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電話以及IP路由器技術應用經驗總結
IP路由器技術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IP電話以及IP路由器技術應用經驗總結。IP電話向本地的轉移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會有很多政策方面的問題要解決,比如運營許可證。還有像號碼資源、網絡之間互通互連這樣跨技術和政策領域的問題需要解決。撇開這些問題,在技術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突破。
其實這些技術問題也并非僅僅存在于未來的IP市話方面?,F在國內運營商的長途VoIP網,多建設在專用通信網上。IP地址、安全這樣的問題并不突出。但是專網的方式畢竟只是一個過渡方式,從三網融合的角度看,IP電話必然要融入到公共IP網當中。要達到這一目標,無論是長途網還是本地網,這些問題都必須解決。
1.網絡地址
對于如此大規(guī)模的一個IP路由器技術,IP地址資源的匱乏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困擾著中國寬帶接入發(fā)展的一個問題,只是在IP電話通信方面會更明顯。采用私有地址是運營商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運營商不可能在每一個地方都采用私有地址,這樣在構建全國網絡時就很不方便。而整個大網采用私有地址,在網間互聯也難以避免相應的問題。采用私有地址自然要涉及到NAT的問題,對于Web瀏覽和收發(fā)電子郵件一般的NAT設備都可以支持,但是很多NAT不能支持IP電話雙向通信。同樣的問題在PCtoPC和PCtoPhone形式的IP電話服務方面也存在著。比如,如果按照現在ISP提供的撥號上網方式,上網的PC機一般只能獲得一個動態(tài)分配的IP地址,用戶只能撥出,對方不能確切的知道主叫方的位置,結果是無法呼入。
IPv6自然是最佳的結果,但是現在還不能非常確切地知道在什么時間IPv6會在全球推廣使用,即使開始推廣,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有些人認為現階段還是應該在NAT上面下些功夫,比如支持更多種的應用,像IP電話通信。
2.安全問題
IP電話的安全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安全的問題分為兩方面,一是對于IPIP路由器技術和承載它的以太網在信息安全方面有先天的缺陷,而作為一種通信服務必須能保證用戶的個人隱私和商業(yè)安全。另一方面,是對于運營商的,如何保證自己業(yè)務的安全性,不受欺詐。在沒有安全保證的情況下,如果有人將其IP電話網關接入某運營商的網絡,通過運營商的網守獲得該運營商網關的IP地址信息,神不知鬼不覺地實現IP電話的“落地”并非是駭人聽聞的故事。
H.235是人們談論頗多的安全解決方案,利用H.235是否就真能保證安全性,而相應帶來的成本、控制問題都需要仔細考慮。另外,采用了保密措施的IP電話設備,不同廠商在互操作性方面可能又需要一個協調的過程。
3.服務質量
除了地址和安全,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服務質量?,F在的IP網在對實時業(yè)務的服務質量支持方面有先天的缺陷,要解決IP電話的服務質量,一定要解決IP網的質量問題。人們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IPDiffServe、MPLS等技術上,獨立資源的IP電話VPN方案也被認為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光通信,特別是DWDM技術,使通信網帶寬的增長速率遠遠超過摩爾定律,有人認為利用無限的帶寬可以解決IP網的服務質量。但流量工程僅僅可以改善服務質量,不能徹底解決服務質量的問題,分類服務是方向。電信級的IP電話網應該引入新的思路和新的概念。解決IP電話的服務質量,不能僅僅依賴于IP網的改善,應該同時在IP電話自身尋找解決的辦法。
4.供電問題
傳統(tǒng)的電話在饋電方面歷經百年風雨已經非常成熟,在發(fā)生市電斷電的情況下,電話線仍能保證與外界的通信。語音通信作為大多數國家的基本電信業(yè)務,很大程度上扮演著生命線的角色。在企業(yè)的IPPBX中,Cisco、Avaya等公司已經可以通過在以太網交換機上增加供電模塊,通過5類線解決饋電的問題,而像Cisco最早可以實現饋電的交換機Catalyst6500系列,有多個冗余的電源來保證不間斷電源的供應。但是,類似的方案可以滿足未來IP市話的要求,而且利用以太網線對話機和網關供電的標準還沒有出來。除了少數的廠家以外,我們大多能見到的終端還做不到這一點,需要另加電源。另外,對于這些終端設備來說,功耗問題也待解決。
