滑動查找對應文件夾或者程序圖標-點擊圖標,只有三步,而且整個操作在同一個界面下進行,直觀、簡單。
Windows 11變的更像Windows 7了,這么說是因為Windows 11的開始菜單上只有固定的程序和推薦的程序,其實兩者相當于Windows 7左側的固定程序,只不過一個是左右排布,一個是上下排布。

Windows 11
查找一個應用的操作步驟與Windows 7保持一致,即依次點擊開始菜單-所有程序-找到對應文件夾或者程序圖標-點擊圖標,比Windows 10多了一步。
我所說的Windows 11開始菜單看似大改,實際只改了一點點,體驗卻不如Windows 10,就是因為Windows 11的開始菜單,其邏輯和層級與Windows 7并沒有太大區(qū)別,只不過外觀變化比較大而已。相比之下,Windows 10的開始菜單直觀簡單,個人覺得更好用。
最后讓我們看看macOS打開一個沒有固定的應用,需要多少步:依次點擊Launchpad-找到對應文件夾或應用-點擊圖標,只有三步,與Windows 10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