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頻SMTC專題研究分析
作者|王銳,單位:河北移動
?Labs 導讀
隨著5G網絡的不斷成熟,NR2.6G與700M異頻組網也初具規(guī)模。移動用戶在2.6G與700M網絡之間移動時,就會出現(xiàn)大量的異頻切換。若網絡中異頻參數(shù)設置不當,最終導致測量踏空,從而影響到數(shù)據及語音用戶的感知。在4G網絡中,參考信號CRS是持續(xù)不斷的在發(fā)射,終端用戶很容易進行鄰區(qū)測量,但是,5G網絡中沒有CRS參考信號,而是用SSB信號強度進行測量。終端用戶不需要像SSB那樣周期性的測量小區(qū)信號,可根據信道條件配置適當?shù)臏y量周期。這樣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測量,同時減少移動設備(UE)上的功耗。所以協(xié)議就定義了一個SSB-based RRM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 window (SMTC window)來通知UE測量周期及UE測量SSB的時機。為此,我們對異頻SMTC原理及相關參數(shù)開展了專題研究分析,通過對參數(shù)的尋優(yōu),規(guī)避測量踏空帶來不必要的網絡投訴,從而進一步提升移動網絡品牌形象。
1SMTC原理
5G中SSB波束是周期性發(fā)送且周期可配置,但UE不需要像SSB周期性的測量小區(qū)信號,為避免不必要的測量和減少UE的功耗,協(xié)議定義SMTC window來通知UE測量周期及測量SSB的時機,即當UE被基站通知SMTC窗口時,它檢測并測量該窗口內的SSB,并將測量結果報告給基站。
SMTC時間窗口可設置與SSB的相同,即5,10,20,40,80或160ms;窗口持續(xù)時間根據被測量小區(qū)的SSB數(shù)量可以設置為1,2,3,4或5ms。測量(Gap)應大于SMTC窗口持續(xù)時間長度,SMTC持續(xù)時間應包含SSB時長,否則無法測量。
2常規(guī)SSB和GAP配置
2.1 NR2.6G(SCS 30KHz)采用CASE C場景,SSB配置位置為{2, 8} + 14*n(n=0,1,2,3 );
2.2 NR700M(SCS 15KHz)采用CASE A場景,SSB配置位置為{2, 8} + 14*n(n=0,1);
2.3 GAP配置
GAP模式下的起測時間由gapOffset決定(gapOffset消息在路測信令RRCReconfigration中獲?。?,目前常規(guī)采用的GAP pattern1,MGRP為80ms,MGL為6ms。GAP開始測量的子幀位置通過gapOffset等相關參數(shù)計算后,一般情況下網絡側自動獲取得到。
3測量踏空案例
某地市對愛立信NR 2.6G向華為 700M進行VONR切換驗證時,出現(xiàn)基站多次觸發(fā)A2事件,但手機一直未上報700M測量報告。
參數(shù)設置:愛立信和華為SMTC周期與SSB周期一致均為20ms,SMTC duration為5ms,offset為0。華為的gap起測位置可隨測量小區(qū)的SSB位置進行自適應調整,愛立信的gapoffset需通過smtcduration和offset計算所得。
問題分析:2.6G和700M幀頭不對齊,2.6G配置的異頻SMTC測量窗口未包含700M小區(qū)SSB,導致終端測量“踏空”,UE無法測量到700M的SSB。
解決方案:將華為700M幀偏設置為70728TS,幀頭對齊后,2.6G的SMTC異頻測量窗口包含700M的SSB,正常觸發(fā)異頻測量后可正常進行切換。
4專題研究
4.1 幀頭對齊
針對省內異廠家2.6G與700M幀頭對齊,SMTC duration在1~5ms不同設置進行驗證, duration為1時,由于華為、中興700M小區(qū)SSB配置在第二個子幀,無法測量到700M頻點,為2~5ms時能正常測量并進行切換。
4.2 幀頭未對齊(NR2.6G延遲2.3或3ms,且中興華為同廠家間、中興2.6G與諾基亞700M)
幀頭未對齊2.3ms或3ms時,中興2.6G和700M同廠家或者中興2.6G與諾基亞700M異廠家組網時,當SMTC Duration設置5ms時,無論smtc offset如何設置,2.6G均可測量到700M,gapoffset能顯示,且切換基本正常。如下表所示:
華為SMTC offset參數(shù)不支持修改,當2.6G幀偏置設置為70728TS/92160TS,700M幀偏置設置為0,SMTC Duration設置5ms時,GAPoffset的值均有顯示,且手機占用NR2.6G能測量到NR700M信號并可以正常進行切換。
5經驗總結
對上述專題進行綜合驗證后,總結歸納幀頭對齊場景與幀頭未對齊場景,不同廠家異頻組網相關測量類參數(shù)的配置建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