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半導體廠商TOP25:華為海思暴跌、x86海光坐火箭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近日發(fā)布了2022年度全球以及中國大陸前25名半導體廠商的營收排名情況。其中,從全球來看,前三廠商依然是三星、Intel和高通;中國大陸方面,豪威科技(OMNIVISION)、安世半導體(Nexperia)和長江存儲(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位列前三。
具體來看,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達到5991億美元,僅同比微幅增長0.2%,其中排名前25半導體廠商總收入同比增長了1.9%,剩下的“其它”公司總收入則同比下降了5.1%。
全球半導體廠商營收排名方面,前25大廠商分別為:三星、Intel、高通、SK海力士、美光、博通、AMD、德州儀器、蘋果、聯(lián)發(fā)科、意法半導體、英偉達、英飛凌、恩智浦、ADI、瑞薩、鎧俠、索尼、安森美、Microchip、西部數(shù)據(jù)、Marvell、Skyworks、瑞昱(Realtek)、聯(lián)詠(Novatek)。
從2022年度全球前25大廠商的營收變化來看,ADI營收同比增長增幅最高,達到了46%;漲幅排名第二的是AMD,同比增長了45%,主要受益于嵌入式,數(shù)據(jù)中心和游戲業(yè)務的增長。
同比跌幅最大的公司是聯(lián)詠、跌幅達到了23%,主要是受到了2022年面板市場下滑對于顯示驅動芯片減少的影響;跌幅第二的則是Intel,同比下滑20%,主要是受到了整個PC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在全球TOP25半導體廠商當中,存儲芯片廠商由于2022年整個存儲市場的持續(xù)下滑,營收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
其中SK海力士同比下滑10%、美光同比下滑6%、西部數(shù)據(jù)同比下滑17%,三星受存儲業(yè)務拖累營收也同比下滑了13%。
從Gartner公布的中國大陸市場的數(shù)據(jù)來看,2022年中國公司半導體收入達到458億美元,同比小幅下滑0.5%,在全球全球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7.7%降至了7.6%。超過一半的追蹤到的中國半導體公司在2022年出現(xiàn)了負增長。通用半導體供應商比專用芯片供應商營收規(guī)模更高。
從2022年中國大陸半導體廠商營收排名來看,前25大廠商分別為:豪威科技、安世半導體、長江存儲、紫光展銳、兆易創(chuàng)新、海思半導體、士蘭微、歌爾股份、紫光國芯、中芯微電子、安譜?。ˋmpleon)、晶晨、格科微、矽力杰、集創(chuàng)北方、北京君正、海光、 華潤微、木林森(MLS)、楊杰電子、比特大陸、瀾起科技、卓勝微、華大半導體、匯頂科技。
從2022年度中國大陸前25大廠商的營收變化來看,海光信息營收同比增幅最高,達到了112%;
漲幅排名第二的是瀾起科技,同比增長了48%;揚杰科技同比增幅也達到了45%。
營收同比跌幅最大的公司是匯頂科技,跌幅達到了42%;其次是比特大陸,同比下滑了30%。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海思半導體由于受到美國的制裁,2022年排名進一步下滑到了第六(2021年為第五),營收同比也下滑了18%。
需要指出的是,從Gartner公布的排名來看,統(tǒng)計的對象主要是芯片設計廠商和IDM廠商,并未包括純晶圓代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