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Docker小白到實戰(zhàn)之Dockerfile解析及實戰(zhàn)演示,果然順手

開發(fā) 前端
使用第三方鏡像肯定不是學習Docker的最終目的,最想要的還是自己構建鏡像;將自己的程序、文件、環(huán)境等構建成自己想要的應用鏡像,方便后續(xù)部署、啟動和維護;而Dockerfile就是專門做這個事的,通過類似簡單編碼的形式,最終就可以構建出屬于自己的鏡像,所以必須學起來。

[[422701]]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Code綜藝圈」,作者Code綜藝圈  。轉載本文請聯(lián)系Code綜藝圈公眾號。

前言

使用第三方鏡像肯定不是學習Docker的最終目的,最想要的還是自己構建鏡像;將自己的程序、文件、環(huán)境等構建成自己想要的應用鏡像,方便后續(xù)部署、啟動和維護;而Dockerfile就是專門做這個事的,通過類似簡單編碼的形式,最終就可以構建出屬于自己的鏡像,所以必須學起來。

正文

1. Dockerfile簡介

在日常開發(fā)過程中,需要編寫對應的程序文件,最后通過編譯打包生成對應的可執(zhí)行文件或是類庫;這里的Dockerfile文件就好比平時我們編寫的程序文件,但內部的語法和關鍵字并沒有程序那么復雜和繁多,相對來說還是很簡單的,最后通過docker build命令就可以將對應的程序、文件、環(huán)境等構建成鏡像啦。

在第一篇文章最后就簡單使用了Dockerfile構建了一個鏡像,這里重新認識下這個Dockerfile文件,如下圖:

Dockerfile就是一個文本文件,但不需要指定后綴類型;文件內容中FROM、WORKDIR、COPY等就是關鍵字,按照規(guī)則寫好之后,就可以將指定的文件構建為鏡像啦。

構建操作統(tǒng)一由Docker daemon進行,它會先對文件內容語法進行初步驗證(語法不對就會返回錯誤信息),然后逐一運行指令,每次生成一個新的鏡像層,直到執(zhí)行完所有指令,就構建出最終的鏡像。 Dockerfile、鏡像、容器的關系如下:

總結一下Dockerfile的知識點;

  • 構建時,指令從上到下逐一執(zhí)行;
  • 每條指令都會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鏡像層,每一層都是前一層變化的增量;
  • 使用#號進行注釋;
  • 關鍵字約定都是大寫,后面至少跟一個參數(shù);

2. Dockerfile關鍵字

2.1 FROM 關鍵字

指定基礎鏡像, 就是新鏡像是基于哪個鏡像構建的。

比如建房子,可以在一塊空地開始,也可以在別人打好的基石基礎上開始, 甚至可以在別人弄好的毛坯房基礎上裝修即可。

如果要建房的話,可以FROM 空地,或者FROM 打好的基石,或者 FROM 毛坯房, 反正最后建好房就行;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咋樣,空地是少不了的;構建鏡像也一樣,最底層肯定有一個最基礎的鏡像。

建議使用官方的鏡像作為基礎鏡像,推薦使用Alpine這種類型,因為它是嚴格控制的,而且體積很小。

用法如下:

  1. FROM [--platform=<platform>] <image>[:<tag>] [AS <name>] 
  2. ARG  CODE_VERSION=latest # 定義變量 
  3. FROM base:${CODE_VERSION} # 指定基礎鏡像 

2.2 MAINTAINER/LABEL 關鍵字

MAINTAINER 指定維護者的相關信息,也就是構建的鏡像是由誰構建的,他的郵箱是什么;

LABLE 就是用于給鏡像打標簽,以鍵值對的方式進行指定,相對MAINTAINER 來說比較靈活,可以使用LABLE替代MAINTAINER。

用法如下:

  1. # LABEL <key>=<value> <key>=<value> <key>=<value> ... 
  2. LABEL com.example.version="0.0.1-beta"  
  3. LABEL vendor1="ACME Incorporated" 

2.3 RUN 關鍵字

構建過程中需要運行的命令, 比如在構建過程中需要執(zhí)行一條命令下載對應的包,這里就需要用到RUN關鍵字;

