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能效比到底好在哪?R7 7840H實測給你答案
都說AMD銳龍平臺這一代的能效比好,但是到底好在哪呢?我們不妨通過一組對比數(shù)據(jù)來看看。
這次使用的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處理器:AMD銳龍7-7840H/英特爾酷睿i7-13700H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60筆記本電腦GPU(140W)
內(nèi)存:16GB雙通道DDR5 5600MHz
硬盤:512GB PCIe4.0 SSD
可以看到,測試平臺除了處理器不同之外,內(nèi)存、硬盤、顯卡配置都一樣,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出能效比給性能體驗所帶來的差異。
AMD銳龍7 7840H處理器擁有8核心16線程,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1GHz,三級緩存16MB,默認TDP為54W。
英特爾酷睿i7-13700H處理器采用14核20線程設(shè)計,三級緩存24MB,最大加速頻率5GHz,默認TDP為45W。
首先參考CINEBENCH R23跑分,AMD銳龍7 7840H單核得分1742pts,多核得分16709pts;而英特爾酷睿i7-13700H處理器跑分也差不多,單核略高一些1807pts,多核略低一些16662pts。兩顆處理器單核和多核跑分可以說是互有勝負。
不過如果查看跑分時的功耗表現(xiàn)的話,就能夠明顯看出二者的能效比差異。
銳龍7 7840H處理器是基于TSMC 4nm FinFET工藝打造的,而酷睿i7-13700H處理器是Intel 7工藝,也就是10nm制程,CINEBENCH R23單核和多核分數(shù)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銳龍7 7840H平均功耗在70-75W之間,而酷睿i7-13700H處理器基本在80W以上了,總體能效比自然是銳龍7 7840H要占一些優(yōu)勢。
那么高能效比有什么好處呢?功耗釋放難道不是越高越好嗎?
首先,高能效比就相當于“少花錢多辦事”。
其次,功耗釋放越高越好的前提是要做到更好的能效比,比如看著功耗跑到了150W,但實際性能相當于70W處理器的性能水準,這顯然就是既浪費電,性能還沒達到高標準。
因此,在性能達到高水平的前提之下,能效比越高所帶來的實際體驗也越好。我們用《無畏契約》游戲測試來看看能效比的好處。測試時分辨率為1920 x 1080,最高畫質(zhì)。
可以看到,在1080P最高畫質(zhì)下 ,銳龍平臺運行幀數(shù)是非常讓人滿意的,基本都能達到200fps以上。
通過測試可以看到,整個游戲的平均幀數(shù)達到了231fps,CPU占用率30%,平均溫度71℃。顯存占用率也比較低,只有27%,平均溫度48℃。因此可以看到,得益于高能效比,銳龍平臺在運行游戲時核心占用率更低,溫度更低,但幀數(shù)一點都不差。
我們拉出游戲時的能效曲線來看看,下圖中GPU(黃色)初期功耗在70W附近,但是進入游戲穩(wěn)定之后,只需要20-50W功耗就可以完美運行了。
再看CPU功耗(藍色),全程基本在30-45W之間,甚至還沒有達到銳龍7 7840H處理器的默認功耗。
這意味著銳龍平臺只需要最高50-90W的功耗就能讓《無畏契約》的畫面流暢度達到平均231fps,這樣的能效比表現(xiàn)可以說是相當優(yōu)異。
高能效比除了會起到“少花錢多辦事”的作用,更為重要的還是體現(xiàn)在溫度方面。從下圖溫度波動來看,CPU基本在60-80℃之間,GPU則基本在50℃上下。
所以,省電、高性能、低溫度,是高能效比帶來的最為直觀的體驗提升,這也是為什么半導體廠商始終在致力于提升制程工藝,以讓芯片在更小體積、更低能耗的情況下達到更加強悍的性能。
總結(jié)
銳龍平臺在解決積熱問題之后,這一代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尤其是能效比優(yōu)勢更為凸顯。以較低功耗和溫度來運行游戲,并確保足夠流暢的畫面幀數(shù),可以說是充分體現(xiàn)出了硬件制程工藝發(fā)展的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