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如何不重新編譯讓 Spring Boot 配置文件生效?

開發(fā) 前端
從 Spring Boot2.4 開始,我們也可以使用 ??spring.config.import?? 方法來導(dǎo)入配置文件,相比于 ??additional-location?? 配置,這個 import 導(dǎo)入更加靈活,可以導(dǎo)入任意名稱的配置文件。

今天聊一個小伙伴在星球上的提問:

圖片

問題不難,解決方案也有很多,因此我決定擼一篇文章和大家仔細(xì)說說這個問題。

1. 配置文件位置

首先小伙伴們要明白,Spring Boot 默認(rèn)加載的配置文件是 application.properties 或者 application.yaml,默認(rèn)的加載位置一共有五個,五個位置可以分為兩類:

從 classpath 下加載,這個又細(xì)分為兩種:

  • 直接讀取 classpath 下的配置文件,對應(yīng)到 Spring Boot 項(xiàng)目中,就是 resources 目錄下的配置。
  • 讀取 classpath:/config/ 目錄下的文件,對應(yīng)到 Spring Boot 項(xiàng)目中就是 resources/config 目錄下的配置。

這兩種情況如下圖:

圖片

從項(xiàng)目所在的當(dāng)前目錄下加載,這個又細(xì)分為三種情況:

從項(xiàng)目當(dāng)前目錄下加載配置文件。

從項(xiàng)目當(dāng)前目錄下的 config 文件夾中加載配置文件。

從項(xiàng)目當(dāng)前目錄下的 config 文件夾的子文件夾中加載(孫子文件夾不可以)。

這三種情況如下圖:

圖片

config 目錄下的配置文件可以被加載,config/a 目錄下的配置文件也可以被加載,但是 config/a/b 目錄下的配置文件不會被加載,因?yàn)椴皇侵苯幼游募A。

配置文件可以放在這么多不同的位置,如果同一個屬性在多個配置文件中都寫了,那么后面加載的配置會覆蓋掉前面的。例如在 classpath:application.yaml? 中設(shè)置項(xiàng)目端口號是 8080,在 項(xiàng)目當(dāng)前目錄/config/a/application.yaml 中設(shè)置項(xiàng)目端口是 8081,那么最終的項(xiàng)目端口號就是 8081。

這是默認(rèn)的文件位置。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配置文件叫 application.properties 或者 application.yaml,那么也可以自定義配置文件名稱,只需要在項(xiàng)目啟動的時候指定配置文件名即可,例如我想設(shè)置我的配置文件名為 app.yaml,那么我們可以在啟動 jar 包的時候按照如下方式配置,此時系統(tǒng)會自動去上面提到的五個位置查找對應(yīng)的配置文件:

java -jar boot_config_file-0.0.1-SNAPSHOT.jar --spring.config.name=app

如果項(xiàng)目已經(jīng)打成 jar 包啟動了,那么前面所說的目錄中,后三個中的項(xiàng)目當(dāng)前目錄就是指 jar 包所在的目錄。

如果你不想去這五個位置查找,那么也可以在啟動 jar 包的時候明確指定配置文件的位置和名稱,如下:

java -jar boot_config_file-0.0.1-SNAPSHOT.jar --spring.config.locatinotallow=optional:classpath:/app.yaml

注意,我在 classpath 前面加上了 optional:? 表示如果這個配置文件不存在,則按照默認(rèn)的方式啟動,而不會報(bào)錯說找不到這個配置文件。如果不加這個前綴,那么當(dāng)系統(tǒng)找不到指定的配置文件時,就會拋出 ConfigDataLocationNotFoundException 異常,進(jìn)而導(dǎo)致應(yīng)用啟動失敗。

如果配置文件和 jar 包在相同的目錄結(jié)構(gòu)下,如下圖:

圖片

那么啟動腳本如下:

java -jar boot_config_file-0.0.1-SNAPSHOT.jar --spring.config.locatinotallow=optional:javaboy/app.yaml