用法如下:

  1. # 兩種命令方式都可以 
  2. # RUN <command> 
  3. # RUN ["executable""param1""param2"
  4. # 執(zhí)行命令,Linux支持的相關命令 
  5. RUN /bin/bash -c 'source $HOME/.bashrc; echo $HOME' 
  6. RUN ["/bin/bash""-c""echo hello"

2.4 WORKDIR 關鍵字

根據(jù)鏡像啟動容器時,通常需要進入到容器內部;則可以通過WORKDIR指定進入容器時的目錄;

用法如下:

  1. WORKDIR /path # 指定路徑 

2.5 ENV 關鍵字

可以在構建過程中設置環(huán)境變量;就好比平時我們安裝完程序,需要配置環(huán)境變量,方便訪問;ENV關鍵字就是根據(jù)需求可以設置對應的環(huán)境變量;

用法如下:

  1. # ENV <key>=<value> ... 
  2. # 指定環(huán)境變量 
  3. ENV PATH=/usr/local/postgres-$PG_MAJOR/bin:$PATH 

2.6 ADD 關鍵字

將宿主機的資源拷貝進鏡像中,會自動解壓縮,而且還能從遠程宿主機中讀取資源并拷貝到鏡像中;

用法如下:

  1. # 兩種命令方式都可以 
  2. ADD [--chown=<user>:<group>] <src>... <dest> 
  3. ADD [--chown=<user>:<group>] ["<src>",... "<dest>"] 
  4. ADD https://example.com/big.tar.xz /usr/src/things/ 

2.7 COPY 關鍵字

將宿主機的資源拷貝到鏡像中,只支持讀取構建所在宿主機的資源。相對于ADD關鍵字來說更加透明,操作什么就是什么。

用法如下:

  1. # 拷貝資源到容器,兩種命令格式都行 
  2. # COPY [--chown=<user>:<group>] <源地址>... <目標地址> 
  3. # COPY [--chown=<user>:<group>] ["<源地址>",... "<目標地址>"] 
  4. COPY requirements.txt /tmp/ 

2.8 VOLUME 關鍵字

掛載數(shù)據(jù)卷,之前在常用命令那說到通過命令的方式進行數(shù)據(jù)卷掛載,在Dockerfile中使用VOLUME指定掛載路徑即可,根據(jù)構建出來的鏡像運行容器時,默認就有構建時掛載的信息。

用法如下:

  1. # 掛載數(shù)據(jù)卷 
  2. VOLUME ["/data"
  3. VOLUME /myvol 

2.9 EXPOSE 關鍵字

指定運行容器時對外暴露的端口;即根據(jù)鏡像啟動容器時,容器向外暴露端口。

用法如下:

  1. # EXPOSE <port> [<port>/<protocol>...] 
  2. EXPOSE 80/tcp # 暴露端口 
  3. EXPOSE 80/udp 

2.10 CMD 關鍵字

指定啟動容器時要執(zhí)行的命令,只有最后一個會生效;即根據(jù)鏡像啟動容器時,容器需要執(zhí)行啥命令。

用法如下:

  1. # 兩種格式都行 
  2. # CMD ["param1","param2"
  3. #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4. # 執(zhí)行命令統(tǒng)計 行數(shù)、字數(shù)、字節(jié)數(shù) 
  5. CMD echo "This is a test." | wc - 
  6. # 執(zhí)行wc --help命令  
  7. CMD ["/usr/bin/wc","--help"

2.11 ENTRYPOINT 關鍵字

指定根據(jù)鏡像啟動容器時要執(zhí)行的命令,可以追加命令;執(zhí)行時機同CMD。

用法如下:

  1. # ENTRYPOINT ["executable""param1""param2"
  2. # 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 
  3. ENTRYPOINT ["top""-b"

2.12 ARG 關鍵字

通過ARG指令定義了一個變量;和寫代碼時定義的變量一樣,根據(jù)需要,定義就行啦。

用法如下:

