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語言使用 goroutine 運行閉包的“坑”
?1.介紹
在 Go 語言中,函數(shù)支持匿名函數(shù),閉包就是一種特殊的匿名函數(shù),它可以用于訪問函數(shù)體外部的變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 for ... range ... 中,使用 goroutine 執(zhí)行閉包時,經(jīng)常會掉“坑”。
因為匿名函數(shù)可以訪問函數(shù)體外部的變量,而 for ... range ... 返回的 val 的值是引用的同一個內(nèi)存地址的數(shù)據(jù),所以匿名函數(shù)訪問的函數(shù)體外部的 val 值是循環(huán)中最后輸出的一個值。
2 .“踩坑”示例代碼
func main() {
done := make(chan bool)
values := []string{"a", "b", "c"}
for _, v := range values {
go func() {
fmt.Println(v)
done <- true
}()
}
// wait for all goroutines to complete before exiting
for _ = range values {
<-done
}
}
輸出結果:
c
c
c
閱讀上面這段代碼,在 for ... range ... 中,使用 goroutine 執(zhí)行閉包,打印切片中的元素,實際輸出結果不是我們期望得到的輸出結果。
這是因為循環(huán)的每次迭代都使用相同的變量 v 實例,因此每個閉包共享該單個變量。我們可以在示例代碼中簡單修改,同時輸出變量 v 的內(nèi)存地址和值。
把 fmt.Println(v)? 修改為 fmt.Printf("val=%s pointer=%p\n", v, &v)。
修改后的輸出結果:
val=c pointer=0xc000010200
val=c pointer=0xc000010200
val=c pointer=0xc000010200
我們可以在輸出結果中發(fā)現(xiàn),打印變量 v 的內(nèi)存地址都是 0xc000010200。
當閉包運行時,它會在執(zhí)行 fmt.Println? 時打印變量 v 的值,但 v 的值可能在 goroutine 啟動后已被修改。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使用 go vet 檢查。
怎么避免“踩坑”呢?
一種方法是將變量作為參數(shù)傳遞給閉包:
func main() {
done := make(chan bool)
values := []string{"a", "b", "c"}
for _, v := range values {
go func(param string) {
// fmt.Println(v)
fmt.Printf("val=%s pointer=%p\n", param, ¶m)
done <- true
}(v)
}
// wait for all goroutines to complete before exiting
for _ = range values {
<-done
}
}
輸出結果:
val=c pointer=0xc000010200
val=a pointer=0xc00009a000
val=b pointer=0xc0000a4000
閱讀上面這段代碼,通過將變量 v 的值作為參數(shù)傳遞給閉包,然后,該值作為形參 param 的值,在函數(shù)體內(nèi)部被訪問。
另外一種方法是創(chuàng)建一個新變量:
func main() {
done := make(chan bool)
values := []string{"a", "b", "c"}
for _, v := range values {
param := v
go func() {
// fmt.Println(v)
fmt.Printf("val=%s pointer=%p\n", param, ¶m)
done <- true
}()
}
// wait for all goroutines to complete before exiting
for _ = range values {
<-done
}
}
輸出結果:
val=c pointer=0xc000082200
val=a pointer=0xc0000821e0
val=b pointer=0xc0000821f0
通過輸出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該種方式也可以達到我們期望的結果。
3.總結
本文我們介紹了在 for ... range ... 中,Go 語言在每次迭代時,沒有定義一個新變量,導致使用 goroutine 運行閉包時,經(jīng)常會掉“坑”。
我們給出避免“踩坑”的兩種方法,其中,第二種方法更簡單。
參考資料:
https://go.dev/tour/moretypes/25
https://gobyexample.com/closures
https://pkg.go.dev/cmd/vet
https://go.dev/doc/faq#closures_and_goroutines
https://go.dev/doc/effective_go#gorout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