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Python基礎之條件語句
大家好,我是Go進階者,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Python基礎,一起來看看吧~
一、什么是條件語句?
Python條件語句是通過一條或多條語句的執(zhí)行結果(True或者False)來決定執(zhí)行的代碼塊。
二、if-else
想一想:
在使用if的時候,它只能做到滿足條件時要做的事情。那萬一需要在不滿足條件的時候,做某些事,該怎么辦呢?
答:else
1. if-else的使用格式
- if 條件:
- 滿足條件時要做的事情1
- 滿足條件時要做的事情2
- ...(省略)...
- else:
- 不滿足條件時要做的事情1
- 不滿足條件時要做的事情2
- ...(省略)...
2. 應用
例:買車票
結果1:有車票的情況。
- chePiao = 1 # 用1代表有車票,0代表沒有車票
- if chePiao == 1:
- print("有車票,可以上火車")
- print("終于可以見到Ta了,美滋滋~~~")
- else:
- print("沒有車票,不能上車")
- print("親愛的,那就下次見了,一票難求啊~~~~(>_<)~~~~")
運行結果:
結果2:沒有車票的情況。
- chePiao = 0 # 用1代表有車票,0代表沒有車票
- if chePiao == 1:
- print("有車票,可以上火車")
- print("終于可以見到Ta了,美滋滋~~~")
- else:
- print("沒有車票,不能上車")
- print("親愛的,那就下次見了,一票難求啊~~~~(>_<)~~~~")
結果2:沒有車票的情況。
運行結果:
三、elif
想一想:
if能完成當xxx時做事情
if-else能完成當xxx時做事情1,否則做事情2
如果有這樣一種情況:當xxx1時做事情1,當xxx2時做事情2,當xxx3時做事情3,那該怎么實現(xiàn)呢?
答:elif
1. elif的使用格式如下
- if xxx1:
- 事情1
- elif xxx2:
- 事情2
- elif xxx3:
- 事情3
說明:
- 當xxx1滿足時,執(zhí)行事情1,然后整個if結束。
- 當xxx1不滿足時,那么判斷xxx2,如果xxx2滿足,則執(zhí)行事情2,然后整個if結束。
- 當xxx1不滿足時,xxx2也不滿足,如果xxx3滿足,則執(zhí)行事情3,然后整個if結束。
- 當xxx1不滿足時,xxx2也不滿足,當xxx3不滿足時....以此類推,直到整個if結束。
例:改變score的值對應不同的考試等級
- score = 77
- f score>=90 and score<=100:
- print('本次考級,等級為A')
- lif score>=80 and score<90:
- print('本次考試,等級為B')
- lif score>=70 and score<80:
- print('本次考試,等級為C')
- lif score>=60 and score<70:
- print('本次考試,等級為D')
- lif score>=0 and score<60:
- print('本次考試,等級為E')
運行結果:
2. 和else一起使用
- if 性別為男性:
- 輸出男性的特征
- ...
- elif 性別為女性:
- 輸出女性的特征
- ...
- else:
- 第三種性別的特征
- ...
代碼說明:
- 當 “性別為男性” 滿足時,執(zhí)行 “輸出男性的特征”的相關代碼。
- 當 “性別為男性” 不滿足時,如果 “性別為女性”滿足,則執(zhí)行 “輸出女性的特征”的相關代碼。
- 當 “性別為男性” 不滿足,“性別為女性”也不滿足,那么就默認執(zhí)行else后面的代碼,即 “第三種性別的特征”相關代碼。
- elif必須和if一起使用,否則出錯。
四、總結
本文基于Python基礎,介紹了常見的幾種條件判斷語句,通過一個個小項目的實際操作,能夠更好的理解條件判斷語句的用法。
針對在項目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需要注意的點做了詳細講解。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好的學習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