  1. # ARG <name>[=<default value>] 
  2. ARG user1=someuser 
  3. ARG buildno=1 

2.13 ONBUILD 關鍵字

基于父鏡像構建新的鏡像時,父鏡像的OBUILD會被觸發(fā)。

3. 實戰(zhàn)演示

這里還是以.NetCore項目構建鏡像為例,其他編程語言的項目同理;這次咱們一步一步的來,搞清楚每個命令的使用。

以下關于項目創(chuàng)建和發(fā)布的具體細節(jié)在第一篇最后就分享了,小伙伴可以參考,這里主要演示Dockerfile關鍵字。

3.1 準備項目和Dockerfile文件

新建一個項目,啥都不需要改,就用默認的接口演示,如下:

Dockerfile內容如下:

  1. # 指定基礎鏡像,在此基礎上構建自己的項目鏡像 
  2. FROM mcr.microsoft.com/dotnet/core/aspnet:3.1 
  3. # 指定自己的工作目錄,進入容器時目錄 
  4. WORKDIR /myApp 
  5. # 將構建上下文目錄下的文件拷貝到容器的當前工作目錄中,即/myApp 
  6. COPY . . 
  7. # 容器向外暴露端口,項目以什么端口啟動就暴露對應的端口 
  8. EXPOSE 80 
  9. # 執(zhí)行命令,這里默認是以80端口啟動的 
  10. #就類似于在Linux系統(tǒng)的項目目錄下執(zhí)行 dotnet DockerfileDemo.dll 是一樣的 
  11. ENTRYPOINT ["dotnet""DockerfileDemo.dll"

記得右鍵Dockerfile,選擇屬性,然后設置Dockerfile為始終復制,這樣后續(xù)更新變動,發(fā)布時就會自動拷貝到對應的發(fā)布目錄。

3.2 以文件的形式發(fā)布項目,并連同Dockerfile拷貝到安裝好Docker的機器上進行構建(這里還是用我的云服務器);

docker build -t myimage:v1.0 .解析:

  • -t:指定鏡像的名字及標簽,通常 name:tag 或者 name 格式,myimage就是鏡像名字,v1.0就是tag;
  • -f :指定要使用的Dockerfile路徑,這里由于Dockerfile在當前路徑,所以不用指定;
  • 最后面的點:官方稱為構建上下文,點表示指定為當前目錄。會把指定的這個目錄下的文件發(fā)送給docker daemon進行構建,所以千萬不要指定/(斜杠代表根目錄,有很多文件的)。
  • 其他選項參數(shù)小伙伴可以根據(jù)需要使用,以上是比較重要的。

3.3 根據(jù)構建出來的鏡像啟動容器,看Dockerfile中的命令效果;

啟動容器如下:

ENTRYPOINT ["dotnet", "DockerfileDemo.dll"]這行代碼就等同于的項目目錄下直接執(zhí)行 dotnet DockerfileDemo.dll是一樣的,目的就是啟動我們的項目。

通過docker logs可以查看容器內部的日志,如下:

3.4 豐富化Dockefile文件內容并查看構建之后的細節(jié)

文件內容如下:

  1. # 指定基礎鏡像,在此基礎上構建自己的項目鏡像 
  2. FROM mcr.microsoft.com/dotnet/core/aspnet:3.1 
  3. # 指定維護人 
  4. MAINTAINER CodeZYQ<1137533407@qq.com> 
  5. # 打標簽 
  6. LABEL createname="CodeZYQ" 
  7. # 指定自己的工作目錄,進入容器時目錄 app 
  8. WORKDIR /myapp 
  9. # 將構建上下文目錄下的文件拷貝到容器中的工作目錄中 
  10. COPY . . 
  11. # 定義變量 
  12. ARG myPort=8080 
  13. # 使用環(huán)境變量方式改變啟動端口,拼接用到了定義的變量 
  14. ENV ASPNETCORE_URLS=http://+:$myPort 
  15. # 通過RUN 執(zhí)行相關命令,根據(jù)需要執(zhí)行相關命令 
  16. RUN mkdir testDir 
  17. # 掛載數(shù)據(jù)卷,這里模擬掛載日志目錄 
  18. VOLUME /Logs 
  19. # 容器向外暴露端口,項目以什么端口啟動就暴露對應的端口 
  20. EXPOSE $myPort 
  21. # 執(zhí)行命令,這里默認是以80端口啟動的 
  22. # 就類似于在Linux系統(tǒng)的項目目錄下執(zhí)行 dotnet DockerfileDemo.dll 是一樣的 
  23. ENTRYPOINT ["dotnet""DockerfileDemo.dll"

