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USE 安裝說明
10.3版的安裝過程,也單獨給出了usb-storage驅(qū)動安裝的提示。很難想象更高版本的11.0版會沒有相應的驅(qū)動,因此,估計11.0版的問題可能也正好趕上usb驅(qū)動下載過程出現(xiàn)問題。
接受Ubuntu容易安裝,但后續(xù)的升級安裝慢的問題,意識到使用dvd版本的進行硬盤安裝會更為方便,于是一開始就試著從OpenSUSE 網(wǎng)站下載dvd版進行安裝。但出現(xiàn)新的問題:先是下載的11.1版本的,但在最終克服了安裝中所遇到的搜索安裝源等問題后,還沒有真正地進入安裝界面,就遇到問題而強迫退出。第一次,可能是由于下載的文件不完整。因為在用rar解壓縮時,就給出了出錯警告。重新下載,第二次,是在檢查文件時,遇到一個-sum錯誤,究竟什么原因,仍不明朗。于是改下11.0版,成功地進入到安裝界面后,在檢查安裝硬件時,出現(xiàn)有一個硬盤控制器中的,usb-storage的驅(qū)動提示找不到而退出安裝。于是再改下10.3版。這次成功地完成了安裝,但在安裝中有30左右個文件broken,而強行跳開,以至安裝完成后無法登錄進入系統(tǒng)。根據(jù)分析,原因在于下載的鏡像文件不完整。于是重新下載,保證在下載的過程中,至少本機一氣呵成。但下載完成后,比特精靈給出的哈希值仍不符。但此次安裝過程,只出現(xiàn)一個錯誤提示,安裝成功。
除了以上的波折,Opensuse的界面和軟件配置等較Ubuntu更為美觀、強大。這可能也是因為以前的Ubuntu是以較小的cd安裝的,而opensuse則是用dvd安裝。OpenSUSE 的安裝過程提供給用戶更為豐富的調(diào)整空間,也可以反過來說,Ubuntu更為省心。就磁盤管理而言,Ubuntu能夠保留并能訪問windows的ntfs與fat分區(qū)中的信息,但OpenSUSE 的全新安裝則將fat分區(qū)全部摧毀,開辟成Linux的ext32與swap.所以opensuse如果采用硬盤安裝或者裝雙系統(tǒng)時,安裝源以及windows下的重要文件,必須保留在ntfs分區(qū)中。雙系統(tǒng)安裝完成后,windows與Linux系統(tǒng)互相看不見。opensuse能夠識別u盤的插拔,但不能識別其中的中文文件名。這一點OpenSUSE 不如Ubuntu做得好。根據(jù)gftp識別中文文件名的經(jīng)驗,應該是在識別中文文件名的某個軟件缺乏相應的代碼集,需進一步探索怎樣解決。
OpenSUSE 似乎有更為強大的硬件管理功能(就提供給用戶的而言)有更多種類的硬件接口,但Ubuntu似乎全部是自動化的。
有矢量繪圖程序,似乎是Ubuntu中沒有的。
應用軟件配置的比較似乎很難有明確的結(jié)論,因為相同的Linux內(nèi)核似乎意味著為Linux開發(fā)的應用軟件在不同版本之間可能是通用的。不過,對于應用軟件的管理支持可能采用了不同的系統(tǒng),如QQ有DEB包,RPM包,TAR.GZ等。Ubuntu的DEB支持雙擊直接安裝。而OpenSUSE 則是將deb包按文件包的形式打開。tar.gz包是在命令行中執(zhí)行安裝,對于所有版本的Linux適用。
OpenSUSE 的軟件配置似乎更為豐富,但它的人機界面似乎不太合理,比較亂。
【編輯推薦】