應該說,供電的問題在以太網接入領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許多放置在樓頭的交換機都直接通過市電供電,出于成本的考慮,許多交換機沒有冗余的電源,即使有,當市電斷掉以后一切通信也就必須結束。從通信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實現三網融合,從供電的角度看,有人認為,還是不能把RJ11的雙絞線融合掉。
其實不僅僅是供電的問題,對于新生的IP電話技術,設備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些廠商在網守和軟交換設備進行的努力。網守和軟交換的呼叫服務器,都基于通用的計算機平臺。電信級產品一般都采用像Unix這樣非常穩(wěn)定的運算平臺,多臺服務器互為熱備份,有的廠商在他們軟交換的解決方案中還集成了Cluster、負載均衡等技術,采用各種技術避免單點的故障對通信的影響。在計算機行業(yè)的眼中采取的措施可謂是登峰造極。但是對于一些傳統(tǒng)電信領域的人來說,似乎還是難以讓人足夠信服。如果把這一問題擴大,在整個IP網上,網絡設備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都不能讓人們滿意,至少讓人懷疑。而可管理性、可維護性也是IP網需要解決的問題。
5.網絡融合
如何與現有PSTN網絡互通,智能網互通,IP電話智能網業(yè)務的開發(fā),無論在長途還是在本地網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F在在IP電話網與固定電話網的互通上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IPIP路由器技術問題。而倘若IP電話獲得了電話號碼的資源,兩個網絡是否呼叫得通呢?據了解,國內產業(yè)界正在加緊研究,同時制定相關的標準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6.軟交換
在傳統(tǒng)的電路交換電話網中,給用戶提供的各項業(yè)務都直接與交換機有關,業(yè)務和控制都由交換機來完成的。交換機需要提供的功能和交換機提供的新業(yè)務都需要在每個交換結點來完成。如要增加新業(yè)務,需要先修訂標準再對交換機進行改造,每提供一項新業(yè)務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
而新時代的網絡將是一個開放的分層次的結構。這種網絡拓撲結構可以使用基于包的承載傳送,是一個開放端點的拓撲結構,能同樣好地傳送話音和數據業(yè)務。網絡的承載部分與控制部分分離,允許它們分別演進,有效地打破了單塊集成交換的結構,并在各單元之間使用開放的接口。這樣的做法可以保證用戶在每一個層面上選購自己理想的設備,而不受太多的限制。同樣基于分層結構的軟交換技術,可以使基于不同承載網如Cable、DSL、以太網的終端都能夠進行通信。
但是新一代的網絡,不可能在瞬間取代原有的電路交換的話音網,原有的電話網還將存在很長時間。這時候需要有技術既能構建新的分組網絡,同時也能用來實現傳統(tǒng)電話網和新網絡的融合。軟交換是一種基于分組網技術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軟交換可以實現的功能并不僅僅是長途的IP電話。在數據業(yè)務日益增長的今天,傳統(tǒng)的語音交換機不能承擔大量的長時間的數據呼叫業(yè)務(比如撥號上網)。利用軟交換技術可以實現Internet業(yè)務卸載的功能,在撥號業(yè)務進入5類交換機之前直接交移到ISP的網絡。軟交換可以替代4類匯接交換機。軟交換還可以代替5類交換機。5類交換機的價格往往是新興運營公司和業(yè)務提供者進入市場的一大障礙。而軟交換的價格便宜,并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業(yè)務。
軟交換設備需要多種的媒體網關和信令網關在下層予以支持,軟交換(或者叫做呼叫服務器)負責基本的呼叫控制工作。通過軟交換提供的開放接口,電信運營商在增添新服務方面非常方便,并可以利用第三方的軟件開發(fā)者的力量不斷為網絡增添新的服務。一些軟交換領域的廠商表示,采用這一技術將成倍地縮短新業(yè)務的推出時間。IP電話實現的速度和業(yè)務的豐富程度應該遠遠超過傳統(tǒng)電話網。從現在的情況看,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IP電話的增值業(yè)務或者說是智能網的業(yè)務。一種是依照智能網的體系結構,利用像PINT等協議實現PSTN網和IP路由器技術智能業(yè)務的互通。一種就像今天的Internet一樣,通過開放的接口,不斷地增加新的應用服務器,來增添應用。當然在標準化方面,也要做很多的工作,國內已經開始制定IP電話補充業(yè)務的相關標準了。IP電話以其低廉的長途電話費受到人們的歡迎,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是國外還是在國內,作為給用戶提供的一種選擇,IP電話業(yè)務必將得到迅猛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