執(zhí)行如下命令,構建新的鏡像:

通過docker logs看看容器日志,如下:

看看數(shù)據(jù)卷掛載是否成功,進入容器,看根目錄下就會多了Logs目錄,也可以通過docker inspect 容器 看容器詳細信息,如下:

標簽也打成功了:

也可以通過docker inspect 鏡像查看鏡像內部的詳細信息,執(zhí)行命令docker inspect newimage如下:

關于步驟和效果,在Dockerfile注釋和圖表中已經詳細描述。

3.5 CMD和ENTRYPOINT的區(qū)別

兩個命令都是啟動容器時指定執(zhí)行命令和對應的參數(shù),但兩者稍有不同,如下:

  • CMD:只能最后一個命令會生效,命令會被docker run之后的參數(shù)替換掉;
  • ENTRYPOINT:可以追加命令,比如增加參數(shù);

上面構建出來的newimage鏡像用到的是ENTRYPOINT,所以我們先來測試一下ENTRYPOINT,如下:

docker run啟動容器時指定了參數(shù) --urls="http://+:9999",容器正常啟動,并且參數(shù)還能生效,等同于在當前目錄直接執(zhí)行如下命令:

  1. dotnet DockerfileDemo.dll --urls="http://+:9999" 

現(xiàn)在把ENTRYPOINT換成CMD試試,如下:

  1. # 在以上的Dockerfile中 
  2. # 將ENTRYPOINT ["dotnet""DockerfileDemo.dll"]換成CMD,如下: 
  3. CMD ["dotnet""DockerfileDemo.dll"

然后重新構建一個鏡像試試,測試如下:

如上圖,對于CMD而言,如果在運行容器時,后面指定參數(shù),這個參數(shù)就會把CMD命令替換掉,不能拼接,導致命令不對,所以報錯;但這樣就可以執(zhí)行,如下:

如果在當前構建的上下文目錄中不想要一些文件參與構建,可以通過在.dockerignore文件中進行配置,這個和git中的.gitignore一個道理,編寫也比較簡單,這里就不演示了。

對了,.NetCore的鏡像列表可以參照這個地址:https://hub.docker.com/_/microsoft-dotnet-aspnet/,每個鏡像都有對應的Dockerfile,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進去看看,參考參考。

總結

 

關于Dockerfile的演示就先說那么多,小伙伴們一定要舉一反三,上面演示只是一個小例子而已,在正式項目中可以根據(jù)需要,編輯出屬于符合需求的Dockefile文件,最終構建出方便、好用的鏡像,這樣開發(fā)和運維就和諧了(嘿嘿嘿)。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Code綜藝圈
相關推薦

2021-08-26 06:58:15

Docker容器數(shù)據(jù)卷

2020-10-26 15:01:02

Spring Boot源碼參數(shù)

2024-03-12 09:50:27

Raft協(xié)議KRaft

2025-04-27 01:33:23

MongoDBDocker容器

2013-11-14 10:27:54

2023-03-30 07:35:55

2009-11-16 10:49:43

PHP上傳文件代碼

2023-03-02 07:37:53

2025-04-22 07:52:59

2022-11-01 07:23:55

Dockernetcore程序

2024-12-18 18:53:48

2023-09-12 08:03:49

容器鏡像

2010-06-04 09:33:28

連接MySQL數(shù)據(jù)庫

2010-09-13 17:45:37

2010-06-02 14:42:57

MySQL四舍五入

2010-09-13 14:03:58

2018-06-19 14:07:04

Python編程開發(fā)面向對象

2009-09-14 16:12:57

LINQ刪除記錄

2024-12-19 08:00:00

人工智能LLMLangChain

2024-09-20 06:00:32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