如果 spring.config.location 的配置,只是指定了目錄,那么必須以 / 結(jié)尾,例如上面這個啟動腳本,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啟動:

java -jar boot_config_file-0.0.1-SNAPSHOT.jar --spring.config.locatinotallow=optional:javaboy/ --spring.config.name=app

通過 spring.config.location 屬性鎖定配置文件的位置,通過 spring.config.name 屬性鎖定配置文件的文件名。

2. 額外位置

前面我們關(guān)于配置文件位置的設(shè)置,都是覆蓋掉已有的配置,如果不想覆蓋掉 Spring Boot 默認(rèn)的配置文件查找策略,又想加入自己的,那么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指定配置文件位置:

java -jar boot_config_file-0.0.1-SNAPSHOT.jar --spring.config.additional-locatinotallow=optional:javaboy/app.yaml

如果這個額外指定的配置文件和已有的配置文件有沖突,那么還是以后來者為準(zhǔn)。

3. 位置通配符

有一種情況,假設(shè)我有 redis 和 mysql 的配置,我想將之放在兩個不同的文件夾中以便于管理,像下面這樣:

圖片

那么在項(xiàng)目啟動時,可以通過通配符 * 批量掃描相應(yīng)的文件夾:

java -jar boot_config_file-0.0.1-SNAPSHOT.jar --spring.config.locatinotallow=optional:config/*/

使用通配符批量掃描 mysql 和 redis 目錄時,默認(rèn)的加載順序是按照文件夾的字母排序,即先加載 mysql 目錄后加載 redis 目錄。

需要注意的是,通配符只能用在外部目錄中,不可以用在 classpath 中的目錄上。另外,包含了通配符的目錄,只能有一個通配符 *?,不可以有多個,并且還必須是以 */ 結(jié)尾,即一個目錄的最后部分可以不確定。

4. 導(dǎo)入外部配置

從 Spring Boot2.4 開始,我們也可以使用 spring.config.import? 方法來導(dǎo)入配置文件,相比于 additional-location 配置,這個 import 導(dǎo)入更加靈活,可以導(dǎo)入任意名稱的配置文件。

spring.config.import=optional:file:./dev.properties

甚至,這個 spring.config.import 還可以導(dǎo)入無擴(kuò)展名的配置文件,例如我有一個配置文件,是 properties 格式的,但是這個這個配置文件沒有擴(kuò)展名,現(xiàn)在我想將之作為 properties 格式的配置文件導(dǎo)入,方式如下:

spring.config.import=optional:file:/Users/sang/dev[.properties]

好啦,看完上面的內(nèi)容,文章一開始的問題答案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責(zé)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江南一點(diǎn)雨
相關(guān)推薦

2021-09-30 06:31:12

Spring Boot配置密碼

2024-04-23 14:13:38

開發(fā)配置文件

2009-06-17 14:10:30

Spring配置文件

2010-03-02 09:59:03

Fedora Make

2022-06-23 08:42:08

配置加密解密

2009-11-13 09:40:27

linux定時執(zhí)行crontab

2024-10-10 15:08:40

2011-03-21 13:35:29

PHPLAMPGD庫

2025-01-26 00:00:40

微服務(wù)架構(gòu)服務(wù)

2023-11-01 08:30:20

SpringYAML

2021-08-06 08:04:14

Spring Boot自動配置

2018-12-21 09:10:51

UbuntuLinux修復(fù)損壞

2017-03-23 09:29:06

2021-11-07 14:00:16

JekyllBashAPI后端

2018-02-28 13:45:47

LinuxUnixVim

2022-04-27 08:55:01

Spring外部化配置

2019-11-22 10:00:53

ICC配置文件Windows 10

2011-01-13 16:27:26

Linux配置文件

2011-01-19 14:00:21

2010-02-03 09:19:31

Python模塊
點(diǎn)贊
收藏

51CTO技術(shù)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